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评价” 班级自我管理策略
2018-12-15赵彦辉
赵彦辉
每当周五时,班級侧墙黑板上“小组PK榜”前总有孩子过来端详分数;这一天上课时,所有科任老师都发现了一个秘密:课堂上总是会出现学生非常热情主动地到黑板上讲题,主动一帮一合作,或者踊跃质疑这样的热潮。还会有小组主动到老师那里咨询,可不可以小考。办公室里,别班的老师会诧异地问我,居然有学生热衷于考试,还要主动来问?每当遇到这样迷惑的眼光,我都莞而一笑,用学生可以听懂的话语告诉他们:“因为只有考试,才有‘翻身的机会!”
别的老师不会理解,已经初三的学生,为什么这样热衷于小组PK,也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班的学生会那么在意小组的分数?而最终的小组分数的高低,又是以怎样的奖惩结果兑现的呢?
其实,我认为,一切教育的目的无非是引导学生思想向上、积极进取、踊跃参与,让他们有团队意识、集体观念、核心的荣辱观与小组的凝聚力。评价不过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为达到这些目的而采取的形式。如何运用这些手段,如何让操作简单易行,如何让学生乐在其中,使其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这才是班主任作为一个统筹者所想的问题。
一、划分小组,势均力敌,兴利除弊
从初一开始,我根据男女生性别比例、学习成绩,表达能力,纪律情况等,把全班48人分为6个小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如果发现问题再进行调整,找小组成员谈话,做思想工作,必要时单独给经常出问题的人设定目标,或者在组内实行一帮一的政策,目的是让小组形成一个稳定的小集体。如果不是学期初或者有大的调配方案,尽量避免人员的调换。因为如果小组成员经常流动就会使小组人心涣散,不容易团结,也会让离开小组的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就这样,6个小组的模式坚持到了初二,我发现其中第4组每周的考核分数常常是第6名,总是被罚。一段时间后,我找小组长谈话,单独给组员开会,仍然不起作用。于是,从初三开始,由于班级人数变为45人,也为了不影响每一个学生的竞争意识,我做了一个决定,拆分第4组,将其成员分配到其他小组,将班级变成5个小组,每组9人,其他制度仍然不变。这样一来,5个小组势均力敌,每周都虎虎生威地开展竞争,劲头煞是好看!
二、培训组长,激发竞争意识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其作用至关重要,我经常这样对学生说:“千万不要认为组长‘官小,我们班级就像是一所学校,而这些小组,就是学校里的班级,组长当之无愧是大家的小班主任。他可能不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能力最强、最操心、最负责任的,也是小组里最有威信的。”为小组长树立了威信。同时我还经常给小组长开会,向他们传授如何做小组工作,如何团结小组同学,如何在小组里服众。
1.鼓励小组长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上文提到的被拆分的第4组组长小鹿,是一个学习比较优秀,有主持、文艺、书法特长的女孩,可是在做小组长时,明显出现了管理方面的欠缺:利于小组分数的事,不积累,不争取;管理组内淘气不听话的成员时,缺少方法;对自己的约束能力又不是很强,时常知法犯法,给小组扣分。所有这些主观问题,她是意识不到的,并习惯性地认为,班级纪律负责人偏心。我把她身上的问题呈现出来,跟她说:“作为一名普通学生,你做得不错,但是作为一个小组的负责人,却缺乏前瞻性、预见性和控制力。如果说学习成绩,第5组组长小语在5个小组长中位居最后,但是,为了避免组员迟到,她可以早晨打电话给组员的家长,督促他们早点来;为了赢得考试加分,她可以督促并带着小组成员一起为小考卷找答案;为了赢得大扫除的分数,她能提前多准备刷子和抹布给丢三落四的组员,以免扣分……有这样负责任、有担当的组长,难怪5组是常胜将军,当然应该得到奖励!”
