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命型政党语境下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辨析服务性与激励性的容斥关系

2018-12-15赵刚

实事求是 2018年6期
关键词:服务性激励性政党

赵刚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1](P61)中国共产党作为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2]肩负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它践行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的是服务人民的属性。而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历史上的兴衰成败无不与人才得失息息相关,建党以来我们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其夺取的一个个伟大胜利就是最好的诠释。毛泽东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P526)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中国共产党要积极担当责任、出色完成使命,就必须进一步激励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让他们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这完全符合十九大“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为干部撑腰鼓劲”[1](P62)的精神要求。但激励必须要有情境支撑,而激励情境的缺失是激励失败的祸首。一段时间以来,受困于对使命型政党服务性的理解偏差,社会舆论在领导干部的激励问题上存在认识误区。时下,最要紧的便是立足新时代背景,厘清服务性与激励性的容斥关系,为领导干部营造良好的激励情境。

一、“链”是现实命题:使命型政党与激励型组织对接

立足使命型政党特质,把握服务性要求。十九大报告主题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字样,是对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鲜明表达。所谓使命型政党“是一个以吸引人们归依并信奉其理念为主要目的,而非以扩大选民支持而赢得公职选举为主要目标的政党”。[4](P134)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承担着独特历史使命的现代政党”,[5]而“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恰切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性。中央党校李海青教授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界定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自身民族、国家的解放或发展为自觉使命,以推进世界大同、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使命……的一种政党类型。”[6]林尚立教授为我们党划定两项历史使命:“一是将全体民众凝聚为一个有机的集合体,即人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二是维系国家的内在统一,保持国家整体转型与发展。”[7](P162)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落实到新时代的具体使命,就是要全力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作的关于“两个阶段”的战略部署。总之,使命是我们党的价值依托和目标指向,使命型政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事实证明,无论是长远的、抽象的使命,还是当前的、具体的使命,都会归结为党的服务性要求,因为我们党的一切使命都要植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而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担当使命、开拓事业、提升服务的重要支撑,必须抓住、抓好这个关键少数。

顺应激励型组织趋势,提升激励性效用。马克思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8](P210)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组织,其在范畴学意义上必然归属于组织范畴,并且是现代化组织。而从组织学的一般规律来看,我们党时刻面临存续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组织平衡,因为“从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上看,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组织成员愿意并且确实能够进行正式协作,即参加和不愿意离开组织,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作出贡献。这个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二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9](P155)“当组织内部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对其报酬——贡献平衡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并危及其生存时,组织成员可能会主动改变并采取新行为以恢复到有利的平衡。”[10](P92)如果不能保持某种平衡,组织就会衰退,最终就会灭亡,任何组织都没有例外,它直接关联的是组织激励问题。“后现代主义是差异的复归或复仇,它肯定了随机的无序和不可同化的异常。”[11](P33)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加速到来,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成为高度组织化社会的主色调,获取组织成员的贡献更需一番功夫。而激励型组织发展的是组织与成员“互促共生”的关系,对提升激励性效用具有关键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重要抓手,让组织激励从幕后走向台前,将中国共产党打造为激励型组织已成大势。

链接使命型政党与激励型组织,回应现实性命题。使命是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出生”的合法性证明,其以使命为存续根本,并因使命而生,因使命而在。激励是机理,是中国共产党“成长”的科学性法则,其以激励为发展动力,定因激励而勃,因激励而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鲜明主题抓党的建设,领导干部理所应当成为管党治党、从严治吏的排头兵,对领导干部的严管与约束得以有效推进。但我们不能忽略,在部分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渴求软着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异化心理,以及尸位素餐、为官不作为、避险不担当的恶劣行径,这表明厚爱与激励未能同步跟进,以至党内政治生态遭伤害,党和人民事业遭损害。面对如此的现实困境,亟需将使命型政党与激励型组织链接起来,通过提升对领导干部的激励性效用来强化其服务性要求,回应时代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现实命题,行走的才是康庄大道。

