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疝气的近期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

2018-12-15赵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疝气疝囊腹股沟

赵继学,伏 鑫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长春 13002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 130033)

小儿疝气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是因为患儿腹股沟处有“腹膜鞘状突”未能完全关闭导致内容物包括腹腔内卵巢和网膜等进入腹膜鞘状突,进而引起疝气的发生[1-3]。相关文献报道称[4],小儿疝气的发生率为1~4%,早产儿发生率比正常生产产儿更高,且易发生在两侧。在临床中,针对小儿疝气的主要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传统手术方法为平行腹股沟韧带进行斜向切口缝合,此方法虽然对小儿疝气的治疗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慢、易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5-6]。鉴于此,笔者通过在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同时再通过小切口微创手术进行对比,旨在为小儿疝气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选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疝气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须符合腹股沟疝或直疝的诊断标准,且经B超和CT及MSCT等相关检查确诊;2)均无手术禁忌症;3)以往无腹部手术史,且重要脏器功能正常。以及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调查知情同意。同时排除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缺陷等患儿。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患儿中包括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1~5(2.11±0.83)岁,平均病程为1~3(1.67±0.42)月,双侧疝16例,单侧疝44例,斜疝32例,直疝28例。经比较,2组的配对因素(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疝部位以及疾病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儿实施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切口位置为平行腹股沟韧带进行斜向切口缝合,切口长度为3~4 cm,其他方法同观察组。观察组则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儿进行氯胺酮经脉麻醉,取仰卧位,在腹股沟韧带上侧作0.8~1 cm切口,分离皮下组织,避免出血,直至显露精索,寻找疝囊位置,分离疝囊至顶部,并疝囊壁切一小口,再进行钝性分离。待对精索膜和睾肌后,使用一号线队疝囊高位结扎,止血后复位精索、睾丸,再用止血钳切口进行钳夹。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皮下和皮肤,使用无菌敷贴覆盖伤口。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2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客观的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测量结果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2组之间差异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2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2.2 2 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见表2。

表1 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n = 30)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 30) 例

2.3 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 30) 例

3 讨论

临床中认为,引起小儿疝气内在原因主要是因为患儿腹股沟处有“腹膜鞘状突”未能随机体发育而完全关闭导致内容物包括腹腔内卵巢和网膜等进入鞘状突中,不完全或滞停,造成与腹膜腔想通,而引起疝气的外在诱因泽主要为腹内压增加,包括剧烈哭闹、长期咳嗽和便秘等。腹内压增加的因素可导致腹腔内脏通过疝环进入疝囊,而疝环再弹性回缩时阻止疝内容物返回腹腔,引起钳顿[7]。通常情况下患儿无明显不适感,一旦疾病加重即会导致患儿阴唇或阴囊出现明显包块,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8]。

目前,针对小儿疝气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方法。以往实施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由于该方法采用腹直肌外缘较长切口,因而在操作时易对患儿的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导致术后恢复较慢,同时,造成术后的并发症较多,因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9-10]。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小儿疝气患儿实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小切口微创手术,通过缩短切口长度和改变切口位置降低手术的损伤。此外,该方法同样易适用于婴幼儿。因婴幼儿生理的特殊性,其腹股沟管较其他患儿相对更短,通常在2 cm以内,因而可于患儿的外环口处进行疝囊颈分离,同时可对此处的疝囊颈高位结扎,因而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可选择较小和位置较低的切口,有效避免了内剥离造成的机体损伤,且减少了术后不良反应。临床实践亦表明,小切口微创手术因仅存留0.8~1 cm手术切口,患儿可通过毛发进行遮盖,因而伤口较小具有美观性。同时,该手术的手术时间短,操作者在熟练的情况下可于15 min以内完成手术,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即在门诊可完成手术,减少了住院成本。小切口微创手术因上述优点而受到多数患儿家属的青睐。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VAS评分、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以及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亦更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更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但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亦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疝囊较小的患儿,即使其常规疝切口,亦难以找到疝囊。因而,对此类患儿可作与腹股沟管方向相关的小斜切口,待遇到找疝囊困难时可通过将切口适当延长的方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小切口微创手术较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且安全性更高,以及术后恢复较快,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疝气疝囊腹股沟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