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思维的德性审美

2018-12-15刘须锦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刘须锦

摘要:阅读教学思维是基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相关因素进行组合、设计、调整和实施的思维过程,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师生课堂生活质量。教师应从思维、德性、审美等维度反思课堂,在教学常态中自查症结,在教学常识中自明谬误。充满德性的审美课堂样态,应该是教师放下身段、彰显谦卑,课堂里到处充盈着挑战的氛围,学生在安静、安全的课堂里遇见最美的自己和他人。

关键词:德性审美;阅读教学;反思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0A-0076-04

孙双金老师认为“激活思维是最大的教学道德”[1],意在强调激活思维的重要性。教学中,如果仅仅是激活思维,或者为“激活思维”而激活思维,甚至放纵思维,倒不如不激活思维。因为无原则、无方向的激活思维,是更大的不道德。

一、关乎道德,常态课堂的思维审视

近年,笔者听了不少年轻教师的常态课,也观摩了许多青年教师赛课。在充满朝气和稚气的课堂里,笔者这名老教师的柔软内心,总会被一些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教学场景触痛。这样的教学事件不能被定性为关乎教学的道德,但至少有违教学的常识,有悖于学生的学习规律。

(一)“自读思考”学习单设计,有点任性

实践中,部分教师教学一篇课文,似乎有点任性。师生简单对话后,便快速进入学习课文的环节,而学习课文的第一步,一般是呈现“自读思考”的学习单。

李老师教学《你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开场白后,直接出示“自读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2)遇到较长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3)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想一想或做上记号;(4)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感到自豪?

王老师教学《鹬蚌相争》,教师简约介绍寓言特点后,直接出示自读提示:

鹬蚌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从“鹬蚌为什么要争?它们是怎么争的,争的结果怎样”三个方面来思考。

教师们习惯在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之前设计“自读提示”。但学生在执行这些“自读提示”时,表现则不容乐观。课堂情境中,当教师一声令下,要求按照“自读提示”读书时,学生仅停留在“自由朗读”这个层面,是否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这些要求最终是否实现不得而知。另外,学生很少思考教师设计的系列问题,更难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问题太多,太碎,最终导致学生可能一个问题也不思考。

問题背后的问题,不一定直接关乎道德,但它直接关乎教学的质量,还关乎设计者对自身的思想考量。

(二)“课外作业”的额外反馈,有点矫情

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环节。无论是常态课还是所谓公开课,这已经是一个共识。在一些所谓的赛课或观摩课上,却经常有教师提出一些额外的反馈要求,如“课后再写,把写好的文章寄给老师,或者请你的老师转交给我……”

这些作业,和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或课后作业是不同的,我们不妨从作业的布置者与作业执行者,即从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维度探讨。

从教师角度看,教师为什么要布置这样的作业?是教学内容巩固的需要?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还是仅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或是为了给听课领导、教师们看?还是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得个好评,得到更多的点赞作秀呢?

从学生的角度看,这些作业,学生想不想做?会不会做?有没有能力做?如果做,他们会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想过这个作业到底在为谁做?

关于这类作业的追问,依据笔者工作经验看,没有太多学生会把这些作业当真地去做;没有几位学生真的把写好的“优秀作品”寄给上课教师;没有多少学生下课了,不跑出教室疯玩,而在和同桌演一演课本剧的;也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利用下课时间,跑到办公室和老师正襟危坐分享某个观点的。

(三)“时间关系”口头禅,有点随意

“由于时间关系,这些生字我们就不写了”“由于时间关系,课文没读完的同学也不读了”“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这样的“由于时间关系”,在当下的课堂,甚至是大型的公开课及观摩课上,也是屡见不鲜。

教师对于时间的表述,在课堂上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读书规定时间、写字规定时间、讨论合作规定时间、写话规定时间……规定时间也罢了,更有趣的是时间预设好了,执行中却发生了变化。表面上看,是时间被压缩或者省略了,其实是学生的言语实践、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养成被省略了。课堂40分钟好像就是教师在拉着学生和时间拼命赛跑,而忘却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人与人的互动。

当师生们太匆匆了,就忘记了出发的意义和价值。笔者不由得想到朱自清《匆匆》里的一句话:“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理论上,时间对于每一位师生都是公平的。现实中,一些课堂里的时间对于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学生的时间是被教师掌控的,学习的时间是被教师使用的。

因而,当我们面对一些课堂现象“头涔涔泪潸潸”时,不仅是叹息时间的匆匆,更应该惋惜的是那些掌控课堂时间的教师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口中到底在说什么?手里到底在干什么?

