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2018-12-14陈芳
陈芳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创新,正在跟随着社会同步进步的教学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也伴随着一定的差异,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在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在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方法的传递、教学策略的选择,应该适应学生的不同的差异。让学生能够以简单的接受方式进行高中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个体差异 高中生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87-01
在很多世纪之前,班级制度的授课成为了学校授课的教学方式的最主要形式。并且因为自身的优点,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因素和复杂性,导致了每个人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历程,具有个体的差异性。在现代的教育中,最着重也是强调最持久的就是教育民主化,強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引导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是为了更加稳定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但是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风格,自己的学习特点,反应能力也会有快有慢,还有思维活跃的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老师在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打破以往按照传统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必须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殊性,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教学。
一、关注个体差异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人心,“差异”与“差异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差异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学习需要,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将每个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和独特的发挥。差异教学主张在考虑共性的同时,着眼于个性形成和潜能开发的本性教育观念。就像是生物的多样化,对于不同的生物有着不同的生存的空间和生存条件。客观的讲教育中确实是存在不少的差异,老师之间职业素养的差异,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差异,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之间都会存在很多的差异。这是教育中必须要存在的因素,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动力。
个体发展具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连续性,另外一种就是阶段性。阶段性反映就是一种共性,相反,差异性反映的就是个性。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因材施教,差异教学也是现代班级制度授课所面临解决的基本问题。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许许多多的人培养成为能够对社会所为之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的推动提供劳动力,这一项教育的重大责任基本上就是担任在了中学教育的肩上。但是现有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很多人组成的一个班级,教材都是一致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模式也没有任何差别。在大班级中,每个学生对消化知识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情况下同一班级的学生成绩就会有很大的差距,这样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些问题的泛泛出现,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已经到了不得不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地步。
二、实施个体差异教学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还有科学研究的深入化探索,贯彻了现代教育的趋势,进一步的将个体差异的研究微观化和综合化。近年来,有很多个体差异的研究依然是心理学、教育学中的一个非常焦点的问题,这些个体差异的变量也逐步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教育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不仅仅是针对一部分。学生的差异性一般在课堂上就能展示出来,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基本上就是教育的差异性的凸显。高中的教育不仅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学习需求,还要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位学生对学习不同的需求。必要的分析学生在学习上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育的水平,增强教育的质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在教育学中,对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和教学任务。从个体差异的年龄特征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差异分化就会越来越明显。那么我们要有效的解决这些严重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就要在班级授课制度下开发出一种个别化的教学模式。就是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由不同的差异进行确立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学习的内容。同时教学评价是因需要而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
从总体来看,个别指导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在于其教学目标,内容评价都必须是灵活机动的,这要求学校、家庭、社区的协调一致,进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本文通过简单的介绍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和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学生在学习中认知的实际结构水平,探求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完善针对学生学习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思维水平的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郭思乐,喻纬.数学思维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