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探究
2018-12-17刘磊
刘 磊
(阜新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 阜新 12300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治疗方法,能够使药物通过血液循环流动快速传达到病灶部位,起到快速、安全的治疗作用。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静脉输液方式为皮肤表层针刺法、机体静脉置管法及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PICC)[1]。皮肤表层针刺法属于传统静脉输液方法;机体静脉置管法是为了方便多次、重复输液,将针头留置在患者体内;PICC法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在深静脉中留置导管进行长期输液,有利于保护患者血管、减轻痛苦、方便操作[2]。PICC法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置管后常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机械性静脉炎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影响到治疗的正常进行,也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3]。本次研究着重探究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预防与治疗措施,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预防及治疗后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PICC置管输液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采用湿热敷方式预防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水胶体敷料、电磁波治疗器照射、增强透明敷贴、微波治疗仪局部加热等方式预防治疗的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65.5±10.3)岁;置管时间9~238 d,平均时间(64.3±5.6)d。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65.7±10.6)岁;置管时间10~240 d,平均时间(64.9±5.8)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等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①使用的导管不合适,导管与血管壁吻合度不够,对血管造成摩擦、刺激。②穿刺置管部位选择不合理。操作人员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反复穿刺、置管造成血管损伤。③患者对置管相关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不欠缺,不能遵守规范要求采用正确的姿势和行为,在置管输液过程中造成导管移动损伤血管。④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血管发生病变损伤患者,置留导管容易造成血管二次损伤引起并发症。⑤老年患者的血管壁较薄,弹性较差,容易导致损伤。
1.2.2 预防及治疗措施:①对置管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讲解PICC置管使用维护知识,适当对置管部位进行肢体放松活动,规范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行为,避免导管摩擦对血管造成损伤。安抚患者焦虑、紧张的不安情绪,防止因情绪紧张造成血管收缩,减少导管与血管内膜的摩擦。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材质、型号合适的导管,其外径应与血管内径相适宜,避免因摩擦对血管造成损伤。③选择合适的穿刺置管部位,一般选择顺序为:右侧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④操作人员应当熟练掌握PICC置管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合理选择导管及穿刺置管部位,避免反复穿刺、牵拉对血管造成损伤。进行皮肤消毒时消毒液不宜过多,应当在完全晾干后再行穿刺置管。置管时动作要轻柔、舒缓,送管速度不能过快,保持一定的节奏匀速推送,每推进1~2 cm后稍作停顿。遇到阻力时不能强行推送,应向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稀释血液、增加润滑,可以边注射边推送,避免损伤血管内膜和静脉瓣。⑤对照组采用湿热敷方式预防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置管4~6 h后开始湿热敷,3~4次/天,15~20分/次,温度以50 ℃为宜,位置从贴膜上方1 cm处开始向上直到肩膀。在湿热敷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握拳放开运动,以达到扩张血管,增进血液循环,改善缺氧状态,减少炎症物质,预防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目的。⑥观察组在采用湿热敷的基础上,增加采用水胶体敷料、电磁波治疗器照射、增强透明敷贴、微波治疗仪局部加热等方式预防治疗。⑦密切观察患者置管后的反应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缓解,确保输液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记录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后7 d内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静脉炎发生程度判定标准为[4]:Ⅰ级:置管部位局部出现疼痛及红肿,但未发生静脉条索状变化,未触及硬结。Ⅱ级:置管部位局部出现疼痛及红肿,发生静脉条索状变化,未触及硬结。Ⅲ级:置管部位局部出现疼痛及红肿,发生静脉条索状变化,可触及硬结。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在7 d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总例数为3例,总发生率为6.00%;对照组的总例数为10例,总发生率为20.00%(P<0.05),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PICC置管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阻碍了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其中以机械性静脉炎最为常见[5]。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内源性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心理状态、血管质量、对PICC置管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等,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老年患者,因为血管壁组织发生病变和生理性退化,加大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增加了置管后的管理难度。外源性因素包括导管的选择、穿刺置管部位的确定、操作人员技术的熟练程度等[6]。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关键原因是由于导管对血管产生刺激,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血管壁组织发生炎性反应,造成静脉血管内膜和静脉瓣损伤。采取多种积极有效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置管后的反应情况,对于预防和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确保静脉输液治疗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PICC置管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着重点应当以预防为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前瞻性的防治预案及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风险。对于不可避免所发生的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