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暴力”之源 行“解暴”之事
2018-12-14洪玉惕
洪玉惕
〔关键词〕暴力;欺负;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4-0054-02
俗话说:只有知道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问题。很多教师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学生开始出现暴力倾向。这部分学生在自己的期待无法得到满足时总喜欢以暴力解决问题,而往往这样的行为导致大家都不敢靠近他们,使他们失去很多好朋友。
如何改变学生的暴力倾向,我想应该先了解学生的暴力倾向来源,只有知其因,才能解其难。学生的暴力倾向养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家里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粗暴行为,然而,在外面,没有了父母的威慑,这样的行为便开始凸显;二是学生自身养成的习惯。形成习惯的暴力行为,更多是因为父母对于学生无可奈何,或过于溺爱,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宣泄情绪,这部分学生在暴力对抗父母后,能得到愿望的满足,长此以往形成习惯。不管哪种情况,如果任由其继续发展,都将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暴力行为的来源,利用心理学原理来为学生解暴呢?
一、遵循兴趣,宣泄过剩的精力
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旺盛。然而,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总是让他们压抑自己,无法得到天性的释放,他们只能选择他们习惯的方式去发泄。在发泄的过程中,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就显得尤为突出,问题也最大。
班里有一个叫小杰的男生,他的学习成绩不好,每天都纠结一群人,欺负这个学生,欺负那个学生。面对多方教育,小杰始终无法改变现状。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小杰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而且打得不错,每次校篮球队训练,他也会在旁边看着。我想,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于是我找到小杰进行聊天。
我赞许小杰刚才在篮球场上的表现说:“你刚才在篮球场上很帅啊!”小杰甩了一下自己的头发,笑着说:“我也这样觉得!”我也跟着笑了:“没想到你那么自恋!”小杰有点不好意思。我接着说:“学校有一个篮球队,你想不想参加?”
小杰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连忙点点头。
我对小杰提出了要求:“要加入可以,不过你要答应我,不能出现打人的行为,不然你就会被踢出篮球队的。”小杰信誓旦旦地答应了。就这样,小杰加入了学校的篮球队,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也认真观察了小杰的表现,小杰没有再出现打人的行为,脾气也变好许多。经过训练,小杰代表学校参加镇里的篮球赛并获得了亚军。
我询问小杰:“为什么篮球队能获得这么好的成绩?”小杰想了想说:“因为我们都很用心在训练和比赛。”我点点头:“没错,只要你用心去做一件事,你就能够做好。这段时间你也没有出现打人的行为,和你自己想做好有关,你说是吗?”接下来小杰答应要做好自己。
面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我们不要急于将学生定位,要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并进行引导。比如可以多让学生从事体力方面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辅导,使学生过剩的精力得以发泄。
二、学会交往,转变待人的态度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学生在家里受到家人们的精心呵护,然而在学校,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导致他们心里烦躁,总想要凌驾于别人之上,这时就出现了暴力行为。正确的交往习惯并非称霸,而是要懂得如何分享,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多和同伴一起玩耍,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分享。
每年都会有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大班学生来到学校熟悉班级。这些小朋友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弟弟妹妹。我对学生们说:“过几天,有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会来学校熟悉小学生活,我们班负责接待和照顾这群弟弟妹妹,你们能做好吗?”
学生们都很兴奋,并答应会出色完成任务。
很快,到了大班熟悉小学生活的时间。班里的小英有暴力倾向,所以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小妹妹让他照顧。一开始,小英还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慢慢地,小英和小妹妹熟悉了。
我对小英说:“你有什么要和小妹妹分享的吗?”小英想了想,拿出了自己的绘本书,说:“我可以给她讲故事。”
小妹妹很高兴地说“好”。接下来,小英认真地给小妹妹讲故事,期间,小妹妹拿了小英的东西,小英很不高兴,看了看我,但他没有制止小妹妹的行为,而是和小妹妹讲道理:“在小学里,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小妹妹放下了东西。
结束接待任务,我询问小英:“这次照顾小妹妹,你有什么感受?”小英不好意思地说:“刚才我想打小妹妹,后来想想我要照顾她,就没有打。而是和她讲了小学生要遵守的一些事情,她就没有做了。”接下来,小英没有再动手打过人了。
教师可尝试让学生做一回小哥哥、小姐姐,鼓励他们照顾小弟弟和小妹妹。在照顾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学会照顾他人的过程,会感受到原来还有比暴力更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沟通,合力家校的配合
“学生是复印件,家长是原件,当复印件出问题时,首先要看的是原件是否出错。”可见,家校间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在家校之间架起一座良性沟通的桥梁。面对存在暴力倾向的学生,教师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帮助家长改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小天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学校里总想享受和家里同样的待遇,别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出现打人和自残的行为。我意识到学生的行为肯定不是无意的,得和家长一起寻找问题根源所在。我邀请小天的妈妈来到办公室沟通小天的问题,将这段时间发生在小天身上的事情如实相告。
“小天的爸爸对于他的要求从不拒绝!有时候会和他一起瞒着我去做一些事情。”小天的妈妈很苦恼地说。
“你们夫妻需要好好沟通,对于学生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暴力行为是不会得到他想要的,一时的不忍心会让学生更肆无忌惮。”
小天的妈妈点点头,认可这件事的处理方法,确实也在改变对小天的教育。
接下来的两个月,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学生在家仍然因为自己想要买玩具却得不到满足而大发脾气,第二天,我就会与学生及时沟通。学生的爸妈一开始还是心疼学生,不过在我的劝说下,小天的爸妈坚持住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沟通,小天的行为确实发生了变化。
家校合力是学生成长最好的保障。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寻求家长的帮助,让学生在一个家校合力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总之,要改变学生的暴力行为,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引导教育学生方面要做到耐心、科学、合理,甚至要讲求点方法的艺术性,方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象山小学,晋江,3622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