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化教学在《孙子兵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2-15黄胜海
摘 要:《孙子兵法》课程是部分高等学校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前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堂教学的形势,推进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专题化教学改革适当其时。《孙子兵法》课程教学改革要精选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魅力,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生命力吸引力影响力。专题化教学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孙子兵法》在专题教学改革中,就应该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有重点的讲课。根据本科生的需求,重点帮助本科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孙子兵法主要的内容专题化,以专题的“点”带出孙子兵法的知识涵盖面。突出“重点”,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本科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孙子兵法原理的理解更深入,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专题化教学;通识教育;《孙子兵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高校本科生通选课;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创新;针对性和实效性
1 专题化教学是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大趋势
本论文以作者在高校学习、工作三十年的基层教学科研经历经验为依据。作者1987年高考进入高校学习,1991年大学毕业进入高校从教,2001年起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孙子兵法》、《老子道德经》、《论语》、《易经》、《黄帝内经》等至今,主要从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孙子兵法》、《老子道德经》、《论语》、《易经》、《黄帝内经》的教学研究工作。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前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堂教学的形势,推进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堂内容专题化教学改革适当其时。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本科生的实际,全面推进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科研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形式。教学改革要精选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魅力,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生命力吸引力影响力。要大力推进当前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在过去的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本科生的吸引力有限,本科生课堂上玩手机、打瞌睡、看小说的“低头族”不少。为了激发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把本科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堂上,应当进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堂内容改革,推行专题化教学。采取专题化授课的方法,把教材内容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专题,引导大学生参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实现教与学互动,教与学相长。大部分本科生都能在课堂中进行思考了。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为形式。从专题化教学改革实施情况来看,成效初显。本科生普遍反映专题内容贴近社会现实,贴近本科生的思想与学习实际,上课“抬头率”满意率获得感明显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课堂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得到提升。
专题化教学,是根据教材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科生的实际需要,将课程内容按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划分为相对独立而又彼此相关的若干个主题,分别围绕这些主题确定教学方案,并以這些专题为依据,开设一些针对性强、内容完整系统的系列专题课(胜令霞,2011)。专题化教学,是针对社会现实和本科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打破原有教材的章节体系,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从中选取若干问题形成专题进行深入分析讲授的教学方法。专题化教学关注差别教学。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的是孔子,孔子指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认识到知人的重要性,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
2 专题化教学在《孙子兵法》教学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孙武在这部军事学圣典中,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军事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原则,是谋略教科书。《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书的瑰宝,也是历代治军用兵者理论修养的基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其高度实战指导意义的方略计谋,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古今中外兵家所推崇,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商场如战场,商战如兵战,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今天的时代是谋略的时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兵为商用,军为商用,精读研读国学经典有助思考人生,更为大度地处理事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的方法融合并应用于企业实践,哲学和思想的学习是最大的幸福之一。《孙子兵法》课程旨在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养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国际化高水平通用型复合型人才。《孙子兵法》课程教学要求是领会《孙子兵法》精髓,进而喜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孙子兵法》课程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和期末相结合。成绩分布:平时成绩占60%(其中书面作业占40%,课堂展示占30%,课堂考勤占30%);期末成绩占40%。《孙子兵法》课程(2学分),平时作业(成绩占总评60%),期末作业:作文论文1篇(成绩占总评40%)。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强化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专题化教学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孙子兵法》在专题教学改革中,就应该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有重点的讲课。根据本科生的需求,重点帮助本科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孙子兵法原理主要的内容专题化,以专题的“点”带出孙子兵法原理的知识涵盖面。突出“重点”,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本科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孙子兵法原理的理解更深入,完成教学任务。专题化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本科生去把握基本的理论,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分析、解决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专题化教学就是针对一些现实中经常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和教学活动,因而教师是有重点的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
《孙子兵法》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专题化教学内容设计
以《孙子兵法》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例。一学期16周教学时间,16次课,周2学时,共32学时,2学分,通识教育模块类选修课程,大一至大四本科生开设。根据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为16个专题,有1个设计方案。
《孙子兵法》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专题化教学内容设计方案:2学分,周2学时,32学时,共16周,16个专题
孙子兵法讲义13篇 16讲
专题一:第一讲 导读课 绪论:从战略思维高度领会《孙子兵法》精髓
孙子与《孙子兵法》介绍;《孙子兵法》与《三国志》《三国演义》、《三十六计》
专题二:第二讲 计篇:战争“庙算”与战略筹划
专题三:第三讲 作战篇:战略资源的准备与转化
专题四:第四讲 谋攻篇:追求“全胜”战略意境
专题五:第五讲 形篇:确立“先胜而后求战”的战略立足点
专题六:第六讲 势篇:战势奇正与战略造势
专题七:第七讲 虚实篇:掌握战略主动权及战略攻防对抗艺术
专题八:第八讲 军争篇:灵活选择战略途径
专题九:第九讲 九变篇:战略应变与文武之道
专题十:第十讲 行军篇:战略应变与文武之道
专题十一:第十一讲 地形篇:战略空间与战略眼光
专题十二:第十二讲 九地篇:战略协同与战略修养
专题十三:第十三讲 火攻篇:战略决策与战略信息
专题十四:第十四讲 用间篇:战略决策与战略信息
专题十五:第十五讲 《孙子兵法》与现代战争;《孙子兵法》与现代商业应用
专题十六:第十六讲 中国战略的基本范畴与体系框架及中国战略的神奇与魅力
結束语:孙子战略和老子名句兼论用“兵”之道“智”商之道评《大道相通》
16个专题,一个专题1次课,共16次课。开展1次平时期中考查课。开展3次课堂互动研讨交流展示课,可以1周开展1次。最后开展1次期末总结复习辅导课、1次期末考查课。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本科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安排。
教学进度表、课后参考阅读经典书目:
综上笔者三十年(1987-2018)高校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结论: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推行完全学分制,专题化教学是高校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大趋势。
注释
①《论语·学而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R],人民网.
[2]山东孙子研究会.《孙子研究》[J](研究孙子兵法和兵学文化的专业学术期刊).
[3]陈云金,陆保生.《孙子兵法鉴赏》[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4]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M],中华书局,2006年8月.
[5]马骏.马骏说<孙子兵法>[M],中华书局,2008年7月.
[6]黄胜海.论专题化教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中的应用[J].卷宗,2017(10).
作者简介
黄胜海(1968-),男,汉族,籍贯广东梅州蕉岭,法学硕士,经济学学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科生导师,山东孙子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孙子兵法》《老子道德经》《论语》《易经》《黄帝内经》的教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企业文化;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