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的“龙头企业陷阱”
2018-12-17文丨金焕民本刊高级研究员
文丨金焕民 本刊高级研究员
龙头企业必须一方面能够建立学习和模仿门槛,另一方面能够给追随者以学习和模仿空间,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层次丰富的行业梯队。怕学习模仿或者经不住学习模仿,说明龙头企业能力不济,地位不稳,只有规模优势,没有核心能力,不具行业领导资格。这样的龙头企业应该自卑,而不是以行业龙头自居。
中国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可以说,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令人扼腕的现象:行业龙头企业一红就死。案例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行业龙头企业立不住,行业格局就难以最终形成。即便是勉强形成了,行业也必然处于“竞争僵局”状态:包括行业龙头企业在内,没有企业能够继续从竞争中得到好处,只有遍体鳞伤的幸存者。
虽然政府承认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着体制方面的障碍,但民营企业必须认识到,不要说中小企业,哪怕是龙头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内在的、根深蒂固的缺陷。
学习与模仿的局限性
没有那么高大上,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开启之日就是以把业绩做好并挣到利润作为目标的。其实,这也碰巧符合当时国情下创业的最佳起点。相反,一红就死的,恰恰是那些从开始就以做一番事业为目标的创业者。今天对比华为模式(技工贸)与联想模式(贸工技)没有任何意义,本来就存在这么两条基本路径,走哪条道都无可厚非。
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证明了一个最普通的道理:路径比目标更重要,实事求是地发展自己比理想更重要。因此,我们今天看到“小联想”一大片,“小华为”也有不小存量。“小联想”与“小华为”换一换行不行?我看不行,因为各有各的具体情况,必须如此,也只能如此。但它们共同让中国的科技产品出口成为全球第一,让中国在中低端制造业建立全球性竞争优势,也让中国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成为可能。
以获利为目标,从小的方面说(比如那些具有生意眼光和能力的),是选择自身与竞争者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你一点优势也没有,就是滥竽充数,别说赢利,本钱也保不住。我当年采访新希望集团,刘氏兄弟最终选择发展饲料业就是如此。从大的方面说(比如那些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和能力的),选择发展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中国民营龙头企业对跨国公司同行是继续以低成本模仿追赶,或者是通过自主创新赶超,不是看自己过去的增长有多快,而是看现在的平均技术水平和跨国公司的差距有多大。
当然,以低成本模仿实现业绩增长也是有前提的,就是必须按照比较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是中国民营行业龙头企业面临的新常态。
利用与跨国公司之间巨大的差距,通过学习、模仿、引进实现快速获利、快速追赶,这是中国民营龙头企业的“后发优势”。但由于过程中没有同时重视自有知识产权积累,以至于研发、创新能力与自己的规模、行业地位不匹配,这可以称为中国民营龙头企业的“后发劣势”。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其实是一体两面。我们可以认为华为、格力、联想充分享用了后发优势,并通过加大自有知识产权建设,避免了后发劣势,而更多的行业龙头企业则进入了后发劣势。
后发劣势是对应着后发优势讲的。其实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后发危机”——企业借助后发优势快速发展,在达到一定规模,遭遇自主创新瓶颈后,反倒陷入危机之中。如果不能走出危机,要么“一夜回到解放前”,要么陷入长期的平庸状态。
多数民营龙头企业,正处于这种危机之中。
虽然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在家电和一些制造业上确实已处于世界前沿,不过这些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已经退出这些产业。从全球的产业链来看,中国民营龙头企业是在产业的中低端建立了竞争优势,尽管向产业中高端、高端升级的空间还很大,但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仅仅依靠低成本模仿,相当一部分已经不足以继续增长,甚至不足以继续拥有生存空间了。
模仿性研发,只能缩短差距;原创性研发,才能实现颠覆与超越。中国的龙头企业们,经过近一二十年、二三十年的打拼积累,已经具备相当的资金实力与人力基础,是时候该出手原创性研发与颠覆性反超了。否则,随着各种资源成本的持续攀升,不仅不能在世界上反超称“大”逞强,想继续以“廉”称雄世界也是不可能的了。
龙头企业陷阱
企业的大和强,永远是相对的。摩托罗拉大不大?强不强?但相对于在中国市场上对其取而代之的诺基亚,它一定是大而不强;而诺基亚相对于取代自己称霸手机市场的苹果,也一定是大而不强。
能够抗御竞争者,保护自己的地盘不被竞争者抢占,能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一路领先,不被竞争者超越,是为强;能够在行业内拥有足够的份额,一举一动都引起市场震动,是为大。否则,谈论大和强,是没有意义的。相对于各行业的跨国公司,谈论中国民营经济龙头企业的大和强,坦率地讲,就是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
我把企业因规模优势一时称霸行业的现象称为“龙头企业陷阱”。是指后发经济体行业龙头企业规模接近或达到跨国公司水平,如果难以通过自主创新突破继续增长的瓶颈,就会面临走向平庸甚至退出竞争的危机。
一个现实的证据就是,面对电商的冲击,中国的传统龙头企业一片惊慌,而同样的情形却对跨国公司影响甚微,甚至更多地表现为机会。究其根源,跨国公司品牌强大,自带流量,而中国的传统龙头企业则需要流量再造。