二、“斥”是历史误区:服务性对激励性的挤出与背离

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相斥关系,是在历史中产生、存在的错乱现象。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宣示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其永恒的主题是建立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P53)于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之相伴而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与之同道而行,建设服务型政党也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毋庸置疑,服务性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也是安身立命之本。牢记服务性要求是共产党人需终生践行的政治品格,而强调党组织与全体党员干部的服务性要求,永不为过。但是,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外在强调服务性的同时,部分人误把激励性置于其对立面,他们只讲共产党人的特殊性而漠视其普遍性,造成公共舆论的偏差,严重背离辩证法的科学性。因为社会舆论及公众意识对服务性与激励性之间的关系认识存在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服务性对激励性产生事实上的挤出与背离效应。表现为服务性与激励性背道而驰,两者的交融区就逐渐缩小直至处于相离状态,其离散逻辑如图1所示。正是由于把服务性与激励性限定为“相斥”的关系,进而让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陷入历史误区,给党的组织建设造成困境。

图1 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相斥关系演进图

服务性对激励性的挤出与背离,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中,此类挤出与背离效应的产生、存续,一方面是缘于历史遗留的影响。自建党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调动,任何时候都强调要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尤其钟爱于运用理想信念与精神意识层面的激励方式,这是全党应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在早前的革命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管物质资源极度匮乏,广大党员干部也能在理想信念与价值使命的牵引鼓舞下,夺取革命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那个阶段,精神层面的激励是绝对主流,服务是绝对价值,产出了巨大的历史效用。但也在客观上留下些许隐患,如重精神不重物质,讲奉献不讲回报,这些本该是对领导干部个体层面的要求,却被异化为组织层面的立意,为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离散创造了话语空间,这显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也违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它也是源于现实困境的支配。在社会生活中,部分领导干部为了谋取私利、满足私欲,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寻租、创租,便形成了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灰色空间与灰色收入。正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那些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放大效应,对领导干部的正当激励也成了民众心中的疙瘩,更多兢兢业业的领导干部成了“背锅侠”,为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离散留下了把柄。此外,它还源于外部环境的干扰。毋庸置疑,在党外和国外,存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们希望将服务性与激励性根本对立起来,借此误导公众的舆论导向、污化领导干部的形象、损害党组织的行动能力,以达到他们攻击、诋毁中国共产党的目的。这样的外部因素,为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离散提供了推力。

服务性对激励性的挤出与背离,是对领导干部激励情境的损伤。在实施组织激励过程中,激励情境是极其关键的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激励情境自然孕育激励路径与激励效果。而领导干部作为全党的骨干力量,自然成为目光焦点、众矢之的,在组织激励中也不例外。服务性对激励性的挤出与背离,首当其冲的便是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它给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建构了反面话语,提供了逆向推力。正如相关社会调查所显示,公众对激励领导干部的可接受度还不够高,尤其是物质类激励,这也是在领导干部这个群体中推行高薪养廉存在较大争论的原因之一。时下,对领导干部的激励策略不是不存在,不是不想为,只因情境缺失而难为。同时因激励情境受损,也诱致系列负效应的连锁反应。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在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懒政、惰政、庸政现象,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但这些问题的滋生,绝非全面从严治党的过错,而是动力不足所致,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服务性对激励性的挤出与背离,以至激励情境遭受损伤,进而导致组织激励缺位。

三、“容”是时代回归:激励性对服务性的支持与提升

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相容关系,是重塑激励情境、走出历史误区的时代呼唤。进入新时代,党要领导人民推进的伟大社会革命,必然涵盖广泛领域、触及深刻利益、涉及尖锐矛盾、进行复杂斗争,有些问题是前所未有的,亟需一大批愿干、敢干、能干的领导干部,伴随而来的便是领导干部的激励问题。遵循十九大精神要求,《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指出要“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13]2018年7月3日至4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建立正向激励体系,因为“回顾党的历史,任何时候的工作都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14]可见,强调对领导干部的激励是现实需求、规律所致。而容与斥是逆向关系,只有促成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相容关系,才能实现“容”的时代回归,重塑激励情境、走出“斥”的历史误区。当服务性与激励性相向而行时,两者的交融区就会逐渐扩展直至处于相交状态,其聚合逻辑如图2所示,而回归服务性与激励性之间关系的正轨,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激励性对服务性支持与提升的丰富内涵。

