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城市的火车(外二篇)

2018-12-16梁弓

翠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敬老院火车站号线

梁弓

对于南京的熟识,是从火车站和地铁站开始的。

无须掩饰,我对于火车的迷恋。从上中学到读大学,再到毕业后工作,每次回家,都伴随着火车的轰隆声。再后来轰隆声渐行渐远。这几年,随着高铁的开通,回家变得越来越便捷。火车、铁轨、站台,每个词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它们在送我回家的同时,也成就了我这个文学爱好者。

多年以来,关于火车的作品,无疑都是我的最爱。因为不满意的均已胎死腹中,即便应运而生的,也难逃夭折的命运。

我无法容忍火车在一个平庸的小说里奔跑。工作地与家乡铁路交通发达,让我感觉特别幸运。火车平稳而宽敞,几乎不会让人感到晕眩——其他的交通工具,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另外它还有个突出优点:不会堵车。

假期出行,堵车最令人头疼了。我提早买好火车票,火车一路畅通无阻。但是,从家里到车站,十几公里,不可能步行,也没长翅膀飞过去,总归是要乘车的。公交也好,出租也好,随时可能会跟你开个玩笑,此时唯一能令人安心的,非地铁莫属。这个在城市中游来游去、酷似火车的家伙,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直逼火车,而它与我打交道的机会,却是远远超过了它的老前辈,它就是一辆“穿越城市的火车”。

最早乘地铁,是在上海,距今已二十余年。第一次来到上海,才下火车,又上地铁,感觉特别新奇。地铁的气派与速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键它是在城市里跑的,关键它还是在地下跑的。当然,也并非完全潜伏于地下,在特殊地段,它也会窜到地面来。

上海的地铁坐了10年,我又去北京乘地铁,不由生出些许感慨。上海的地铁车厢崭新,空调给力,相较之下北京地铁老态龙钟,而且用的是电风扇,这怎么会是首都呢?当时没多想,只觉得上海果然不简单。其实稍加思索便可明白,北京地铁建得早,条件相对简陋一些,上海的地铁,却是我读大学那年建的,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再过几年,北京的地铁焕然一新,如织网遍布全城,几乎覆盖每个角落。说到底,首都就是首都。

再后来似乎在广州也曾经搭过地铁,印象比较模糊了。现在乘坐最多的是南京地铁。

前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南京工作。这个六朝古都给我的最大感受是陌生,大学之前的同学基本上在老家,大学同学多数在上海,奔赴省城,可以说举目无亲。本科毕业时,因为需要转档案,专程来过一次南京,上午来,中午走,停留不过几个小时。再后来因组织安排,来参加活动,住过两三个晚上。不知道南京大学在哪儿;走到省作协旁边依然认不得作协在哪儿。所幸的是,到过南京火车站;所幸的是,知道火车站旁边有个地铁站。

起初在南京火车站落脚,后来去南京高铁站乘车。租住的房子离火车站不太远,打个车就行,不过有时候车子不好打。火车站旁边地铁1号线,进入站台方便得很,但讨厌的是,住处旁边没有站点。有时候到达火车站打不到车,硬着头皮坐地铁,到了鼓楼站,再想办法。不久之后,情况有所改观。原来从1号线乘车,到新街口转2号线,从汉中门出来,有两班公交车,可以直达我的住处。

宁愿人等车,莫让车等人。这句话从小就听到过,只是,在车站呆个把小时,有些无聊,确实也没有必要。

有时候想,下回出门晚点吧,但看到时间只剩两小时,还是立马动身了。

这种尴尬的局面,随着地铁4号线的开通终于打破了。我也彻底进入了地铁时代。

地铁4号线,是南京地铁第7条线路,2017年初刚运营,就在单位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此线在单位旁边有站点。许多同事下手快,早在线路旁边买了房子。4号线18个站点,临近单位的站名有点拗口:南藝·二师·草场门站。车站位于草场门大街、北京西路与虎踞路路口。此站有4个出口,分别靠近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还有个出口就在我们单位旁。我的心情跟同事们是一样的:因为在线路旁边有房子。