中国行业龙头企业陷阱由“一硬两软”三个制约构成。
一、中国行业龙头企业的硬伤
放眼世界,当前全球主流生活方式,是由美欧日创立并引领的。所谓“全球制造”就是为这种生活方式提供各类商品/服务的。中国制造也是这个供应链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是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治理结构的参与者和维护者,也是它所创立的主流生活方式的供应者。
在美欧日各领风骚的情况下,除非中国行业龙头企业能够重新创立一种为全世界接受的新的主流生活方式,否则,美国就一定会继续保持对主流生活方式的全球领导地位。
即便是现代化程度已经与美国处在大体同一水平上的日本、欧洲,也只是世界主流生活方式的建设性参与者和跟随者,并非引领者。它们在美国主导的大框架下实现了一些具体领域的深耕,大体跟上了美国的创新节奏,虽然有一些零星的创造性贡献,但都没有自成体系,更不用说体系性创新。所以,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它们只能对美国的霸道忍气吞声。即便有时想做些什么,也是美国一发威,它们就缴械。
中国企业从某类具体商品/服务突破美欧日的垄断,取得自主创新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但想打破既有并创立新的主流生活方式,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系统的战略工程。五千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方方面面的底蕴,决定了中国具有这个潜力,而实现这个创新,则可能需要50年,甚至上百年。所以,我们会说“美国文化”,而对于英法德日,我们很少上升到文化方面来认识它们,尽管它们比美国更有文化。
如此说来,不要说代工企业,即便是中国行业龙头企业,与日本、欧洲企业相比,也还是等而次之地为美国引领的主流生活方式“打工”。中国企业想对现有主流生活方式建立跨国影响力,需要走的路还十分漫长。长远来看,如果中国龙头企业不能在世界主流生活方式塑造上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中国龙头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在一定时间之后,就会遭遇强大制约。在改变认知之前,要想实现“鸠占鹊巢”,从营销上看,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但中国有这个机会。
一方面,中国经济体量足够大。
中国人口和中国消费市场足够大,汇集起来,足以创立一种新的具有示范性的生活方式。美国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都不足以,事实上也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另一方面,当今的美国像中国一样,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
美国陷入巨大的多边贸易逆差的现实,表明无论美国从全球攫取了多少财富,但本质上仍然反映出美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下降,尤其是美国本土企业(美国企业到国外具有竞争力,在本土失去竞争力的现实,其实更致命,说明美国国内环境已经对企业竞争力构成不良影响)。
继上个世纪美国大量制造业因在本土生产不具竞争优势而向国外转移,美国失去诸如电子王国桂冠、美国汽车业整体性行业巨额亏损之后,美国经济在农业、制造业、能源产业以及零售消费领域的亏空正暴露出美国的国家战略隐忧。美国经济在巨额债务赤字背景下,拆东墙补西墙,继续依靠世界储蓄率支持国内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很有可能使美国在达到峰值之后陷入经济萧条。成本攀升使得一些优秀制造业企业选择撤离美国,去海外建厂。所以,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美国并没有表现出比中国更强大的底气。
美国推动的“颜色革命”,尤其是“9·11”之后,美国的一系列作为,加之特立独行的特朗普政府推动的“美国优先”策略,使得美国全球影响力锐减。美国制造对全球的日用消费品影响力越来越低,由此会拖累美国对自己创立的主流生活方式的持续引领力——除非美国能够通过内部创新,恢复这种引领力。
二、中国行业龙头企业的两个软肋
龙头企业是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领头羊。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集中在两个重要领域:科技创新和流行文化创意。
在美国经济、日本经济、韩国经济,以及中国台湾经济、中国香港经济影响中国内地经济之前,率先产生影响的是其文化和影视产品,即流行文化。时尚的影响力向来超越商品,先行一步。
可以说,没有流行文化作引导,国际品牌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与众不同之处是大规模的贴牌行动。借助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建设和贴牌行动,“中国制造”先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并且建立了声誉。这是“例外”,也是软肋。
中国龙头企业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从而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真正把握自身实现长期增长的命运。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流行文化的创作能力,在未来几十年肯定要有长足进步,流行文化的区域影响力也必须恢复到与国家地位相称的水平。但总的来看,中国过去是靠人民勤劳、政府组织力强、超级人口规模形成的市场潜力巨大而不断崛起。现在,中国的科技进步只是正在匹配经济发展水平,补具体的短板,离形成科技创新的体系性能力还有十分漫长的路要走。
