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诊疗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2018-12-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1期
关键词:口腔卫生口腔环境

孙 蕾

(大连市口腔医院 专家门诊,辽宁 大连 11602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各种问题也日趋严重。口腔修复是修复科常见的治疗措施[1]。口腔修复诊疗过程中老年患者居多,其特殊的心理需求来源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另外老年人对于口腔健康认知程度逐渐提高[2],此时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明显。对笔者所在医院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8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4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5±2.1)岁;对照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5±2.3)岁。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①诊疗前护理:对诊疗环境进行护理,确保诊疗环境舒适、安静,光线充足,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②诊疗过程中的舒适护理:在患者做口腔修复时,主要对患者在治疗中的体位进行护理,保证患者在整个修复过程中体位舒适。防止患者口腔周围被污染;③诊疗后的舒适护理:主要针对修复后的注意事项进行护理,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主要考虑到患者的工作时间、生活等,可以进行电话随访,通过随访对其康复结果进行评价。提高患者被重视的感觉,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正确刷牙方式,保证患者的效果和预后。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量表,主要包括自我认知、治疗环境、诊疗控制感、自信心评价,按1~4评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自信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注:*P<0.05

组别 例数 自我认知 治疗环境 病情控制感 自信心试验组 40 3.6±0.5* 3.7±0.8* 3.3±0.6* 3.4±0.5*对照组 40 1.7±0.9 1.4±0.4 1.5±0.3 1.6±0.6

3 讨 论

对于老年患者,其生理功能明显减退,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其配合度明显降低,因此会影响到诊疗效果。再加上患者本身余留牙条件不好,残根残冠较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一些老年患者心理情况欠佳,孤独感、失落感强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复诊。由于其对义齿修复期望过而自身的口腔修复知识过少,诊疗费用难以接收等,口腔修复效果欠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告诉患者口腔修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患者的配合和医疗人员的技术一样重要[3]。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诊疗环境,态度热情、和蔼给老年患者一种家的温馨感。在患者诊疗前就对口腔修复的聚体内容进行讲解,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和生理动态,可以有效的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年龄较大的患者要求家属陪同。术前告知明确,避免出现达不到患者预期而产生的不可必要的纠纷,口腔修复患者术后的牙齿的咀嚼功能和美观不可能达到天然牙齿的效果。在颜色上的欠缺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在第一次佩戴时会出现不适应也是正常现象,告知患者要适应,并且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出现不适可能会再次进行修复[4]。如果患者行动不便,协助家属进行搀扶,在诊疗过程中,患者在诊疗座椅上的位置非常重要,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患者的位置,确保患者在诊疗中的舒适度。老年人叙述病情时认真倾听,保持微笑,不可以打断患者,尊重患者的隐私,提高患者的自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对于基础疾病过多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其反应,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对于口腔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积极讲解,努力得到患者的配合。如果老年患者出现唾液和水迹及时帮助清除。诊疗结束后,帮助患者做起,休息5 min后再下床,以聊天的形式稳定其情绪。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对一些问题需要多次强调,尤其是一些术后常见现象,避免患者由于记忆力原因出现问题。术后,鼓励老年患者在进行修复后积极的进行说话练习,增加其治疗的自信心。做好随访工作,积极与老年患者进行联系,了解其修复后的情况。定期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对口腔健康对患者的生活的重要性。帮助老年患者建立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口腔修复效果进行巩固。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自信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在诊疗中采取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口腔卫生口腔环境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肇事肇祸强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口腔卫生认知水平分析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口腔卫生宣教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口腔卫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