从此以后,再也不怕堵车了。走进南艺·二师·草场门站,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坦白地说,到目前为止主要去南京南站,时间的把握上更加精准。4号线乘客,不像1号线那么多,时常能坐到座位。虽然时间很短暂,同样可以看看书、翻翻杂志,或者闭上眼思索点什么。

南京地铁,基本上都有个主色调,1号线是蓝色,2号线是红色,4号线标志为紫色。车身是紫色的,座位是紫色的,走进站台,也是一片紫藤花开,大家亲切地称之“阿紫线”。儿子每次跟我去外面玩,总会兴奋地问一句:今天坐阿紫线吗?

在他的眼里,4号线似乎成了游乐场。

父母在 不远行

一直在外面漂泊,回家便成为魂牵梦绕的期盼。

从出生到读完小学,都住在家里,长时间地远离父母,是去镇上读初中。其实也没多长时间,每周都可以回家,有辆破自行车为我服务。遇到特殊情况没车子骑,父亲便会来接我,或者自己跑。五六里路,不远,迎着夕阳一路小跑,感觉很舒畅。读高中在另外一个镇子,离家30多里,半个月回去一次。乘过汽车,要转车,而且挤得要命,后来就改乘火车,先到镇上,再想办法回家。火车每天一班,中午12点多的,周五上午第4节课结束,抓起包飞快地奔向车站。如果老师拖个堂,时间就比较危险了。赶不上车自然倒霉透顶,赶上车也不顺心,有时候人多,火车光停站不开门。无奈之下,只得爬窗而入了,只有上了车才敢松口气。

搭了将近3年火车,来到更远的上海读大学,离家千里,回去自然更麻烦。尤其是工作之后,过年回家一票难求。当时不能网上订票,也没有电话订票,想买票,只能去火车站,几条队伍七拐八抹,浩浩荡荡的,真正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后来有了代售点,不用往火车站跑了,但也不轻松,而且代售点只白天上班。有一次凌晨5点去排队,冻得“飕飕”的,本以为能排在前面,不想已有数十人,一问才知道,昨天夜里就来了。为了回家,真是不容易!

研究生毕业,很希望回老家工作,未能如愿。在上海工作几年,机缘巧合来到了家乡附近的一座城市,离家不到200里,坐长途汽车,也就是3个小时,几乎每个月能回去一次。后来娶妻生子,回去自然就少了,但每年春节,总要去看看父母的,好在票也不是特别紧张,提前些就能买到。

有两次回家经历,印象特别深。

一次跟同事出差到老家,事情办完后,他们住一晚再走,我便想去看看父母,但同时又想回家陪儿子。我不在家,儿子睡觉都不踏实。犹豫了片刻,我请朋友找辆车,先送我回一趟老家,然后回市区,买了半夜的火车票回自己的家。心中既牵挂父母,也挂念着儿子,虽然不能陪他入睡,至少他一醒来就可以看到我。

还有一次,开车回老家出差,下午返回时,我跟驾驶员商量,能否麻烦他转个弯,临时回趟老家,驾驶员没有拒绝,不过他晚上还有事,不能耽搁得太久。回到老家,母亲和弟弟一家人都在,只是父亲去了镇上,打电话也没打通。没见到父亲,总是有些不甘心。弟弟说,估计父亲快回来了,我跟师傅说,那就再等10分钟吧,15分钟父亲还没回来。师傅征求我的意见,我不好说再等了。回去的路上,与父亲迎面而过,我赶快摇下车窗,冲着他大喊。父亲正骑着电动车,哪里听得见?