华为堪称中国最成功的新型高科技公司,它5G技术的某些研发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华为还不是从0到1的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领军者,它的作为是在美国推动的科技创新大潮的惯性中实现的,是在惯性中的相对独立的再开发。整个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模式是美国启动、构建的,智能手机的概念和形式是苹果创出来的,华为作为一家中国公司做到了最棒,而且拥有了不低于美国某一单家公司的竞争力,但它受制于中国目前的基础环境,还很难创造全新的技术及产业形态。
因此,由于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中国龙头企业的创新之路任重道远。美国世纪的标志之一是纵横全球的数百家跨国公司,我们所期望的中国世纪则需要更多的跨国品牌支撑。
更为麻烦的是,三大制约无一不是超越单个企业的能力,是由中国社会的整体能力决定的。所以我认为,对于后发经济体,没有什么“中等收入陷阱”,只有“龙头企业陷阱”。
真正制约后发经济体持续增长的是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和流行文化创意能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行业龙头企业就可以畅通无阻地成为新一代跨国公司,并在服务全球市场中为本国经济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破解“龙头企业陷阱”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取的后发优势是把双刃剑。而防止出现后发危机,让龙头企业走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建立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意的能力。
挑战一:如何突破从0到1的自主创新?
在中国企业中,华为是创新的典范。即便如此,华为取得的也并非从0到1的创新,而是在既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走得更远。这种优势是相对优势,甚或是应用性优势,上升到更高层面看,无法建立全球性国家级创新优势。在中兴之后,美国又意欲制裁和围堵华为,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然,如果指望一家企业建立从基础出发的创新能力,对强大如华为者,要求也是过分的,它需要国家层面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环境支持。上文提到,即便是德国、日本,也是在美国创新的基础和框架内取得了某些方面的突破,建立了某些零星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中国或者是中国龙头企业,面临的创新压力都是巨大的。
挑战二:如何推动生活方式创新?
毫无疑问,“马云们”及其麾下的企业,已经推动了生活方式创新,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无须怀疑,这种影响将超越国界,最终会到达世界各地。但马云们的努力,与华为们的努力,具有相同的属性。
创新生活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影响世界和市场,并最终建立超一流竞争优势的基础。它有“两个基本层面、三个主要方向”。
第一个层面是基于国家文化、习俗和历史,新的生活方式在国内形成,最终在世界范围得到追捧。
中国几乎具备一切条件: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化、习俗和历史;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即将形成的基于庞大人口基数的庞大消费能力;日益扩大的中国整体影响力。
第二个层面是在现有生活方式基础上,取得局部创新。
“G7”集团已经分别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中国也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努力变成中国龙头企业的一种目标,一种常态。
第一个方向是通过科技创意取得突破。尤其是在工业设计上、功能性开发上、综合性品质上。中国龙头企业在衣食住行多方面已经展开努力,并取得了大面积突破。问题是没有整合起来,没有做到极致。但只要持续努力,量变最终一定会引发质变。因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而推动的智慧生活方式,比如“智能家居”,未来在某些方面就具有无限的可能。
第二个方向是通过流行文化符号创意取得突破。流行文化符号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西方尤其是美国,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就是其文化及其符号。如果说西方的产品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那么,其文化符号则是影响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
第三个方向是对世界的覆盖面,尤其是对发达国家的覆盖率。
好酒也怕巷子深。生活方式的推广是最高级别的营销推广。它既需要企业努力,同时也应集国家之力。不知不觉中,中国国家级的营销推广已经悄然展开,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全球。龙头企业不可置国家的努力于不问,错失机会。
中国企业不仅面临自主创新方面的内部挑战,同时也面临跨国公司的“逆向挑战”。比如肯德基的中式早餐及各种顺应中国消费者习俗的产品改良、产品丰富;比如汽车行业跨国公司面对中国市场的特殊产品创意。
前几天访问顶固,问及国外同行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态度,得到的回答也是肯定。
可以想象,当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并且产生影响力的情况下,被世界看中的不仅是中国市场,一定也包括中国文化、习俗中能够变为流行符号的元素。美国大片《花木兰》让我们在欣赏之余应该多些思考;韩国与中国争抢传统节日、争抢历史人物归属,我们在气愤之后,也应该思考些什么。
挑战三:是规模优势还是规模包袱?