2.解决小组长的困惑,帮助他们想办法
第3组的小组长小雪,是一个机灵聪敏的女孩子,但是也有些任性和小脾气。开始做组长的时候,她善于动嘴,不能以身作则。而第3组有一个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小男,几乎天天给小组扣分。为了这个,小雪总是找我抱怨。我开导她:“就像班里总会有跟不上节拍的同学,老师能随便抛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吗?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不论这个团队是大是小,我们总要包容能力薄弱的人,并且去帮助他,而不是随随便便就嫌弃他和抛弃他,如果将他抛弃了,又会产生新的最后一名。如果“帮助”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想别的办法。”和她谈话后,我又和第3组组员沟通过很多次,但是并不见成效。于是,为了平衡小雪的情绪,也为了不伤及组员的心理,我采取了让小男轮流到各组的做法,让每组都知道第3组承担了多大的困难。当然,在轮组的过程中,小男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表示会尽力做好,尽早回到第3组的怀抱!
三、制订各种奖惩机制,调动积极性
1.常规考核
扣分项:迟到,不完成作业,给班级扣分,上课不遵守纪律,看课外书,打架等问题要扣分。
加分:参与比赛,获奖,作业优秀,上课回答问题,到前面讲题,帮助别组解决难题,为班级争光,家长为班级服务等表现要加分。
2.对手竞争分
班级每个人都设定学习对手,每次小测验后,不管是哪个学科,都要由班主任总结比输赢。按差数加分或者输赢加分不等,满分单独再加分。这项加分是最能拉开各组分数的,所以当某个小组分数低想要“翻身”的时候,就会出现开头提到的那一幕,这个小组会主动找本组擅长的科目,去问科任老师要测验,要加分。
3.奖励卡复式加分
学生可以积攒每次小考的满分卷,十张换一个奖励卡,当周五总结时,一个奖励卡可以换5分。这也是很多小组长的致胜法宝,有的学生成绩优秀,如小君,他的满分卷子很多,但是不善于整理,于是,机灵的小雪每次小考后做他的小秘书,帮他整理积攒满分试卷,以期小组间分数不相上下时派上用场。每当各组拿出家底来换分的时候,场面相当壮观,两个分数不相上下的小组各自带着自己的奖卡押宝一样你一张我一张,围观的学生也都跟着拍手叫好……
4.承担班级工作者加分
因为涉及到的各科小考很多,所以,我们专门指定了各科批卷负责组。如,第1组负责语文,第2组负责化学,第3组负责历史……所有批卷小组批完后,还要负责上分,负责指定人员补考。这些都可以完成的加5分。
四、评价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1.班主任要做总指挥,把工作进一步细化。
2.班主任一定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提前制订好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布置。
3.奖惩分明,说到做到。不滥用权利,也不要吝惜赞美,这点很重要。
4.任何制度都会有特殊和突发情况,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立即做好应对,并且马上形成新的评价制度。
5.永远记得,评价是通往教育目标的一座桥梁,跨越的过程中,要和学生们一道前行,而不是隔河相望,要保持童心、愛心和耐心,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
五、满足学生需要,兑现奖惩,促进评价管理
为什么学生那么在意分数?为什么没有消极抵抗评价制度的学生?其实,在如何兑现奖惩的结果这个问题上,我也曾经改变了很多次方案。最初,物质奖励。但是,学生在物质上并不缺乏,而且班级也没有经费。然后,进行精神奖励,颁发奖章、奖状。可是,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后来我问学生:“你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在我的权限内,可以满足你们的愿望。”于是,有的小组说想上体活课,有的说要看电影,有的说要一节课自由看课外书,有的说想当周不写作业……学生说出了五花八门的愿望。于是,我就将所有可行的愿望写下来,做成纸签,每周由第一名小组抽取,抽到哪个,除了分数最低的小组都可以享受到福利。而分数最低的小组,则是周五大扫除的承担者和下一周的值日生。于是,为了每周这个福利,各个小组每天都在积极上演着良性竞争,而我则从导演退身成观众,看他们用努力、拼搏去进步着、成长着……
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是一种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受到的成功欢乐,还有学生体验到的成功愉悦,于是教师的收获是双倍的。在班级管理中,我享受着这种快乐,每天看着学生为小组而努力:帮助他人讲题,考古诗,考单词,为了自己的小组能得分争得面红耳赤。我感到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它可以让学生学会拼搏,学会努力,学会合作,学会为团队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