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炎汤联合中药溻渍配合TDP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

2018-12-15张桂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征盆腔中药

张桂茹,王 昕

(1.辽宁中医药大学,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慢性盆腔炎性疾病(CPID)[1]是指女性的内生殖器(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局部组织遭到破坏,盆腔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最终导致女性不孕、异位妊娠及慢性盆腔痛等[2],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国内有文献[3]报道称引发慢性盆腔疼痛的妇科疾病中CPID占23%~30%。王昕教授从CPID的病因病理入手,采用消炎汤联合中药溻渍配合TDP理疗仪治疗寒湿凝滞证CPID,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符合CPID的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分型为寒湿凝滞证的我院门诊患者100例,均为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年龄20~43岁,平均(31.20±5.04)岁;病程0.5~12年,平均(5.60±1.60)年;病情积分19~39分,平均为(28.30±4.13)分。观察组55例,年龄20~45岁,平均(31.80±5.12)岁;病程0. 5~15年,平均(5. 40±1.53)年;病情积分20~37分,平均为(28.28±4.21)分。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前病情积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4]《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5]制定,1)病史:患者既往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2)临床症状:反复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多在受凉、劳累、排便时、性交后以及经期前后加重,可伴有白带量多,色白质稀或月经失调,甚者可致不孕等;3)专科内诊:子宫体常后倾位,活动程度受限,可在附件区触及增厚的条索状物,伴压痛;4)B超示:盆腔液性暗区,一侧或两侧的输卵管增粗,附件区包块。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6]制定,CPID寒湿凝滞证,症见:少腹部坠胀冷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缓,遇寒加重,或月经错后,量少色黯有块,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小便频数,甚或久不受孕;舌黯红,苔白腻,脉沉弦或弦紧。

1.3 病情积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制定,主症:1)下腹冷痛;2)腰骶胀痛或冷痛;3)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按轻、中、重度分别计3分、4分、5分。次症:1)形寒肢冷;2)劳累、受凉、经行腹痛加重;3)月经不调;4)大便溏泄,按轻、中、重度分别计1分、2分、3分。体征:1)子宫活动受限(黏连固定),压痛;2)双侧输卵管呈条索状增粗或者子宫双侧片状增厚、压痛;3)双侧附件包块、压痛,按其轻、中、重度分别计3分、4分、5分;4)一侧输卵管呈条索状增粗或者子宫一侧片状增厚、压痛;5)一侧附件包块、压痛,按轻、中、重度分别计1分、2分、3分。舌脉:舌质暗淡,苔白厚或滑腻,脉沉弦或弦紧,须满足,而不予量化计分。

1.4 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CPID(寒湿凝滞证)的诊断标准者;2)年龄20~45岁者;3)均有正常月经史,且周期为24~35日,经期持续2~7日者[8];4)同意治疗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对中药过敏者;3)下腹部皮肤有感染、溃疡或肿瘤者;4)妊娠期或近期准备妊娠,哺乳期者;5)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6)精神疾病等交流障碍者[9]。剔除标准:1)未按医嘱完成治疗者;2)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1)用药及用法:自月经干净后第1天开始口服消炎汤剂,1剂/d,以水煎取300 mL(100 mL×3袋),1袋/次,3次/d,饭后30 min口服,20 d为1个疗程,每月经周期1个疗程。2)王昕教授自拟消炎汤,方药组成:小茴香10 g,干姜8 g,桂枝10 g,茯苓20 g,鹿角霜20 g,薏苡仁15 g,红花15 g,没药10 g,黄芪10 g,丹参10 g,炙甘草10 g。

1.5.2 观察组 1)用药及用法: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给予中药溻渍联合TDP治疗仪治疗,1剂/d, 1次/d,20 d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每月经周期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2)中药溻渍联合TDP治疗仪具体治疗方法:嘱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在下腹部覆盖2层已用约40℃温水浸湿的无菌纱布,纱布温润不滴水为宜,大小为10 cm×15 cm,将我科的协定溻渍方药研粉,用热水(90 ℃以上为宜)调和成糊状,待温热(约40 ℃)后,均匀涂抹于腹壁纱布之上,再以保鲜膜覆盖,同时用TDP治疗仪(中国重庆市硅酸盐研究院,型号CQG-222A+)进行局部照射,灯与皮肤距离约15 cm,时间约30 min,温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3)协定溻渍方药组成:炮姜30 g,香附30 g,元胡30 g,川楝子30 g,茴香25 g,牡丹皮20 g,鸡血藤20 g,赤芍20 g。4)特别注意:①中药溻渍疗法禁用于皮肤破损及过敏的患者;②应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应适时调节TDP治疗仪与皮肤间距,保证持续的舒适温热刺激;③溻渍方药应充分调和,涂抹药物应均匀足量,1付药可用2次。