中国行业龙头企业的尴尬是,作为知名品牌,有流量但流量不足。这也是面对电商来袭,跨国公司轻松适应,小微企业如鱼得水,中国龙头企业却“压力山大”的根本原因。
规模大却成为包袱,一是因为创新能力不足,规模不足以转化为竞争优势;二是黏性不足,规模无法转化为流量。龙头企业的被动也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强大品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仅有知名度,没有强大的影响力,只能产生一时的销量,不足以支撑未来和变化。
龙头企业的突破点
林毅夫把中国现有产业分为五种类型,我们可以借助他的分类,探讨龙头企业的突破点。
第一类是还处于追赶阶段的传统成熟产业。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龙头企业可以用合资、并购方式,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将其先进的产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汽车行业,李书福肯定已经走在了前列。
第二类是一些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产业。如家电业,这类产业需要自主研发取得产品技术创新,以继续保持世界领先位置。中国的家电,尤其是小家电表现抢眼。围绕未来的生活方式,比如“智能家居”,“把所有产品重新创意一遍”,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捷径。
第三类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比较优势已逐渐丧失,龙头企业需要考虑的是走向强大品牌、自主研发、市场渠道管理,甚至考虑到海外工资水平低的地方去设厂,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将重视本土规模变为重视全球利润。另外,钢材、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建材行业有过剩产能,但龙头企业的技术还很新,在世界其他地方还有很大需求。这样的龙头企业可以到海外寻找“第二春”。
第四类是手机、互联网之类的新产业。龙头企业的研发以人力资本为主,并且研发周期较短,所需资金不多,对此可以采取弯道超车的办法,利用我国人力资本多、国内市场庞大和产业配套齐全的优势,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
第五类是资本投入特别大、研发周期非常长、关系国防安全的战略产业。按照市场规律它们可能很难发展起来,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应该积极推进,以良好的表现争取政府参股或者财政支持。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正是现代经济快速增长的决定因素,对发达国家是这样,对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是这样。
行业龙头企业,不管你认识到或者认识不到,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是行业创新的主要贡献者。龙头企业必须一方面能够建立学习和模仿门槛,另一方面必须能够给追随者以学习和模仿空间。否则,一棵大树之外,寸草不生,成为一只孤狼,行业也就无所谓行业。
绝大多数中国龙头企业既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努力登顶,同时也还存在较大的创造性学习和模仿的空间。因此,从长远看,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是变小,而是更大了,只是随着创新压力上升到第一位,企业的投资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不能一味地再通过所谓的“营销”,把多数资源集中到销售上了。产品不争气,把更多的钱投入到销售上,那只能是加速关门而已。
其实,学习、模仿和创新是所有企业获取发展的共同源泉。就像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样,没有学习和模仿也没有发展。不同企业的区别只是它们所占比例不同而已。
这是一个基本的结论:中国行业龙头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了。而其根本方向是在继续提高学习、模仿能力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建立起自主创新(创意)能力,早日在自己的领域里把竞争高度上升到引领生活方式的层面,无论是消费品生产者,或者是材料供应者。
害怕中小企业学习模仿或者经不住它们的学习模仿,说明龙头企业能力不济,地位不稳,只有规模优势,没有核心能力,不具行业领导资格。这样的龙头企业应该自卑,而不是继续以行业龙头自居。
学习模仿能力是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所有快速、健康发展的行业都具备这一基本特征。如果非找一找中国各行各业发展的共同原因,那么,就是共同建立了这一强大能力。美国喋喋不休地指责甚至制裁中国企业,其实就是心虚的表现。中国企业在建立了学习模仿能力的基础上,正在大范围地努力建立创新能力,而且这种努力正在显示其成效。
目前唯一的遗憾是,并非所有的中国龙头企业都认识到了这种努力的紧迫性,都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一部分龙头企业一定会通过努力走向强大,另外一部分龙头企业,会因为努力不够,走向平庸,甚至继续走在“红后就死”的惯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