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下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建设研究
2018-12-15黄仁同
黄仁同
摘 要: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高等院校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这一战略的制定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标准,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的统筹推进对于整体发展效益的提升非常重要。因此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建设情况及其与双一流建设的差距,结合双一流建设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我国高等院校达到双一流标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高等院校 财务管理建设
现阶段高校管理形式也分为集中管理、分级管理等相关管理形式。在集中管理过程中,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主要负责机构为一级财务部门,而基础财务管理事务则由其下属财务机构负责;而分级财务管理模式下主要在一级财务管理机构统筹负责的基础上,由二级财务管理机构负责财务管理规范的制定。上述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上都呈现出一定的重核算轻管理的情况,从而导致整体财政资金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意识严重不足,因此结合双一流建设内容,对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建设进行深入分析非常必要。
一、当前高等学校建设发展的背景
“双一流”专业建设是新时期下建设高质量教育强国的重要方略。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主要为财政收入增速低迷,即经济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稳定进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进而促使双一流财政保障负担逐渐增加。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财务管理内部并没有较为完善的多元化格局,而财政拨款仍然为高校财政管理的主要形式。而高速大规模财政投入缺失推动了整体高等院校财政管理机制的转型,
二、高校财务管理在“双一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大多为公办性质与民办性质并存的情况,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政府资金的大规模流入,必然推动着整体高等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科专项建设的大规模开展。而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政府财政资金及相关筹措资金的使用效率,结合新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可为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当今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与“双一流”建设存在的差距
(一)培训模式不先进
现阶段高校财务培训模式仍然以财务知识宣讲为主,这就导致相关科研人员无法真正的了解财务工作内容,从而促使整体财务培训管理效力无法充分的发挥。而双一流标准对于整体财务培训项目的合理性、科学系统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而现阶段高校财务培训管理科学性的缺失,也促使现行的财务培训模式无法与时代发展有效的结婚,从而制约了财务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收支规模持续增加
在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下,高校科研经费也不断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整体高校财务报销业务量持续上升。而在高等院校财务报销机构“排长队”现象的发生,不仅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促使整体财务管理工作压力无序上升。同时在以往财务管理过程中,针对个人支付情况,大多采取现金或卡转账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报销环节二次进行风险的增加,对于整体财务工作稳定进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再加上现阶段高校财务控制大多为事后控制的模式,如相关项目负责人员并不能充分了解高等院校项目内部经济开支情况。这就导致在结题审计过程中出现项目与计划执行不符的情况,对于科研项目结题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科研经费管理较薄弱
在高校改革进程中,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逐步展现了专业化、精细化的特点,这种情况下整体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任务。但是我国高校在科研经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科研经费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也阻碍了整体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促使其与双一流建设差距逐渐拉大。
四、适应“双一流”建设,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设和自我完善
(一)构建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内控管理体系、财务预算体系两个环节。一方面在具体的财政资金运用过程中,可以资金的时间价值作为管理核心进行整体教育成本构成架构的同一分析。最大程度的降低非必要经济损耗,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培养更加多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了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及资金流动收益的同步提升,可逐步强化整体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高校办学宗旨,对内部财务控制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同时为了保证相关内控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可结合定期财务管控监督审查机制及惩处规定的设置,保证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可在以往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专一财务预算机构的设定。在具体的财政预算管理过程中,相关财务预算机构主要负责相关院校的财务预算、财务数据统计及财务预算数据使用情况分析等工作。同时相关财务预算机构也需要通过与高等院校内部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加大相关部门内部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协同管理力度,便于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等相关预算项目内容的进一步细化。而通过对相关科研项目投入的全过程跟踪控制,结合适当的财务预算内容调整,可实现财务项目资金的有效管控。根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可确定相应的成本核算模式,并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便于高等院校内部各个相关机构经济效益的协同处理。
(二)完善财务培训机制
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过程中,人才培养非常重要。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对整体财务管理性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财务制度设计过程中,应结合高等院校内部各个主体的行为模式,对内部财政资金的合理应用进行统筹分析,便于高等院校内部科研项目与财政管理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为整体财政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依据。在具体的财务培训机构管理过程中,可结合相关高等院校办学特点及相关组织架构,在现有财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更新,实现全面预算、成本管控、人才培养、绩效管理为一体的财政管理模式。其中绩效管理体系主要是财务培训机制顺利运行的辅助机构。其可以通过根据科学规范的评价模式,结合科学系统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对财务培训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技巧掌握情况进行客观定量分析。随后引入以往定性分析的相关内容,依据相关高等院校管理特点可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财政评价机制的建设,在保证高等院校学生、区域社会需求充分满足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参与财务工作培训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可结合双一流建设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创新内部财务管理理念。加大社会市场机制中企业财务管理优秀经验的借鉴力度,在成本与效益同步增长的指导原则下,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的创新提供依据。在整体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充足的优秀人才支持是整体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此外,在加大高素质财务人才引入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可结合双一流建设的相关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活动。运用更加科学、专业的管理理论,对高等院校内部财务培训架构进行管理引导,以便改变整体高等院校內部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错误认识,为整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明确财务管理重点
新经济环节下,机制调整、权力下放、资源纾解成为高校财政管理重点。首先机制调整主要是在坚持办学宗旨的基础上,根据政府发展、社会经济进程,加大社会阶层在整体财政管理资源中的融入,即学校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建设。在具体的财政收入来源多元化建设过程中,可将财政资源作为入手点,进行社会收入、财政收入的融合,如学费价格体系、国际化教育模式、开放性教育模式等,或者通过公开市场债务模式的构建及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提高整体高校经济效益。在多元化融资模式运行过程中,可将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作为整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结合相关风险控制机制的设定,实现有效的资金管理。其次适当权力的下方可为资源效力的提升提供依据。即在具体财政管理过程中摒除以往经费使用的不合理不科学机制,保障经费资源配置权益的充分落实,结合适当的资源统筹措施,避免冗余导致的资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高等院校财政管理过程中,设定较为完善的高校资产出租出借管理标准,并适当优化内部资金保值增值管理规范。在完善高等院校内部产业等安全风险概率较大的财务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进行高等院校后勤外包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等院校管理压力。最后进行社会职业投入压力的纾解,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主要通过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构建、节约积累体系的完善、责任中心管理措施等相关管理方案的改进,继发高等院校内部经费节约意识。在资金积累效率提升的基础上逐步降低政府过度依赖情况,促使自身财政风险抵抗能力不断上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一定的管理弊端,如培训方式落后、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从而导致实训设施、教改研究等环节的效率无法有效的提升。因此在雙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财务管理重点,在财务管理培训体系完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财务管理体系的更新优化,为自身财务管理建设与双一流建设距离的缩进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向兵.非“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建设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2018.
[2]魏征. “双一流”建设目标下的开放办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王金鹏,殷璐璐,贺伟,等.双一流建设中高等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南城建学院电气工程专业为例[J].纳税, 2017.
[4]王心华,冯娟娟,崔作龙,等. “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下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6.
[5]李萍.“双一流”背景下山西省地方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