1.6 疗效标准[10-11]1)治愈: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子宫及双附件无异常声像,盆腔无包块、无积液。症候、体征积分和减少≥95%;2)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妇科检查或B超提示盆腔体征明显改善。症候、体征积分和减少≥70%;3)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提示盆腔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症候、体征积分和减少≥30%;4)无效:患者症状和体征无改善,B超检查无改善。症候、体征积分和减少<30%。

2组病例均以治疗3个疗程为近期疗效观察,结束治疗3个月后随访作为远期疗效观察,利用以上标准评价,比较2组变化。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2.2 2 组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2组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3 讨论

CPID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引发盆腔器官周围组织黏连,炎症组织慢性增生所致。因局部组织增厚、黏连、血液循环差,炎性渗出物不容易消散和吸收,药物难以渗入到病灶发挥治疗作用,致使病情顽固缠绵难愈。近年来, CPID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与个人卫生意识不强,国内医疗条件受限制,宫内节育器普遍使用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2]。对比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安全性较差、不良反应较多及复发率较高等的不足,中医药治疗表现出显著优势[9,13]。

在中医古籍中并无慢性盆腔炎性疾病之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证中[6]。《傅青主女科》:“夫寒湿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经水由二经而外出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作疼痛”,可见寒湿之邪所致CPID很是常见。由于寒湿之邪客于下焦,使冲任、胞中血脉运行受阻,致不通则痛,故CPID之寒湿凝滞证的患者常表现为:小腹冷痛,遇热痛减,喜揉喜按;寒湿之邪下注冲任,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和研究中,王昕教授认为,在治疗CPID时切不可因 “炎症”的困扰,一味的应用清凉苦寒之品,这与中医传统“热易清而湿难除”的理论相吻合。过多使用清凉苦寒之品,则易损伤人体正气,致寒湿壅阻胞脉,病症缠绵难愈[14]。中医药的治疗要把握整体观念,以消除病因、改善整体环境为目的,在治疗CPID的同时还要兼顾机体整体的调理。消炎汤方中小茴香、干姜、桂枝温经散寒,通脉止痛,使下焦血脉得通,现代药理显示桂枝挥发油具有抗炎作用[15];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宁心,现代药理学研究示茯苓多糖、茯苓素可抗炎,增加机体免疫力[16],四者共为君药,散寒除湿、温经止痛,又可杀菌增强机体免疫力。鹿角霜益肾助阳,温补而不滋腻,兼有收涩炎性积液的作用[17];薏苡仁利水渗湿,二者共为臣药,增加君药散寒除湿之功。红花、没药活血化瘀,行滞止痛;黄芪益气健脾扶正,行滞通痹,使气行则血亦行;丹参可“破宿血,补新血”,将小剂丹参投于大量温性药之中,使其微寒之性消去,而其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用共存,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丹参可调节内分泌及解除炎性疼痛等[16],四者同为佐药,共奏行气通络,化瘀止痛之功。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温阳散寒除湿,化瘀止痛之功效,“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留瘀”。随症加减:若血瘀甚者,加三棱、莪术,以增强活血化瘀;子宫或双附件区炎症肿块者,加皂角刺、荔枝核、路路通,以化瘀散结消癥;若大便溏泄,可加巴戟天、白术,以温肾健脾止泄;若入睡困难,夜寐易醒,加茯神、远志、合欢花,以健脾宁心安神。

中药溻渍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玉篇·水部》释:“溻,湿也。”《辞海》释:“演,浸,泡。”溻渍法属中药熏洗疗法的一种,又称湿敷法,首次出现于《刘涓子鬼遗方》。溻是将浸满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于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之中,将溻疗与渍疗结合即成溻渍疗法[18]。溻渍疗法具有温经活络、通经止痛的功效,我科自拟的溻渍方,取材于炮姜、香附、元胡、川楝子、茴香、牡丹皮、鸡血藤、赤芍等,均为辛温活血、行气止痛之品。辛味有走窜发散作用,渗透皮肤效果颇佳,温可散寒止痛、活血化瘀,外用量大力专。TDP灯运用其特定的电磁波温热原理,既可改善炎症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又能减少炎症渗出,促进盆腔炎性积液的吸收[19],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中药溻渍与TDP联合,可将外敷的较高浓度的药液透皮直达盆腔深部炎症组织周围。实现了靶位精确治疗[20]。在调整植物神经的同时又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细胞的免疫力从而实现扶正祛邪[18]。这应该也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近期及远期总有效率更高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消炎汤与中药溻渍、TDP理疗仪融合,是中药内服与外治的相结合,是传统中医与现代理疗的相结合,运用到寒湿阻滞证CPID治疗中,对抗炎症病位更准确,疗效更迅速,复发率更低。

猜你喜欢

体征盆腔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