课堂里,学生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时间,还能干什么呢?

二、反思课堂,教学思维的学理审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最新成果《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写道:我们如何在超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基础上,回到“共同利益”背景下思考教育对人类产生的影响[2]。我们回到语文教学,反思课堂:把阅读教学放在“共同利益”背景下,重新理解与思考教育、教学、语文等相关概念和行为。

(一)理念落地,需要实践历练

课改,应该永远在路上。因为我们对于课改的一些核心理念的理解,在很多方面依然停留在理念层面,有的只是粗浅的理解。

一位教师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中“我想变成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一句话时,请四位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三位学生形成花丛,一位学生扮演蝴蝶在花丛中穿梭。看着他们开心地嬉戏,教师和同学都给他们送去热烈的掌声,教学到此结束。

作为语文课,其实远没有结束。语文需要回到生活,但生活不是语文。学生学会用动作来表现“穿梭”仅仅说明学生对“穿梭”这个词有自己的行为理解。而语文课不仅要行为理解,还需要言语理解,要把对“穿梭”的理解化为言语活动。如果进一步落实“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课标理念,至少设计三个环节的活动。第一,演一演,让“穿梭”回到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第二,说一说,让“穿梭”回到语文,激发言说欲望,让学生用“穿梭”说一说刚才四位同学的表演,建构言语图式;第三,迁移运用,让学生探索生活中还有哪些“穿梭”的现象,用“穿梭”说一句话,积累言语经验,提高言语智能,提升语文素养。

(二)双基训练,需要实事求是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氛围影响下,“双基”似乎淡出学科教学的视野,一些年轻教师甚至不知“双基”为何物。而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其工具性恰恰体现在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语文如果离开“双基”谈素质教育,谈素养教育,谈核心素养教育,等于空谈。

年轻教师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研读“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一句时,学生问:“为什么小红马的脚陷进沙子里就拔不出來呢?”有经验的学生仅知道“小的物体容易陷进沙子里”,但他们并不知道“容易陷进沙子里”的原因,除了与脚掌小有关,还与他们的重量有关。这点知识,如果教师不教,学生是不易读出“压强”的科学道理的。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训练得来的,该训练还是要训练的。语文课,书还是要老老实实读,字还是要一笔一画写。阅读课,谨防说得头头是道,读得结结巴巴,写得歪歪扭扭。

(三)教学勇气,需要掷地有声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教学的精彩往往蕴藏在少数人发言中。而课堂中少数人的发言,恰如“叶尖上的露珠”稍纵即逝。教学需要灵气,更需要勇气。

1.教学不要怕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位教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问学生:“如果让你天天过这样的日子,你愿意吗?”有两位学生回答不愿意,引起同学们一片唏嘘。在教师及时追问后,学生把自己的不愿意与扫路人的愿意进行对比,深刻感受到扫路人不累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爱这份工作,更因为一份责任,一种情感。

2.教学应该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教学《黄河的主人》,教师介绍羊皮筏子后问学生:这样的羊皮筏子,你敢坐吗?所有学生都非常配合地回答:“不敢坐”。此时教师故意反问:“有人敢坐吗”,在短暂沉寂之后,一名学生大声说:“我敢坐羊皮筏子。”

课堂应该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学生学习扫路人那样吃苦耐劳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都愿吃苦耐劳则是不太可能的;学生不敢坐羊皮筏子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都不敢坐则是不太可能的。正如作家迟子建认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3]

三、精神明亮,名师课堂的德性审美

走进名师的课堂,总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讲台上的名师,仿佛一道风景,一束照亮前行路的光。斯霞“童心母爱”,李吉林“长大的儿童”,于永正“做孩子喜欢的老师”……他们照亮课堂,也使课堂里的人精神明亮。