难道与父亲只能擦肩而过吗?我不禁有些懊恼。

师傅二话没说,立刻掉头了。回到老家,虽然只是坐一会儿,说了几句闲话,却觉得踏实多了。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行。对于现代人来说,确实很难如此要求,但不管多忙多累,都该经常回去看看老人。回到熟悉的故乡,守在父母身边,陪他们一起吃顿饭,一起聊聊天,一起去外面走走,无疑是最幸福的事。

桂五镇的敬老院

在以龙虾著称的盱眙,有经济重镇马坝,有文化名镇明祖陵,还有旅游小镇天泉湖,无论从哪方面说,桂五镇都算不上出类拔萃。她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镇上有座敬老院。这座敬老院不简单,近几年,桂五敬老院声名日隆,不仅响彻整个江苏,甚至传到了北京。

敬老院院长李银江,是个地地道道的桂五人。

1986年,三十而立的李银江卸任村支部书记,担任镇民政站副站长,不久之后,镇上划出4亩2分荒地,交给他创办敬老院。在桂五镇,这算是开先河之举。李银江全力以赴,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敬老院建好了,却没人来住。究其原因,原来老人们不习惯独自生活,观念一直无法转变。李银江琢磨一番,与老人们达成两条协议,一是给全院老人当孝子,为老人养老送终,二是敬老院由老人管。就这样,首批7位老人住了进来。

为老人送终,李银江说到做到;敬老院由老人管,执行起来也是丝毫不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还帮了李银江大忙。

女人不好处,小孩不好处,夫妻不好处,婆媳不好处,这世上不好相处的关系实在太多了。说到跟老人相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足够的耐心。好在李银江耐性极好,李银江做事踏实,敬老院名声在外,最多时候,院里有老人上百名。照顾百十名老人,怎么也得二三十名护工,少說也得10人吧,而桂五敬老院里,只两名护工。是的,两个护工,外加两名炊事员、两名会计,以及兼职的院长李银江,这就是全部的服务人员。

要做好工作,必须借助于老人。

老人与老人不同,有人八九十岁,身子较弱,还有些六七十岁的,身强体壮,平时做事做惯了,闲下来倒会闲出病来。在桂五敬老院,许多工作就由年轻老人承担,比如说打扫卫生、洗衣服等,院里适当发些补贴。同时,还建立了“爱心储蓄”制度,哪位老人病了需要护理,身体好的可以报名参加服务,等到自己生病时,由别人来为其服务。“以老养老”的方式,在社会上呼声越来越高,早在20多年前,桂五敬老院就已经开始实施了。

30多年来,敬老院经历多次改造,地方扩大将近10倍,给了李银江更大的展示舞台。李银江划出地块,由老人自愿认领了种植蔬菜,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能将菜卖给院里,解决了院里的吃菜问题,还让老人们更有成就感。在李银江与众位老人的倾心打造下,如今的敬老院美不胜收。走进敬老院,如同走进了菜园,走进了花园,远远看上去,还如同一片果园,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敬老院还建了休闲中心,可以用来打牌、下棋、唱歌、跳舞,看电影也不比电影院效果差。

在敬老院,李银江还为老人当红娘,促成9对老人结婚,不得不承认李银江是有一套,更重要的是,他对老人们的那份诚心。

还有个故事,听了让人颇为感动。有位丁奶奶,因为儿子在徐州当兵,李银江将她接到敬老院,负责老人的日常生活。丁奶奶离世前,儿子、媳妇、孙子,一个都不认识,然而见到李银江时,却握住他的手说,老大,多亏了你了!丁奶奶的孙子还小,就问爸爸,为什么奶奶不认识你,问不出答案,转而去问李银江,大伯,奶奶怎么就认识你一个人?一连问了几遍,李银江不忍心让他失望,在他耳边轻声说,因为大伯是共产党员!

这句话,瞬间让我产生了一种神圣感。

猜你喜欢

敬老院火车站号线
火车站英语
Train Station火车站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下)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上)
敬老院的微笑
爱心送到敬老院
火场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