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留学生中开展中华才艺课
2018-12-14张倩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游客慕名来到中国学习,中华才艺课则成为了外国留学生的最佳选择。本文将探析如何在留学生中开展中华才艺课,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才艺课 留学生 汉语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95-02
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有密切的互动,我国在近年来不断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发展强国,汉语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各国留学生也加入到汉语学习的大家庭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为了实现中外文化的友好往来,我国也应当采取创新的方法,开展多元化的中华才艺课程。
一、中华才艺课相关内容简介
(一)课程特点
中华才艺课的内容丰富,其中包含烹饪、民歌、中国结、剪纸、书法以及绘画等大量内容。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笔墨纸砚体现出古代人的闲情逸致,许多留学生在来到中国前就对汉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国外的绘画作品相比,我国的绘画更具有特色,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体现出一种意境美,古人闲云野鹤般的情操也往往让留学生们感到心驰神往。通过这些中华才艺课的设计,使国外友人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更好的实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
(二)教学原则
1.针对性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与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并注重对基础教学内容的布置[1]。
2.适度性
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太难或太简单都可能导致留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中华文化的内容丰富,一个简单的词语就可能包含好几种含义,比如书法中包括隶书、草书等字体,教师一味的追求教学效率反倒会弄巧成拙,对此,教师也应当采取适度性原则,选择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课程。
3.趣味性
中华文化想要更好的吸引留学生,就需要提升自身的趣味性,利用音乐、图片、色彩等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起源于兴趣,教师也应当尽量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尽量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并创设更加新颖的教学主题,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
二、在留学生中开展中华才艺课的有效途径
(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开展才艺课程前,教师应当先关注不同国家的文化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在讲授茶艺课前,教师需要了解日本与韩国的茶道文化,并找出两者与中国茶艺间的不同,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由于语言体系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欧美国家并没有独立的书法体系,当面对欧美学生进行书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转换思想,尽量谈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减少理论课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到实践阶段,感受书法带来的乐趣。
(二)注重文化传播
中国开展中华才艺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构建良好的外交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因此,教师应当肩负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将中华文化渗透进教学体系当中,带领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历史。例如,在古琴课上,教师可以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为学生讲伯牙绝弦的故事,并穿插一些中国琴史的内容,使学生在深入的理解后,也能由衷的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提高教材水平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但目前,我国中华艺术课并没有编制统一教材,教師需要自行收集资料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师资力量存在很大的差异,致使留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不禁为我国中华才艺课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有关院校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教材编制的活动当中,并给予教师额外的奖励,不断的扩充教材内容,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良好保障[2]。
(四)丰富教学手段
中华才艺课涉及到大量内容,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一旦教师的教学方法缺少趣味性,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甚至会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在留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因此,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设施,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上能够自由的发言,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民族舞蹈及音乐,并利用沙画工具开展书法写作活动等,从而不断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惊叹于中华文化的神奇。
(五)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中华才艺课的教学主体,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使才艺课教学更具有时效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内容,在课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塑造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感染力。
综上所述,中华才艺课是面向外国友人开设的一门多元化的教学课程,教师应当不断的积累经验,从各个角度对当前的授课情况进行分析,积极改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互联网构建起全新的学习与交流体系,增强与留学生间的互动,使中华才艺课的教学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丹.针对日本留学生的中华才艺课教学内容设计分析[J].才智,2016(34):44.
[2]赵倩倩.中华才艺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状[J].文学教育(上),2015(05):152-153.
作者简介:
张倩(1982—),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学生事务主管,实习研究员,研究生,研究方向: 高校留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