(一)朝向:信仰的教学力量

斯霞老师在教“祖国”一词时,她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祖国吗?”有个学生说:“祖国就是南京。”儿童的稚气引起部分同学善意的微笑。斯老师反问:“是吗?”全班同学都睁大眼睛,认真思索起来。有个学生说:“祖国就是国家。”斯老师又进一步引导:“美国、日本都是国家,能说它们也是我们的祖国吗?”这时,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起小手,争着说:“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王开岭在《精神明亮的人》中写道:“信仰,始终代表一种指向终极的灵魂态势,一种精神奔赴性,一种上升的生存向度。”好的课堂一定是有向度的,有着精神信仰的向度。

(二)蹲下:谦卑的教学姿态

于永正老师教学《草》,一些经典的交际语段已成为“教学艺术珍品”,被教师们传颂。

师: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

生:《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枯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

于老师认为:教学需要蹲下来看孩子。因为教师在上边,学生在下边,站位太远。教学就像摄影师见到一棵小草,需要放低身段,甚至趴下来,才能发现叶尖上露珠的舞蹈。

(三)挑战:进阶的教学历程

杨九俊在《审美课堂的样态及实现》报告中指出:好的教学法第一条,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充满挑战欲望。孙双金老师教学《春联》,处处充满挑战,学生时时准备挑战。

从内容设计看,孙老师首先让学生从四副春联中找规律:词类相当—平仄相对—意境相近—韵律相当;再巧对明代学者解缙名联:“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一步一个坎,一词一个坑,学生像走在思考的丛林中,一步一新奇,一步一惊喜。

從学生角度看,孙老师随着思考难度的逐步加强,设计“登山型”评价机制,让学生一步一坡,一步一风景。一条山路:“给神童最大的奖励,就是写上自己的名字”,让挑战成功的学生“明星闪耀”;另一条山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学历进阶,让挑战成功的学生不断拥有“高峰体验”。

笔者欣赏孙老师的《春联》,不由得想到帕克·帕尔默的那句话:“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4]

(四)遇见:最美的教学修行

遇见,是最美的意外。张华教授在品读薛法根老师的《爱如茉莉》后,真实、真诚地解读了薛老师课堂的遇见美学。

薛老师遇见“可爱的学生”“可爱的回答”时,这样回应:“哦,那是他心中的茉莉花,未来科技进步,说不定茉莉花也会五彩缤纷啊!当然,目前它还是白色的。”“茉莉的特别之处通过与玫瑰和牡丹的比较就更突出了,课文中的词语通过运用就成为你自己的了”……

学生们遇到可爱的薛老师时,这样说话:“这两个爱如茉莉,一个是妈妈的爱如茉莉,一个是爸爸的爱如茉莉”“我觉得第一个爱如茉莉,是令人感叹,第二个爱如茉莉是让人回味的”“我觉得第一个爱如茉莉是说我开始不懂,第二个爱如茉莉是说我经过这件事后,明白了道理”……

真正的遇见,是薛老师和学生相互遇见后的会心一笑。张华教授在薛法根老师《爱如茉莉》赏析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讲了自己的想法后,忽然问薛老师‘对吧?薛老师笑了,听课的教师也笑了。”[5]

遇见,是一种美学。用张华老师的观点,遇见是一种“祖国文化的美”:“一束花、一棵草、一枚石子,就可以把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给表现出来,把陌生的东西,一下子变得让你熟悉起来,而中间不需要隔一个逻辑的推论”;遇见是一种“直见性命”的美:“就是中间不隔东西,直接与性命相见。”组块教学,就是这样的生命相见、慢慢欣赏、移步换景的教育美学。

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面对生命的态度。德性,是每一位教师需要不断修为的审美追求!

参考文献:

[1]孙双金.激活思维是最大的教学道德[J].小学语文教师,2014(2):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3.

[3]贺嘉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J].人民教育, 2017(1):78.

[4]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5]薛法根.现在开始上语文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9.

责任编辑:石萍

Abstract: Reading teaching thinking is a thinking process based on teacher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which combines, designs, adjusts and implements related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teaching, directly affecting the qualities of education and teacher-student classroom lives. Teachers should reflect on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thinking, morality and aesthetic to find the problems with normal teaching and to clarify mistakes in teaching common sense. Aesthetic classroom teaching full of morality should take on the look of teachers demeaning themselves and showing their humility, and of the atmosphere filled with challenges in class, so that students can see their best selves and others in quiet and secure classroom.

Key words: moral aesthetic; reading teaching; refl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