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时代大学生互联网人格回归的必要性

2018-12-15冉鑫

卷宗 2018年30期
关键词:回归大学生

冉鑫

摘 要:在互联网作为当今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之时,在互联网和大数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之时,身处网络洪流漩涡的人们,其人格出现异化,作为网络生力军的青年大学生人格异化显得更为突出。大学生在面对互联网中虚拟的和实现的冲突中,受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和现实物欲横流的刺激,许多大学生产生了扭曲的人格,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面对大学生互联网人格的畸形,不管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家庭,健全大学生的互联网人格就显得尤為紧迫。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人格;回归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课题“高校学生互联网人格现实回归研究”(项目编号16SKSZ061)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德”作为个人最大的表现就人格的完善和健全。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了生活、学习、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网民群体中学生规模最大,学生群体占比25.4%。学历结构中大学生占比达到20.4%。大学生是网络大军的主力军。互联网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无可厚非的,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入浸之下,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也出现新的时代特征,那就是互联网人格特征日趋明显。

1 互联网人格特征的内涵

人格一次来源于希腊语“Persona”。我国古代汉语是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是有“人性”、“人品”、“品格”等词。最早讲到“人性”的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心理学的人格概念普遍认为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个性。这个概念着重强调的是“人的内在心理组织结构,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伦理学层面的人格概念研究道德人格,不管是国外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还是国内的墨子和朱熹,他们所研究的道德人格主要是基于主体自身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或者影响问题,主要体现为个人在处理人与人、人鱼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鱼自身关系所显示出来的道德素质,探究的是“人应当怎样为人”的问题;法学意义上的人格是一人的资格为研究内容,也就是法律上所讲的“人格权”,也就是对于个人的权利、义务的确认,是人作为权利很义务的资格,强调的是“有存在价值的自我”。

纵观诸多学者的研究,课题组更倾向于我国心理学家杨国枢教授对于人格的界定,“人格是个体与其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他个体之处。”[2]这个概念把人格更多地与社会环境结合,互联网作为当前人们存在的大环境,人们对于互联网环境的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一些具有多变的动态性。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阐述,明确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格在一定意义上将就是社会的有效性。

互联网人格是指在无处不在、无其不能的浸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的强势“攻击”,让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风格、价值观念呈现与网络休戚相关的人格特征。“个体在互联网空间表现出的独立的、相对完整的人格,与现实人格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3]互联网人格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受互联网的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可能会呈现正能量,也会导致反向的态势。互联网人格不同于虚拟人格,具有自己独特的

特征。

首先是互联网人格对于网络的依赖性。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完全依赖于互联网。网络成为当前许多大学生学习的助手、感情倾诉的渠道、情感发泄的平台、生活满足的空间;互联网为人民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了多种渠道,各种网站、客户端、APP等,都成为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政府、企业、学校等单位、企业、个人,已经把网络作为对外发布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其人格特征总是浸泡在网络的环

境中。

其次是互联网人格具有动态性。互联网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当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数据”不断浸入我们的大脑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许多人难以坚持自己以前固有的人格特征,会出现很大的波动。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在当前许多大学生的思想波动、行为习惯,会出现很多新的变化,各种时髦的网络语言、网络思想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出现多变的人格特征,捉摸不透现在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由于各种网络信息的多变性,他们自己对于社会的变化、自己的将来也是捉摸不定,显得很彷徨、迷茫。因此,面对这样的网络时代,大学生如何让自己的“定性”,如何坚信自己的立场变得尤为重要。

最后是互联网人格具有关联性。互联网本身就具有交换信息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的特点。这个互动性更多的是源于个人与人之间、人与信息之间、人与社会和人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也说过,人是社会的人的。在社会中,人一定是要与社会中的一切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就是联系。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4]人们之间的距离更加亲近、关系更加紧密。因此大学生的互联网人格绝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和互联网相关他人、社会、国家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互联网本身就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这更加促使互联网人格的三个层面是互相影响。

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人格的现状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当代的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呈现多样化,互联网对于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利弊共存的。处于浸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客观辩证地地认识他们的互联网人格。

第一、就个人层面来看,互联网时代既为大学生呈现许多的“幸福”,也让其陷入许多所谓习惯性的“陷阱”。的确,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通过微信、微博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方面。据调查,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城市服务平台获得政务服务的使用率为44.0%,网民线上办事使用率显著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政务服务不断融合,服务走向智能化、精准化和科学化[5]。同时,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也显现。许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而走上犯罪道路,网络娱乐和网络游戏网民达到28.5%,一些网络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东西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大量网络购物,为一些大学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电子商务达到43.4%,这其中大学生占很大比例;最近几年各种网贷和网络欺骗,让许多大学生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郑旭事件以及马艳飞、郑禹事情等,都暴露了在网络时代,给大学生的带来了一些人格的伤害甚至生命的危机.同时,面对网络和现实物欲横流的现状,许多大学生的人格也出现了扭曲,本课题组调查显示,50.95%的受访者会因上网后,感觉网络和现实有落差。虽然大学生文化知识总体上较高,但其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没有完全定型,文化素养、自律能力等综合素质还不高,其网络失范行为不好,而且其失范行为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手段方法的技术性更强,违法犯罪的后果也更严重。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就社会层面来看,网络空间本身就属于社会范畴,网络虚拟社会空间与现实生活社会之间的衔接体就是网民。因此大学生的网络人格既会影响网络空间,也会影响现实社会,既可以促进网络空间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健康,也可以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网络空间监督一些网民的不良行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可以在网络中传播讲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为社会提供正能量,这就是良好的互联网人格的体现。本课题组调查,81.33%的受访者会主动维护网络秩序和传播社会正能量。但是,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中违法乱纪,网络造谣传谣,给网络空间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本课题组通过调查,有2.53%的受访者认为会因为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做出违纪违法的行为,有4.75%的会通过网络发布或者转发一些负面的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对大学生互联网人格构成很大影响。其中网上诈骗是网民遇到的首要网络安全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有39.1%的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他们感受到的许多是所谓的社会的“阴暗面”,没有看到社会发展的光明。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是呈上升趋势的。大学生的互联网人格本身不仅受到社会和网络空间的影响,他们的人格也会对网络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对互联网人格社会层面的认知,也是当前大学教育、社会规范、国家制度的重要思考。

3 大学互联网人格既充满对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

就国家层面来看,大学互联网人格既充满对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还缺乏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6]当前,处于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在网络中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途径和不同类型的信息的“入浸”。处于当前的物欲和名利突出的时代,许多大学生对于一些娱乐等信息很重视,而对于党和政府的政策漠不关心。本课题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受访者对于诸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及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还是很关注,还是有不少的对于这些事不在乎,更关心的是王宝强离婚事件,导致一些大学生人格走向反向。在“互联网+”业态的影响下,当前各级政府都开设了“两微一端”,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政策及相關信息。这些途径的使用,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本课题组调查显示,在网络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国家社会治理的良好印象不会改变,还是有不少的受访者对于以上的认识会发生思想上的改变。同时,有些大学生在网络散布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甚至危害国家的安全。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地加强大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程度,提高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品质是当前不可忽视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彭立威.人格教育生态化:从单面到立体[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09.

[2]刘英茂.普通心理学(下册).[M].台北大洋出版社.1978:277.

[3]徐子连.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异化及其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4]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网.2015年12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6/c_1117481089.htm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3月.

[6]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人民日报》.2013年12月06日.

猜你喜欢

回归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