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图书馆藏《至正直记》版本考述及比较

2018-12-15马志超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比较

马志超

摘 要:《至正直记》版本众多,而在国家图书馆藏书中仅有两个版本,即王汝玉校读本和毛庆善钞藏本,二者都是清代抄本。本文以国图藏本《至正直记》附有的印章为线索,以考证两个版本之间钞藏者、抄本排版、字体、卷数以及整体美观为观测点,并附卷一《地理之应》篇的注释校勘,从而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考证《至正直记》版本源流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藏;《至正直记》;版本考述;比较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记载:“《至正直记》一曰《静斋类汇》,元孔齐撰。齐字行素,号静齐,曲阜人。其父退之为建康书掾,因家溧阳。元末又避兵居四明。其仕履则未详也。是书亦陶宗仪《辍耕录》之类,所记颇多猥琐。中一条记元文宗皇后事,已伤国体。至其称年老多蓄婢妾,最为人之不幸,辱身丧家,陷害子弟,靡不有之。吾家先人,晚年亦坐此患。则并播家丑矣。所谓直记,亦证父攘羊之直欤?别一本题曰《静斋直记》,其文并同。惟分四卷为五卷,而削去各条目录,盖曹溶《学海类编》所改窜也。”[1]归有光在《静斋类稿引》中说:“一日过别业,得是编于乡塾学究家。按其书盖至正间旧物,历世绵远,已不免有模糊脱漏之患,因携归就而读之……余故喜而手录焉,且为订其舛讹,以侍付之劑劂,以广其传。”他认为该书可能是至正间旧物,即可能是抄本,但十分接近底本原貌。

國家图书馆现存两个版本,一是清“道光庚戌九秋梵麓山人王汝玉校读一遍[2]”,二是清代董兆熊校订、季锡畴作跋,“此友人毛叔美钞藏本,中另纸校语吴江董梦兰笔,亦余友也。叔美尝语余曰:‘藏书有三万卷,乃殁后散亡殆尽,悲夫!是书琐杂不论,惟中寓劝惩之旨,尚为可取。锡畴记。[3]”

这本书目前共有九大版本,国家图书馆藏本系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即上述两个版本。此外还有旅大市(今大连市)图书馆藏清初抄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抄本(1995年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本),盐城市图书馆藏清抄本(清王宗炎校并跋、丁立中跋),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丁丙跋)。同时,在其他丛书中也有相应版本,如《学海类编》本、《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古籍点校》本等。

署名为“梵麓山人王汝玉校读”的国图藏本,题名“静斋至正直记”,并附有归有光序,九行二十字,序页中有“惜花读书”、“思简楼”和“苹乡文氏舟虚鉴藏”印,正文附目录且有“芸子”、“碧蕖馆藏”、“文素松印”以及“苹乡文氏舟虚鉴藏”等印。“惜花读书”乃著名戏曲家、藏书家傅惜华之印,其书斋名为“碧蕖馆”;“芸子”,即傅芸子印,系傅惜华兄。目录后属有“道光庚戌九秋梵麓山人王汝玉校读一遍[4]”字样,书写字体和校对字体与书中印刷字体不同,但并无相关“王汝玉”之印,考其生平,乃江苏吴县人,1798——1852,历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字润甫,号韫斋,有《闻妙轩诗存》《梵麓山房笔记》,又号“梵麓山人”。在其《梵麓山房笔记》卷一末提到“余最爱叔美‘树疏斜日下,池阔晚波寒二语,为五言妙境……毛叔美与余唱和之作极多,录不胜录。[5]”卷二也提到“毛叔美之配顾畹芳夫人于今春下世,叔美不胜哀悼,余制联句挽之,颇为同人许可……红豆书楼为叔美伉俪之所居名畹芳工诗善画,以尝得竹垞所题王忘庵红豆花园故也。叔美绘图征诗,遍及江浙。余尝作赋一首,并题句,有云‘清才玉貌两无瑕,画手诗心更足夸。此事几生修得到,不须惆怅赋梅花[6]”。可见二人在当时交情匪浅。“思简楼”乃萍乡文素松书斋名号。文素松,光绪十五年生于江西萍乡,字含和,号舟虚,“苹乡文氏舟虚鉴藏”乃文素松思简楼鉴藏之印。就目前所掌握的线索来看,《至正直记》这一版本,大致经历了抄本——道光前流传——王汝玉校读——文素松收藏——傅惜华收藏——北京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藏等阶段。

