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
2018-12-14张世君
摘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质量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质量不符合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展速度较慢,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这就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了消极影响。另外,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处理水平不足,无法正确、有效的把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以及重要性要求,这也是会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
關键词:内控;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防范措施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会计信息很重要,其是对单位的经营情况以及成长情况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会计信息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这就对内、外部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经营信息以及内容造成了消极影响,使得评价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这样行政事业单位就不能有效的根据评价有针对性的做好会计信息质量保障,外部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自我监督,这对会计信息产生环境具有消极影响。因此,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基于内部控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其有效性。
1、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出现的问题
1.1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工作中,因为收付实现制这一记账特点,使得其侧重于流水的走向,忽略了从总体上把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以及财务的情况,没有站在宏观层面上了解以及研究单位的总体会计信息以及财务情况,导致没有从宏观上把控会计信息质量,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作用。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素养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他们在处理会计信息方面的特性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1]。单位的会计人员变动较少,流动性不高,很多会计人员每天都在处理差不多的事务,缺乏积极进取和学习的精神,没有坚持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以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得他们的业务水平进步不大,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就不能及时、有效的把握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让财务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管理方法滞后,在管理中不能有效的应用管理方法,进而无法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1.2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发展速度较慢,这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决定,首先,其性质是非营利的,使得单位对于风险因素以及外部风险指标缺乏较强的敏感度,很少注重对经济效益成本以及核算方面的优势进行规划;其次,受到单位以往的普遍习性影响,在内部的管理方面不是很严格,内部风险控制缺乏、对于人员的要求不高、一些资历较老的员工存在思想抵触、在落实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这些都限制了内部控制的落实。因为缺乏强有力的责任追究以及落实制度,这就无法确保会计基础支撑信息的传达质量,使得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特别是财务部门中的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使得出现徇私舞弊,或者是因为人员缺乏较强的责任意识,而使得在做账以及审核中不够严谨,存在较高的错误率,这些都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失误以及出错的威胁[2]。因为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些领导人会让财务人员避开监督点,设置小金库等,还有伪造以及编造凭证套取单位现金自己用的问题。因为信息和监督存在不对称以及不严密的问题,使得出现了贪污腐败等问题,没有发挥出维护事业单位财务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作用。
2、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
2.1加强和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就需要有效的执行各项要求以及准则。单位需要立足于提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有效的落实,把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要求都进行具体细化的落实,落实到每个环节以及流程上的经手人,让他们用签字确认责任以及追责归属,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责任意识[3]。在推进方面,不仅仅是内控的专业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责任,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每个部门的负责人也需要有效的执行,通过任务要求以及实际行动促进内控的有效建设,能够有效的节省在问题追责方面的时间和精力,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制度的发展和落实,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这样做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为上级压力而出现舞弊问题,减少联手欺骗造成单位财产损失的问题。财务部门内部需要建设内控中的职位分离要求以及关键岗位定期轮岗跟换的要求,并进行有效的执行,资金管理以及记账的岗位就需要分离开,通过这样方式减少和防止会计信息在舞弊的情况下产生差错,那些在岗位时间较长的出纳岗位也需要定期的跟换,这样做能够避免在记账中出现伪造或者是编造信息的问题。
2.2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的联动
内部控制的落实是需要监督以及评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需要定期的评估落实情况,用报告的形式来展示,要及时的找出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和解决,不断的优化和健全内控系统,要加大风险排查力度,尤其是主要的风险点[4]。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构建内部审计机构,其要和管理层相分离,并提升其地位,要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对应的权限,单独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落实效果,寻找问题并进行追责,要把个人以及一些绩效和审计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让员工能够充分重视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聘请一些总结机构、外部专家,审计内控的落实效果以及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主要的业务活动,需要提升操作的透明性、公开性以及阳光性,通过内部员工监督,对业务活动进行规范,减少操作行为,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2.3内部控制的制定要适合自身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有效的推进内部控制发展,就需要结合每个部门的实际职责制定内控制度,让每个部门都能够做好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有效的落实会计信息的相关工作。需要加大文件控制力度,有关业务程序需要建立指导手册,确保财务部门的财务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保管好财务文件。最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会计和财务的制度情况,加上自己的发展情况,对会计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健全。
2.4 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就需要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保障。这就需要加大对他们的考核力度,要注重思考晋升体系以及定期更换轮岗对财务人员的影响[5]。在编制方面,可以让财务会计人员和单位脱钩,收归到上级财务部门,这样就可以提升他们的独立性,防止负责人对其工作进行操纵。在选派方面,要采取调动制以及委派制,对于那些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工作时间长的财务人员,就需要把其调到地理位置上一样便利的部门或有关行业部门,提升其流动性以及业务学习进步能力,要尽量的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独立性判断造成的影响。在调任之前,上级财政部门需要开展岗前培训以及考核,提升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业务能力。在培训中,需要开展模拟经营实践以及状况的演示,让财务人员能够认识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作用,提升他们的风险意识,能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作用,解决当前会计信息质量和实际不符的问题。要想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就需要落实内部控制,内控系统的水平会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因此,内部系统需要跟随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而变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控制监督会计工作,确保会计信息是完整、真实、可靠、有效、正确、及时的,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为后面的会计信息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佳男. 探究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J].商,2015(41)
[2]余方鉴. 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探究[J].财会学习,2017(6)
作者简介:张世君,供职于阳泉市纪委后勤服务中心,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