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2-14宋峰
宋峰
【摘要】“微时代”一个时尚的名词,我们已经不知不觉中生活在了微时代,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字层出不穷。当然我们教育界也是紧跟时尚潮流,“微课”一词应运而生。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会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吗?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研究。
【关键词】微课 初中语文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57-02
微课是微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之一,微课不再拘泥于传统讲课方式那样按部就班,而是多样化教学,更具创新性和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激发学生们爱上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把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之上,利用小视频、动画、影片等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微课的出现确实是教育界的一大进步,但是如何才可以更高效的把微课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呢?下面列举三点:
一、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循规蹈矩缺乏趣味,而微课恰巧弥补了这点不足之处,微课不再是像以往一样一味的把语文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耳朵里,而是从学习模式上彻底改变思路,让学生们在兴趣中学习,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这也符合这一年龄人群的心理特点,学生们也乐于接受。兼具创意性和趣味性的微课,教师若将其合理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之教师循循善诱的指点和帮助,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和探索欲,这些无论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成长还是对将来面向社会的意义都至关重要。
例如,在教学《女娲造人》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整理出一段视频动画,活灵活现的视频动画可比死啃书本要有趣的多吧,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激发出来了。但是教师要注意控制短片的时间,一般在5-10分钟,既要保证短片的内容精简可以足够突出主题,又可以达到烘托课堂气氛的效果。通过播放这段女娲造人的短片,相信已经激发起学生们足够的兴趣,也会质疑人究竟是从何而来?为何女娲可以造出千千万万张不同的面孔?问题越多,学习的兴趣就越大,这样非常有助于学生学好这篇文章。
二、微课结合课堂实践
全新的时代全新的教育方针,初中语文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潮流和发展趋势,这也是对我们教育者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将实践与微课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将创意与微课相结合,把课本上死板的故事情节还原到现实的课堂之上,让学习散发年轻的活力。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分工合作完成实践和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表演话剧,边演边学,边学边演,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可以用微课展示《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情节,并给学生进行分组,每个人分配到不同的角色,然后按小组开始表演话剧,还可以将学生们表演的画面制作成短片。教师可以事先提出问题,等所有的小组都表演完毕,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学习起来更有活力,更有效率,也可以对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彻。
三、微课填补作文缺陷
作文,是初中语文考试必考的,也是分值最高的一部分,然而写作却是让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大问题。因为学生可能对要写的领域知之甚少,就会造成写出的文章过于抽象、徒有其表、没有深意、没有主题等情况,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为了填补学生在作文水平方面的缺陷,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利用短片充实学生们的视野、丰富学生们的脑海,让他们对要写作的主题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以激发出他们写作的灵感。还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带给学生们感触,让他们合理运用到作文之中,并表达出最真实的思想感情。相信有了微课的帮助,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会显著提高。
例如,作文以“尊重”为主题展开思路,生活中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去尊重,可以写医护人员、可以写环卫工人、可以写交警等的工作职责、贡献……可是初中生对于他们的了解还是非常表面的,难以深入的。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了,可以播放他们的影片,分别阐述每个群体的职责、对社会的贡献,以及每个群体中的感人事迹,都是可以通过微课来展现出来的。当学生们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作文主题有了思路,写作就不再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了。
教师将微课科学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从书本中跳出来,激活他们对学习语文的热情,而且实现了语文教学紧跟时代潮流不甘落后的课改目标。微课让学生们在兴趣中学习、在乐趣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微课让学习对学生们来说再也不是负担而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中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才会有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巧芳;杨文美.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30期
[2]趙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05期
[3]向国春;郭彦琼;刘刚;郭海涛.反客为主的微课程改变学习方式[J].重庆医学;2014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