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8-12-14夏德润沃红梅唐少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医学生自主学习对策

夏德润 沃红梅 唐少文

【摘要】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从自主学习的概念出发,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从个人、环境、网络文化等方面分析影响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并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及发挥医学生自主能动性,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等方面探讨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为高等医学院校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学生 自主学习 对策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教育研究课题(YB201706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312003)、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201510312003Z)、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6B-YF00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PPZY2015A067)、南京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品牌专业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07-02

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我国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对医学生来说,在校期间的学习是其接受系统教育、建构医学知识框架体系、初步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塑造个人良好品质、形成一定医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主要以教师主导为主,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决定考核形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逐渐成为医学教育领域的潮流。2003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正式发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其中表述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性。2012年的修订版更是多次阐述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说明该理念在医学教育活动中得到广泛认可,并需要在以后的医学教育中进一步强化。2009年,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在此文件中的第二点意见“提高质量,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明确提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實践,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说明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已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自主学习概述

对自主学习概念的阐述,许多学者从不同领域或角度有多种解读。目前被引用比较多的是美国教育家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 Shepherd Knowles)所提出的:自主学习(self?鄄directed learning)是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有否别人的帮助都能持之以恒。自主学习者能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制定学习目标、选定学习策略、充分利用资源并评价学习效果[1]。美国心理学家齐莫曼(Barry J. Zimmerman)认为:学习者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都是积极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其中,元认知方面,表现为自主学习者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动机方面,表现为自主学习者把自己视为有能力、自我有效和自律者;行为方面,表现为自主学习者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2]。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一定心理发展水平基础上的“能学”、是以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的“想学”、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以及建立在意志控制基础上的“坚持学”[3]。概括来说,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控制的学习,学习者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能力和意志,需要有适当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能合理有效的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社会对医疗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只停留于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医学知识,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而毕业后的学习完全要靠自身的努力,所以在校期间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影响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网络文化等方面。

2.1个人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自我效能感是指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对自身是否能实现某一目标的判断。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充满信心,即使面对困难也会想方设法克服,一旦实现目标,又会进一步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增强信心迎接下一个挑战。自我效能感低的同学则相反,缺乏信心,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容易焦虑,对目标不能持之以恒。

目前来说,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体上还不容乐观。大学和中学相比,管理上相对自由、松散,学习方面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控力,而有些学生受中学时期学习方式的影响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就会带来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表现在逃课、上课不听、抄袭作业、考前突击、考试焦虑等方面。此外,部分学生因在学校社团活动中时间安排太多,产生一定的疲乏感,影响了正常的学业。这些都说明医学生自身在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

2.2环境因素

医学生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学校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大学校园是医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包括提供给学生利用的一些硬件条件,比如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还包括软件方面,比如校园文化、学术氛围、教师整体素质、校风校纪等方面。大学里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水平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学校中的图书馆是开展自主学习的非常重要的场所,图书馆中蕴藏大量的学习资源,善加利用可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目前很多的医学生认为图书馆就是个藏书阁,或者把图书馆当作考前突击复习的自修室,没有或不会利用图书馆中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家庭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也会产生影响,良好家庭氛围培养的学生,其性格平稳、交流沟通能力强,在校学习表现一般比较好。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思想,使得一些学生的学习带上父母期盼的因素,父母能及时给予孩子关心、鼓励、支持和正确引导也是孩子能努力学习的动力。

社会环境也影响着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环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4]。虽然大学校园相对是一个象牙塔般场所,但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或思想也渗入进了校园,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厚黑学等等不良思想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社会的复杂性使部分学生失去单纯学习的想法,当前校园里有一些学生过度消费、攀比消费,陷入校园贷的泥潭,严重影响在校学习。

2.3网络文化

计算机技术普及、网络技术的发达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当前网络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网络的优势在于其资源的开放性,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随时方便在网上搜索自己所需的东西,甚至可以和世界各地的学者一起交流各种学术问题。但网络的开放性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网络所发布的信息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需要学习者进行甄选鉴别,避免出现盲从的情况。部分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把大量时间沉迷在网络世界,网络游戏、网络交友聊天等占据生活中大量时间,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3.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3.1加快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

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高校来说,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校要努力促进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学校要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引入学分制,让学生在课程选择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学分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校要加强课程改革,整合医学课程,优化课程设置,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机会。

3.2改革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改变医学院校传统大班授课的模式,创造条件小班教学。改变以往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學方式,努力构建能促进师生交流,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进行CBL、PBL、RBL、TBL等教学方法改革,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围绕学习主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学会归纳总结,参与小组讨论,形成自己观点。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发挥网络在线学习的作用,引入微课、慕课教学,利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

3.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医学院校传统课程考核方式以学期末的笔试考试为主,考核内容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强调对知识的记忆[5]。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及身心素质全面发展,这就涉及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改变单一的笔试考试,采用综合评价方式,不仅考查学生对各种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同时突出学生学习态度、创新精神、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观察记录学生课堂表现,小组同学间互相评价打分,临床考核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床旁考核方式等,这些综合评价医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4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责任重大,在校期间要树立刻苦学习的决心,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习动机,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和教师要采取合理方式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学习指导,指导学生积极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期刊文献,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熟悉选题、设计、实施、整理分析、撰写论文的流程,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社区义务咨询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学习信念。

3.5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医学生整体素质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收藏大量书籍和数据信息,其宗旨是为学校师生员工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图书馆是医学生在校期间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加强图书馆建设,提高藏书数量和质量,加大数字信息资源投入,规范馆藏资源管理, 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图书馆中资源种类繁多,会给医学生的自主学习会带来一些困难,可以通过图书馆员提供的帮助,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文献检索,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通过图书馆建立的学科信息导航,帮助学生通过网络快速了解学科信息资源分布,加快资源获取的速度。

4.小结

面对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作为医学教育者,要清醒认识到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具备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将来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

参考文献:

[1]Knowles · M. Self?鄄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 Cambridge Book Co.,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1975. http://www.ntlf.com/html/lib/bib/89dig.htm.

[2]Zimmerman. B. J. self?鄄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98(1): 3-17.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78-83.

[4]刘威.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58-61.

[5]龙敏.从中外教育比较浅谈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8):20-21.

猜你喜欢

医学生自主学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