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践与探索

2018-12-15芦春利

财会学习 2018年26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

芦春利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新形势下财政管理改革的新课题,是破解财政支出管理“瓶颈”制约的新良方,是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近几年来,我们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引领下,十分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建立机构,充实人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力地促进了财政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主要做法

绩效评价工作是一个“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探索过程。从成立机构、建章立制、实施评价、结果应用、宣传培训、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的设置申报等方面入手,积极稳妥、有序有效地推进绩效评价各项工作。

(一)加强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评价专职机构是做好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全局绩效评价工作的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二)健立健全制度体系

绩效评价制度为先,规范为本。我们始终把建立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放在首位,逐步探索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不断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规范性。在借鉴吸收各地经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如出台适合本地区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情况复核考评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操作规程》等制度,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确立了基本的制度依据,绩效问责、评价结果应用做到了有规可依。

(三)实施评价

1.力推绩效自评工作提质扩面。明确用款单位是绩效自评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必须按规定对所使用的财政资金进行绩效自评。依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复核考评办法》,明确专项考核的范围、内容、标准、方式及考评等级划分、考评结果的反馈运用。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列作当年度财政重点稽查对象,组织实施财政重点检查。项目单位未按规定进行绩效自评的,该项目直接视为绩效不合格项目。

2.扎实做好重点项目评价工作。对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有针对性地选择建设资金比较集中的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尽管当时在评价程序和指标体系设置上不够完善,但在绩效评价工作上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为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3.探索开展单位整体和政策绩效评价。整体评价或政策评价,相对于项目绩效评价,涵盖范围更广、意义更为深远、成效更为显著。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部門单位尝试开展单位整体绩效评价,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绩效、行政管理绩效、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等作为评价的重点内容。

4.积极尝试开展财政直接评价。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同属于预算监督体系范畴,研究两者资源整合职能融合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认真研究,积极实践,探索开展先绩效后稽查式的财政直接评价方式,以专项资金为重点,为有效整合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两种资源,实现二者资源共享、成果共用、职能互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着力推进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管理。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的设置、申报工作,对于增强项目立项科学性,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升评价质量,推进绩效问责具有积极意义。

(四)促进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绩效评价工作的最终抓手就是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对此,我们一是形成制度约束;二是重视反馈整改;对每一项目于项目评价结束,形成绩效评价专题报告,行文下发被评价单位,指出存在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并限期进行督促整改。三是及时汇报反映。对重大民生项目或评价典型案例,向上级领导提交绩效评价综合性报提出各类意见、建议。绩效评价为领导决策服务、为财政管理服务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五)做好宣传调研工作

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与“大宣传、大调研”战略密不可分。宣传、调研工作的加强与深入,使我们的工作始终以公开的、透明的、动态的、积极的形象出现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面前。让项目部门和单位“树立绩效理念,用好每一分财政资金”理念,利用电视台、宣传窗等社会媒体和网络大力宣传绩效评价工作;举办培训班,讲解绩效管理知识,灌输绩效管理理念,逐渐使财政资金的绩效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大力开展课题调研,大搞调查研究之风,通过调研,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为绩效评价工作树立一个纠偏的尺子。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绩效评价质量

绩效评价,事在人为,业在人创。建设一支高精尖的评价队伍是衡量绩效评价工作成败的关键。加强绩效评价人才队伍的建设。在财政内部资源配置上,实现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倾斜,在财政外部,向社会公开征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专家,分门类组建本地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专家库,有条件的吸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中介机构加入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委等部门在绩效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二、体会

回顾近年来绩效评价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必须取得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绩效评价作为一项创新性、技术性均很强的工作,能否得到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工作成败的关键。绩效评价工作如果离开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评价工作就会寸步难行,难上加难。

(二)必须把绩效评价作为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抓手。把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入财政支出管理,深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的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要坚持“突出重点、直面难点”和“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原则,要注重学习借鉴“他山之石”,有序推进,避免草率和盲目;要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对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作用和决策信息反馈作用,全方位地推动预算管理改革。

(三)必须健全绩效评价制度体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从目前情况看,评价指标仍不够科学,评价过程尚不够规范,评价结果的公信力、约束力依然不强,这些都是制约绩效评价作用有效发挥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必须建立一整套规范、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体系,完善包括评价基本办法、操作规程、中介机构和专家管理等在内的绩效评价工作制度,使绩效评价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四)必须加强评价队伍建设。绩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相当强的财政工作。目前,由于财政干部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评价对象业务不够熟悉,直接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要着力建设一支高效、精干、敬业、廉洁的绩效评价队伍,加强财政干部的业务培训,提升一线评价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注重第三方评价队伍建设,加强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的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库人才的作用。

三、思考

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开展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政府统一领导,财政统一组织,部门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好政策还需有个好机制。

(二)整合资源,齐抓共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绩效评价、财政监督作为绩效预算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注重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整体效能。

四、采取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认真选择绩效评价项目,将一些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列入年度财政部门的评价计划。研究探索按政府收支分类的大类绩效评价,逐步实现从单一项目绩效评价向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拓展。

(二)积极推进绩效预算管理。在预算编制、项目申报过程中,突出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的管理工作,必须把项目绩效目标作为财政资金安排的前置条件,抓实抓好已出台的各项制度、办法。

(三)积极创新绩效评价机制。一是创新运用监管机制,实现绩效评价和财政稽查的有机结合;二是研究评价指标的科学分析机制。广泛收集整理各种分类标准数据,逐步探索建立绩效评价标准值数据库;三是建立评价考核机制积极建言献策,不断增强部门单位的责任意识和绩效观念。

(四)更加注重评价成果应用。要把评价结果应用放到整体预算管理的流程中去谋划考虑。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重庆新增财政资金撬动研发投入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