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12-17李璐璐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3期
关键词:性贫血蔗糖红细胞

李璐璐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血液透析在医学临床上是一种应用率较高的治疗手段,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必须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才能保证生命的占比高达80%[1]。然而,肾功能衰竭患者若长期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易导致体内血液中蛋白含量减少,从而引发营养不良,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大大提高,肾性贫血就属于常见并发症之一。经相关研究证实,贫血和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住院率与存活率存在密切关联[2]。故对肾性贫血患者来说,需给予优质的治疗措施。本研究意在观察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价值,对在本院采取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实验,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依次排号,奇数是对照组,偶数是实验组,一组各33例。在对照组中,14例女性,19例男性患者;年龄24~77岁,平均(46.41±12.48)岁。在实验组中,16例女性,17例男性;年龄26~73岁,平均(47.03±12.8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占比、年龄等方面均差别不大(P>0.05)。

1.2 方法:全部患者均提供促红细胞生成素(生产厂家: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33012)治疗,患者皮下注射,每周给药量100~150 U/kg。提供叶酸(生产厂家:天津飞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7437)治疗,患者口服,5毫克/次,3次/天。若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10 g/L,将药剂量减少至3/4。对照组:予以硫酸亚铁治疗。提供硫酸亚铁片(生产厂家:江苏方强制药厂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095),患者口服,0.3克/次,3次/天。若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50%,血清铁蛋白水平>800 g/L,治疗停止。实验组:予以蔗糖铁治疗。提供蔗糖铁注射液(生产厂家:沈阳三生制药厂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80074),剂量为100 mg,将其与氯化钠注射液(浓度0.9%,剂量100 mL)均匀混合,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前40 min,从管路静脉端采取滴注形式,时间持续40 min,2次/周。患者的补铁总剂量应参考科学公式,公式“0.33×(120-实际血红蛋白水平)g/L×患者体质量=补铁总剂量”[3]。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铁代谢与血流学指标进行组间对比[4]。

1.4 统计学方法:本实验数据均要进行处理统计,软件应用SPSS20.0版,6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各项铁代谢与血流学指标以(±s)形式表达,采用t检验。若P值<0.05,则组间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1。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

表1 对比两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铁代谢与血流动力学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铁代谢与血流动力学指标(±s)

组别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压积(%)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33) 69.52±6.48 118.01±8.19 22.63±3.19 42.22±3.57对照组(n=33) 71.79±4.41 95.18±3.62 23.47±2.93 34.78±4.21 t 1.6637 14.6463 1.1141 7.7428 P 0.1011 0.0000 0.2694 0.0000组别 血清铁蛋白(μg/L) 转铁蛋白饱和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33) 59.91±25.39 503.23±119.07 12.43±3.17 42.21±3.89对照组(n=33) 60.66±28.24 116.48±26.79 13.49±3.42 22.88±3.62 t 0.1135 18.2038 1.3058 20.8970 P 0.9100 0.0000 0.1963 0.0000

3 讨 论

肾功能衰竭按照发作的急缓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前者发病诱因多是肾脏功能遭受毒物损伤或血流供应过程异常,病情发展较快;后者是多种肾脏疾病综合作用结果,最终可患上尿毒症与完全丧失肾功能。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肾性贫血属于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且严重性与肾功能恶化程度呈正相关。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经多数学者得出此疾病的出现与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丢失增加、红细胞寿命变短等因素具有密切关联[5]。

目前,在医学临床上治疗肾性贫血以“增加人类红细胞”为原则,但考虑到患者因长期接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而导致营养不良,铁缺乏使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大打折,从而血红蛋白水平无法达标。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以增强患者骨髓中的铁含量必不可少。为探讨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本文对照组口服硫酸亚铁片,虽然操作简单,但无法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患者胃肠道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不高,综合临床疗效不理想而无法广泛应用[6]。本文实验组给予静脉蔗糖铁治疗,静脉蔗糖铁治疗具有“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的优点,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药量,有效避免因药剂量过大而引发血栓病。此外,患者体内的铁缺乏现象得到有效纠正,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敏感性大大增强,且静脉给药途径出现桂敏反应的概率较低,更具安全性[7]。据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各项各项铁代谢与血流学指标均有效改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言而总之,予以静脉蔗糖铁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性贫血症状,治疗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性贫血蔗糖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0蔗糖”就是无糖?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蔗糖中红外光谱初步研究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加味归芍六君子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冷胁迫与非冷胁迫温度条件下桃果实的蔗糖代谢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