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基层部队干部工作动力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18-12-15曹华赵辉
曹华 赵辉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聚焦干部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能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开出了“药方”,对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出明确要求。最近,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了解和个别谈心等方式,对基层部队干部工作动力问题进行了调查。总的感到,部队调整整编后,广大干部能够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服从组织安排,跑步进入情况,踏实敬业奉献,在担起首任首责、推动开局启新、履行使命任务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也有部分干部表现出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当前一些基层部队干部工作动力不足的表现
(一)成长顾虑多,心神不定。个人进退走留,是涉及干部切身利益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当前,在原有干部队伍建设的惯性作用下和新编制体制磨合优化过程中,干部进退走留不如人愿、进出调配不够合理的现实矛盾依然存在,导致部分基层干部对现状不安、对前途迷茫,心神不定、顾虑较多。一是苦于想提提不了。调整整编后,部队副团职、副营职岗位减少,整个干部队伍呈现出“葫芦形”结构特点,矛盾比较突出。有的职务岗位干部超编较多,成长路径变窄、干部流速放缓,影响基层干部队伍活力。二是无奈想走走不了。在走留问题上,职级越低越想走,职级越高越想留。部分年轻的副营、连职干部感到晋升机会渺茫,认为“晚走不如早走”“过几年走不如现在就走”,想趁年轻到地方发展,但是受干部政策和转业名额限制,只好“且干且无望”。三是担心想留留不住。部分服役年限较长,特别是驻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干部,希望能赶上政策红利,干满18年,选择自主择业。但在近两年来达超龄干部“一刀砍”的政策背景下,不少干部担心顾虑较多;部分即将达超龄的正营以上干部,则希望政策“松绑”,适当放宽晋升提职年龄,或采取交流任职等方式,拓宽发展道路。医院等即将改革的单位群体,前途未卜,在一些小道传言面前忧心忡忡,临时思想客观存在。
(二)工作压力大,消极应付。调整改革后,人员精简,但功能拓展,小机关带大部队、一人多职等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干部感觉任务重、标准高、压力大。从了解情况看,有的干部担当意识不强,遇到棘手难点问题能推则推、能躲则躲,缺乏新官敢理旧账和在位建树一方的胸怀和担当;有的工作标准不高,把工作绩效体现在不出问题上,把工作标准定在不挨批评上,干工作凑合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缺乏职业道德,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行动没热情,工作没业绩;有的对自身定位不准,看不清发展形势,看不到自身问题,盲目乐观;有的吃苦意识差、奉献意识弱,抓训练浅尝辄止,抓工作虎头蛇尾,抓管理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营主官反映,部队调整整编后营一级直接对口机关各个业务科股,每天需要落实上级下达的通知指示比较多,白天开会迎检,晚上加班加点,“5+2”“白加黑”已成常态,身心疲惫;有的感到基层带兵风险增大,事故案件隐患多、难防范,担心稍有不慎发生问题,被一票否定,影响成长进步。
(三)职业引力小,热情减退。职业吸引力是刺激干部队伍动力活力的重要因素。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当前军人职业吸引力不足,难以激起干事创业的热情。一是缺乏优越感。当前,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还有较长路要走,军人依法优先还未完全成为社会共识,军人价值地位与干部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导致个别干部心理失衡,认为与地方亲友比没有自由,与白领阶层比待遇不好,与轻松岗位比工作太累。二是缺乏价值感。部分年轻干部满腔热血投身军营,但面对基层琐碎事务、单调生活,感觉大材小用,未能实现个人价值;有的在成长进步上受到挫折、在工作中受到批评,便产生悲观情绪,感觉前途迷茫,难以实现个人抱负。三是缺乏幸福感。军人职业决定了不同程度存在顾家难、住房难、婚恋难的问题,虽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各级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但长期两地分居、家人患病不能照顾、大龄未婚未育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感觉付出与回报不对等,时有牢骚埋怨。
(四)能力素质低,制约发展。从干部个体素质看,部队生长干部文化起点低,“含金量”不足;地方院校接收干部素质高,但“含军量”不足。面对越来越严要求和越来越高标准,部分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思维层次不高。有的不注重学习提升,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深,对岗位知识掌握不好,在集中组织营连主官应知应会考核中,一些同志竟然不及格;有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不够,对于当前官兵的新特点新思维不掌握、不清楚,习惯用老经验、老办法办事;有的对本单位建设形势判断不准,找不准部队建设的突破口,导致部队建设始终在低层次徘徊。二是工作招法不多。两级机关干部站起来不能说、坐下来不能写、到基层不会抓的现象仍然存在,能独当一面、能参善谋的人才比较匮乏。基层干部抓建思路不清、措施不实、效果不好的问题仍然存在。调查中,有13%的干部不能完整说出自身职责,对单位全年和各个时节工作重心心中无数。三是自身修养不够。有的基层干部思想境界与岗位需求不相符,党性修养与所处职级不相配,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学识水平跟不上岗位需要,个人形象跟不上官兵期盼。
二、一些基层部队干部工作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分析感到,导致一些基层部队干部工作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基层干部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对军人职业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崇尚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有的进步观不端正,认为无论转业还是提职都要“排队候车”,要么等着达超龄后水到渠成转回地方,要么算着自己的资历等着“抢救性”提拔,不比工作比资格,任职时间长了没提拔就发牢骚、讲怪话,怨组织不公平;有的献身国防事业思想树得不牢,把部队当“跳板”,把自己当“客人”,得不到“实惠”就打退堂鼓,没干几年就想着转业;有的缺乏责任担当,不愿干主官,不想担主责,遇事推诿扯皮,工作拈轻怕重;有的进取心下降,缺乏高标准抓工作的精神,工作推一推动一动,在位不尽心,在职不尽责。