图2 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相容关系演进图

1.激励性对服务性的支持与提升,务必要以理性认识为前提条件。感性认识只有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取得成功。昔日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缺失,在激励过程中出现偏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激励性与服务性的理性认识,以至陷入历史误区,如今必须以史为鉴、吸取教训。一方面,要匡正激励性与服务性的容斥关系,走出历史误区,回归时代本真,回应人民诉求。人民群众最反感“花架子”,最欢迎“捣实锤”,最讲求“得实惠”。无疑,空有服务型名头绝非中国共产党的本意,也绝非老百姓的真实渴求,更何况得服务型的名必然离不开服务性的实,否则就货不真价不实。而要名副其实,必须激发鼓舞广大领导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以更饱满的激情与热情投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担负起伟大使命。如此一来,老百姓就能收获更大的实惠,体验更真切的服务,想必这才是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真实内涵。对此,任何人都不应予以反对,因为这虽是最浅显简单的道理,却也是最真实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重塑激励情境,要正确引导公众舆论,转变非理性的思想认识,在全社会立定“激励性是对服务性的支持与提升,而非挤出与背离”的理念。历史演进的曲折性表明,摆脱历史遗留影响,挣脱现实困境支配,避免外部环境干扰,并非易事。这需要党和政府借助各类宣传媒介,搭建社会理性的桥梁,同时以实践成果来排解舆论压力,方能让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在社会的理性认识中获得重生。

2.激励性对服务性的支持与提升,务必要以科学原则为基本遵循。科学原则是社会实践的保障与围栏,坚持以科学原则为基本遵循,才能重塑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确保激励实践不偏不倚,收获理想的激励实效。在激励领导干部的实践中,坚持以服务性为根本的原则,才能稳得住根基。在使命型政党语境下,服务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焦点,是重塑领导干部激励情境的理念内核,是激励领导干部的目标牵引,必须以服务性为主线贯穿始终,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一旦脱离服务性这个根本,中国共产党就必然迷失政治方向,丧失民心民意,动摇执政根基。坚持以激励性为支撑的原则,才能抓得住关键。从本质上说,激励性是手段而非目的,它服务于服务性的落实与提升。面对复杂多元的现代社会,在各种组织活动中,良好工作实效的取得再也不能依靠单一的协调控制方式,因为协调控制机制保障的只是达成最起码的工作要求,激励才是超额的关键。中国共产党要求领导干部更好践行服务性要求,必须向激励性借力,以激励性为支撑。坚持服务性与激励性有机结合的原则,才能形得成合力。使命型政党语境下,服务性与激励性绝非此消彼长的挤出与背离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支撑与提升关系,二者统一于我们党勇担使命的实践中,它们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否则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就会存在缺失。当务之急,将服务性与激励性有机结合起来,激活组织的巨大活力,实现组织的良性互动,让领导干部“愿干好事、乐干好事、干成好事”,方才是善治之举。

3.激励性对服务性的支持与提升,务必要以社会实践为检验标准。在使命型政党的话语体系中,对领导干部的激励必然要围绕社会实践、依靠社会实践,因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是历史经验与现实需求的共同呼唤。追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大转折,1978年5月11日刊发在《光明日报》上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开了一场久违的序幕,即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正是这场“大讨论”才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蓬勃发展,才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根基。同时,这40年的风风雨雨也检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理性,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确是硬道理,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繁荣兴旺确立了检验标准、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新时代,要实现激励性对服务性的支持与提升,必须立足客观的现实需求、传承优良的历史传统、坚持真理的检验标准。具体而言,一方面干部激励也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将对领导干部的激励策略落到实处,切忌喊空口号、谈纸上兵。因为,某些时候,领导干部激励情境缺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出现“悬浮式”激励,即存在激励意向却不能落地。令人欣喜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系列社会实践,如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等,让干部激励不只存在于文件里和想象中,而是正在重塑激励情境、破解此类激励困境。另一方面,也要在领导干部的激励实践中摆成果、测实效,既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出激励成果,还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检验激励实效,及时实现对无效、低效策略的革故鼎新。可见,只有将激励性要求与服务性特性统一于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方才是“容”的真正归属。

四、总结与展望

思想认识是行为的先导,科学的思想认识才能引导正确的行为实践。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自然孕育服务性要求,激励型组织则是历史发展赋予它的时代特征,必然会突显出激励性价值。而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组织的关注焦点,领导干部激励情境的缺失,是组织激励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准确把握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相斥关系是一种历史误区,它将领导干部的激励情境推向深渊,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相容关系才是科学内涵,它是重塑领导干部激励情境的认识起点。本文意在探究认识层面的相关问题,藉此引导全社会更正错误认识,准确把握服务性与激励性的科学关系,而对于具体操作层面的研究尚待接续跟进。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宜重点关注重塑领导干部激励情境的操作手段与现实路径,如此,理论研究才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服务性激励性政党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服务性管理的探究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性的若干思考分析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电视法治栏目服务性问题的探讨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从《连线119》探讨服务性电视新闻节目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