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早期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8-12-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3期
关键词:限值外伤针对性

孙 煜

(本溪市金山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颅脑外伤通常是由暴力所致,根据疾病类型分为闭合性损伤及开放性损伤,患者可伴有意识障碍、头晕、头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且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故此早期实施有效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1];我院为了探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早期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选取研究对象为82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82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于2016年12月7日至2018年3月12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模式,各41例;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观察及评估。

观察组41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的男女性别各占例数分别为20例、21例;平均年龄值(45.50±0.12)岁,年龄上限值69岁,下限值24岁。对照组41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的男女性别各占例数分别为21例、20例;平均年龄值(45.55±0.15)岁,年龄上限值70岁,下限值24岁。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研究性。

1.2 方法:对照组方法——给予常规护理,如按照医嘱给予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方法——给予针对性护理模式,如下叙述:①环境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可存在意识功能障碍等症状,为此需将其安排于较为安静病房,有利于减少外界的刺激,且定时进行开窗通风,温湿度适宜,有利于提高舒适度;除此之外,做好安全措施,可打开床栏,继而起到预防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②心理护理:受疾病因素的影响可导致患者情绪多变,产生消极、自暴自弃、烦躁不安等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其进行交流,且实施相应措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除此之外,可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优势,继而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且积极配合治疗工作。③呼吸道护理:该类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为此护理人员需做好呼吸道护理工作,如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继而在最大限度下保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窒息症状;除此之外,定期进行吸痰,有利于排出肺部分泌物,继而降低感染发生率。④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饮食,且坚持少量多餐原则。⑤康复训练:可通过声音、抚触等方法行外界刺激,以达到加快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目的;除此之外,早期按摩肢体,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若患者不能自行运动,则指导家属每天对患者行被动运动;若患者能够自行运动,则制定相应康复计划,且指导患者行肌肉收缩、肢体伸展运动,继而早期康复。

1.3 观察指标:观察且评估82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本文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MESSS评分表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说明缺损程度越轻[2]。

1.4 统计学分析:处理及分析文中数据可运用SPSS20.0版本的医学软件,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82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对比的资料存在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表1数据可看出观察组41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44%(1/41)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

表1 两组82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2数据可看出观察组41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经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干预前MESSS评分(15.21±2.45)分、干预后MESSS评分(7.10±0.32)分。对照组——干预前MESSS评分(15.23±2.47)分、干预后MESSS评分(12.02±0.78)分。

3 讨 论

曾有相关文献报道:造成颅脑外伤主要病因在于患者器官功能下降或丧失,其次是机体生理性萎缩、脑血管硬化、抵抗力下降,因此对该类患者实施治疗时需格外注意以下几点:①脑组织具有较为脆弱特点,易发生止血困难现象,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时需妥善处理出血症状,且以耐心、谨慎态度面对;②进行降压处理时需彻底清除病变组织;③实施颅底开放处理过程中可通过液体浮力作用,以达到促进脑疝恢复的目的;④缝合硬脑膜时需注意切口感染症状,以免增加并发症风险;故此在临床上加强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有利于改善预后恢复[3-4]。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该特点在于病情危重、复杂多样、预后差、病死率高;通常是由暴力因素所致;以往临床上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服务于颅脑外伤患者,但是其护理效果令人不满意,故此我院建议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前提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继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5-6];针对性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主要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生理、心理需求实施相应护理服务,可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入手;除此之外,该护理模式能够将被动服务演变为主动服务,从而让护理工作更具备针对性[7]。

总而言之,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早期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限值外伤针对性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ICNIRP限制电磁场暴露的导则(100kHz~300GHz)解读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链接:新GB1589出台后 货车尺寸限值有这些变化
2017年北京将实施“世界最严”锅炉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