二是相对积压难消化。以某军级单位干部编配情况为例,团职干部编配均衡,但营以下干部此超彼缺的现象较为突出,不仅不利于干部队伍梯次配备,还一定程度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成长成才渠道。晋升渠道不畅。有的职务岗位干部超编数量多,导致干部积压,成为阻碍干部成长进步的棘手问题。年龄老化凸显。按现在干部进出比例估算,将逐年有部分连职和营职干部超提升年龄难以晋升,个人成长成才愿望难以实现。进出渠道受限。近两年来,退役名额基本用于消化达超龄干部,干部老龄化、相对积压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改善。
三是培养质量不够好。培训不力是影响和制约干部队伍建设的外在因素。在干部教育培训上,机制还不够完善,集中培训“大呼隆”“一锅煮”、日常培训不系统不经常、跟踪督导走形式不落底、检验评估不科学不较真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干部队伍教育培养力度不大、效果不好。同时,部分基层干部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学习功利色彩太严重;有的对外交往应酬过多,挤占学习时间;有的基层干部借口工作多、任务重、压力大,重干轻学,学用脱节,导致个人工作能力长期在低层次徘徊。
四是现实困难影响大。当前,大多数干部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爬坡期,生活负担重、现实困难多、家庭后拉力大。尤其是部分单位整编移防后,已婚干部面临两地分居现实考验,公寓住房保障、家属随军落户和就业安置、子女入学入托等现实问题逐步凸显,很大程度牵扯了干部精力,影响了队伍稳定。
三、提高基层部队干部工作动力的思考
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解决,不仅需要一个过程,更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我们感到,当前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引导固根本。针对部分基层干部思想欠稳不安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三观”教育。一是端正比较体系,搞好价值观教育。基层干部的吃亏心理很多是由比较体系不科学、不客观造成的。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决好“当兵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教育和引导基层干部客观科学全面地比较军地待遇,正确对待个人进退走留、对待军地生活差异,消除攀比心理,调整心态,安心本职。二是结合工作实际,搞好苦乐观教育。扎实开展正确对待苦累、正确对待得失、正确对待压力等系列教育,引导干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苦干不苦熬、苦中求作为、苦中作奉献,真正做到深爱基层、扎根基层、建功基层。三是着眼干部发展,搞好成才观教育。教育干部正确对待个人成长进步,认清自身在政治素养、意志品质、作风养成、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弱点,找准出路在哪里,弄懂进步靠什么,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动力。
(二)搭建平台强素质。以对基层干部未来发展和对部队长远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机会。一是提供学习站台。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各类自学和函授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好干部选送入学,积极为其铺路搭桥,提升学历层次,拓展知识视野,奠定发展基石。二是搭建培训平台。结合各类例会,采取常委辅导、难题会诊、经验交流和参观见学等方式,加大在岗培训力度。利用领导下基层蹲点调研等时机,手把手教,面对面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打造实践舞台。加大当兵蹲连和机关基层岗位轮换活动力度,让机关干部体会兵情、培养兵味,让基层干部增长见识、开拓思维。广泛开展各类比武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增强干部自我加压、自我提升的自觉性紧迫感。
(三)明确导向正风气。导向代表方向,风气影响士气。正确选人、用人是无声的导向。为什么有的干部爱岗不敬业、在位不谋事、研究“关系”不研究业务,主要还是与用人导向跑偏有关。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要让吃苦者不吃亏、流汗者不流泪、受累者不受气,关键是要做到“三正”:一是以科学评价求“正”。注意研究解决干部考核中衡量标准偏“空”、考核方式偏“死”、素质内容偏“窄”的问题,尽可能做到重大任务表现与平时表现相结合、考察显绩与隐绩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使评价标准更具可视性和实战性。二是用考核结果校“正”。采取考核结果与本级党委见面、与单位领导见面、与受考对象见面的方法,增加公信力,达到激励鞭策作用。对于选拔任用式的考核,搞好综合排序,当任用意见与排序不符时,要及时进行组织干预,确保选人用人的公正性。三是靠追究责任纠“正”。明确党委的决策责任、领导的推荐责任、机关的考察责任,切实解决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干部,不仅要处理当事人,还要追究推荐、考察、决策人的责任,保证各级规范用权、公正用权、慎重用权。
(四)优化机制激活力。一是竞争上岗机制。在年度干部考评的基础上,将部分岗位公开,允许全部队考评等次为优秀的干部公开报名竞争,推行军事技能、政工理论、现场答辩等考核,实现优中选优、公平竞争,让未能如愿的同志服气,让优秀的同志有位。二是末位淘汰机制。各级干部积压问题成为常态,其根源在于干部队伍结构失衡,越往上淘汰越多,但任职年限并未成正比递减,加之退役名额限制,导致干部晋升堵塞。部分干部在无压力环境下任职,工作动力、能力素质、作风形象都呈逐年下滑趋势。因此利用每年干部考评之机,在超任职最低年限的干部中推行末位淘汰制度,定量安排部分排名靠后的退出现役,一方面可以施加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干部成长进步渠道,加快干部流速。三是轮岗交流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军政主官、机关与基层、内地与艰苦边远地区、跨军兵种之间干部交叉锻炼和岗位轮换,帮助其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激发动力,真正盘活基层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