国图藏《至正直记》第二个版本乃续修四库全书收入的毛叔美钞藏本。毛叔美是指清代著名收藏家毛庆善。毛庆善,字叔美,清道光江苏吴县人。

该版本题名也为“静斋至正直记”,并有归有光《静斋类稿引》,十行二十四字,序页有“铁琴铜剑楼”、“北京图书馆”两枚印章,正文前无目录,且印有“铁琴铜剑楼”、“尚友斋藏书”(一曰“谷友斋藏书”)和“庆善字叔美印”。“铁琴铜剑楼”乃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依据《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阙里外史行素者,行素,圣裔,以父退之为溧阳书掾,遂家焉。后寓四明,是编纪至正间杂事,曰‘直记者,直笔也。叙述琐杂,略寓劝惩之旨,亦间及当时钜公轶事。后有归震川跋,似出依托。[7]”另“庆善字叔美印”更进一步证明此本为毛叔美钞藏本。“尚友斋”这一藏书阁,乃毛庆善个人藏书阁;一曰“谷友斋”,但目前并无具体资料记载,只是在王国维先生的《传书堂藏书志》记载《水经 四十卷》黄省曾刊本中提及藏书之印。据此可断定,应为“尚友斋”。因此,毛叔美藏本大致也经历了抄本——乾隆前流传——铁琴铜剑楼藏书——尚友斋藏书——毛叔美钞藏——董兆熊校对、季锡畴作跋——北京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藏等阶段。

两个版本均为抄本,但在排版方面有所不同。就字体而言,王汝玉版本字体较为瘦长,毛叔美版本较为浑圆(以下均简称王本和毛本)。就钞传质量而言,王本更美观,字迹清晰,纸张较厚,无拓印阴影;毛本拓印阴影较重,自己有些模糊,且点校后整体排版较乱。就卷册划分而言,王本分四卷四册,共187页,每卷单独成册,且含遗编目录;毛本分四卷两册,共173页,两卷为一册,无目录。

综观两个版本的整体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的特色,不难发现,毛本在内容上讹误较多,在董兆熊先生对其进行仔细校对后,整体版面呈现较为混乱;而王本相较于毛本,校对内容也较少,因而版面较为美观整洁。另王本包含“遗编目录”,相较于毛本的无目录就更为方便查阅。所以,两个版本相比较,王本或较早一些或二者同时传抄(因王汝玉与毛庆善是好友,季锡畴与毛庆善和董兆熊是好友,至于四人是否都有往来,目前无考)。

注释: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说家类存目一.

[2]《至正直记》卷首附归有光《静斋类稿引》.

[3]国图藏《至正直记》版本二卷尾附季锡畴跋字样.

[4]国图藏《至正直记》版本一目录后字样.

[5]张寅彭主编《清诗话三编》 王汝玉《梵麓山房笔记》卷一(5488).

[6]《丛书集成续编》第158册 集部 王汝玉《梵麓山房笔记》卷二(52).

[7]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子部·小说类.

参考文献:

[1][元] 孔克齐.《至正直记》[M].国家图书馆藏.

[2][清]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说家类存目一.

[3]张寅彭(编).沈忱、张焄 点校《清诗话三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5488).

[4]《丛书集成续编》[M].第158册.集部.台北:台北市新文丰除本公司,1988(52).

[5]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M/OL].子部·小说类.https://yuedu.baidu.com/ebook/

猜你喜欢

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村上春树《1Q84》与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比较研究
孔子与荀子文质观比较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宋代尚意与晚明尚奇书学思想的探析与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