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机械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18-12-14王翔
王翔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素养的主渠道。本文通过在机械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的学与教的共轭关系,把握课堂教学,探究打造职业教育课堂有效性的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30-02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的核心仍然是“教育质量”。
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总的说来就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岗位需求,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将这个总的质量要求具体到每一堂课上,就是看老师上的每一堂课是否有效,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一、何谓职业教育课堂有效性
教师不是课堂的表演者,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课堂上不是以自己为主体唱独角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为引导,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思考、实践和探索新知。
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并不是一味指向教师对授课内容完成度或授课过程中的认真度,而是指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参与度,每位同学获取新知识的多少。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没有收获,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低效甚至无效。
二、打造课堂有效性的实践思考
下面就从事的机械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整理两点思考如下:
(一)明確学与教的相互作用
经常听到教师抱怨:“这些学生的基础薄弱,再努力也很难教好”。学生之间也会交流:“我的成绩优秀是我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与老师教的好坏无关”。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看似真可以不相干,但恰恰是相互依存的。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能影响学,学能影响教。只有老师和学生能达成默契,相互配合,做到学教相长,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掌握好放与收的精确尺度
专业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群体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法。一堂成功的专业课上,教师应适当的指导,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最终理解和掌握课程中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获取成功的体验。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归纳,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更加系统和完整。教师掌握好放与收的尺度,是衡量教学技能的重要标准。
三、在机械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实践课堂有效性的两个教学方法案例
(一)运用“三段式”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师“导”学生“学”课堂教学的相互作用
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让学生会运用“三段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三段式”就是将专业课程每个教学课时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直观演示,引入新课。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中职多数学生缺乏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不能准确的掌握物与图的转换,我们在授课中要选择教具模型、示教板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直观情况下感知,有利于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为重点讲授。讲授中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对学生易懂的部分可略讲,关键点、重难点要讲清。如第四章轴测图,这节轴测图绘图技能要讲清、讲透,让学生掌握物图转换规律,会绘制富有立体感的图形来明确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等。第三个阶段为小结练习阶段。对授课新知识点进行梳理,当堂巩固练习,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体现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以教促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二)采用“三化”的教学方法、将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走出机械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新路
教学是教师认真的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否则教学效果会低效。“三化”的教学手段,可将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多媒体教学经常化。模型、示教板在观察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时,同一内容往往要重复演示多次。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与模型、示教板相结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实践绘图课堂化。实践绘图课堂化就是将巩固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讲练结合有助于及时巩固掌握知识点。三是气氛活跃形式多样化。枯燥沉闷的一言堂教学是学生最易疲倦,没有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此情境,引导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下学习思考,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如在制图实训室中实践画图,让学生在专用绘图台上学习和练习,小组间可相互讨论,充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时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也最有创造性。
中职机械专业理论课程是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能否使该课程课堂教学实现有效,这将直接影响机械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通过教学的实践与不断的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探究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取得不断的进步,这是每个职教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
[2]姜田红.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学园,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