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归因及对策

2018-12-14罗宪芬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课堂沉默归因大学英语

【摘要】沉默一直是中国大学英语课堂的顽症。文章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上造成沉默现象的几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沉默 归因 对策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that most Chinese students keep silent in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class,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triggering reasons in terms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nd offers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so as to improv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silence; causes; solutions

【中圖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54-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们所熟知,课堂上师生的参与和互动也逐渐成为了教育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却发现大学英语课堂上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面对教师的提问,多数学生会低头不语,用沉默来逃避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种消极沉默不仅妨碍了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也使得教师无法顺利开展教学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教师对课堂沉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课堂沉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1.缺乏自信引发情感焦虑

教学中老师们不难发现,有部分第一学年能够主动发言的学生到了第二学年时则完全沉默。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学生在第一学年中虽然付出了许多努力,无奈本身英语基础薄弱,导致收效不大,自我效能感偏低。加上缺乏教师适时的鼓励和引导,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学好英语的信心丧失,兴趣逐渐减弱。归根结底,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水平对其课堂参与的信心和能力有很大影响。自身的语言能力不足、过低的自我评价和对自身英语交流能力的不自信,加上担心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否定评价,使得这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感到紧张、焦虑,而为了避免这种负面体验,他们常常会选择以沉默来逃避。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通常被视作权威的化身,学生不敢去挑战教师的尊严,质疑教师,否则就会被视为大不敬。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习惯用静静聆听来表示他们对教师的尊重,即使有问题,也常常因为缺乏勇气或维护教师的尊严而保持沉默。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推崇谦虚、内敛,不鼓励自我表现,这使得许多学生即使知道答案也不会主动发言,怕被其他同学看成是爱出风头,喜欢表现,有被孤立的风险。在这种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们倾向于选择保持沉默。此外,中国传统观念“保全颜面”的影响也是学生课堂沉默的部分原因。在课上,学生需要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集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一体的挑战,为了避免出错而被人耻笑,多数学生干脆选择沉默这种安全的方式以保全自己的面子。

3.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学习风格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自尊心太强,又缺乏自信,不愿意冒险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多的沉默。而刘向前(2005)则认为那些学习风格为回避型和依赖型的学生,往往对课程内容兴趣不大,总是依赖他人的组织,期待别人的指导和回答,从而在课堂上鲜有参与,反应漠然。而具有独立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往往喜欢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他们通常把学习视作自己的事情,一般也不会盲目地参与课堂讨论,因此也表现为课堂沉默。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授课方式

赵晓红(1998)和王银泉(1999)发现,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其话语往往占用了课堂70%甚至是90%的时间。教师讲授占据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必然导致学生发言时间缩短,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话语权,使多数学生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言,也就不得不保持沉默了。虽然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会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倾向于与成绩好的或者他(她)认为聪明、勤奋的学生进行交流,而成绩差、调皮的学生则常常被给予较少的时间和关注度,这就不可避免地挫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自信心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失去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意识,作为倾听者和沉默的旁观者就成为了习惯。其根本原因其实是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使得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生失调。

2.教师的提问策略

英语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问答是课堂中师生间互动的主要方式,这种互动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结果。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调控教学进程,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语言实践及输出的机会。但是,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使他们答不上来;或者教师提出的多是封闭型问题,即只有惟一正确答案的问题,学生害怕犯错;或者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对问题的考虑不成熟;或者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任何挑战性,所有同学都知道答案,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在课堂上保持消极沉默。

3.教师的评价反馈

教师过度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错必纠,频繁干扰学生回答问题,一味修正学生的发音或语法错误,就会使性格内向和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语言组织和输出上遇到阻碍,自尊受挫,产生焦虑;而缺乏流利性的语言进一步削弱了学生交流的意愿,不敢轻易尝试,冒险发言,使得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学生越来越沉默。在张慧琴(2009)等人所做的调查中,有33% 的学生表示,如果他们当堂答错了一次,就绝对没有勇气在本节课中再次主动发言。

三、课堂沉默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关于课堂沉默现象原因的分析,其解决对策如下:

(一)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减少自身话语的比例,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增加学生组织和练习目的语的机会。通过小组活动、配对练习、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生对老师的单向依靠变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相互激励,从而调动起多数学生的参与热情,使那些习惯于沉默的学生也变得活跃起来。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各讨论小组学生个性的搭配,确保小组成员都有“话语权”,使他们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拓宽思维,学会合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要调整心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非但不能将学生的不同意见视为对师道尊严的冒犯,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向教師的权威挑战。在民主的领导方式下,师生在教学上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每位学生的观点、想法都被充分重视,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学习动机,减少消极的课堂沉默。

(二)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提高自信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多鼓励,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适时调整提问策略,把可能引起学生焦虑的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量和难度,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愿意抓住每个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转变意识,正确认识错误,即犯错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它既是儿童习得母语,也是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所采用的一个策略,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提高教师的提问技巧,给予均等的参与机会

教师要认识到某些提问方式更易导致学生的焦虑。根据课堂提问的类型及效果,国外学者一般认为,教师应当多提注重分析与综合能力的思考型的问题、允许多种答案的开放型问题,以及用来交换信息的参考型问题;减少那些容易导致学生焦虑的封闭型、事实型问题。通过增强问题的思考性和开放性,能够增加师生间的平等性,促进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的输出能力。此外,还应给学生均等的回答机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很公正,自己没有被忽视。因为Nunan通过研究发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提供平等回答问题的机会,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交互活动中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谢元花(2006)还建议可以分层次提问,即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基础弱的学生面子和成就感,也能让成绩好的学生不至于感到问题太简单而失去兴趣。

(四)优化评价方式,提供积极反馈

要真正做到打破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还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容易导致学生焦虑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转而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教师可以采用延迟评价的方式,即不过早地打断学生的回答和发言,适当等待,给学生多一点自我调整的时间;或者对学生的回答不是简单地给予对或错的评价,不要太注重语言形式,不苛求准确和流畅,而是注重内容,肯定其积极的思维过程,肯定思路的正确,鼓励大胆的、有创意的表达。对待那些容易产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学生尤其要注意,教师可以通过耐心的提示,诱导出正确答案;在补充、重复时通过加强语气来使学生注意到改正的部分和新信息;不针对个人进行改正,待到面向全班进行总结时教师再提供不同的或较好的答案。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思考,探究学生沉默背后的原因,积极引导,努力打破课堂消极沉默现象,从而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使得大学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成为学习者交流的平台,进而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 曲阜师范大学,2005.

[2]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 外语界,1998(2).

[3]王银泉.第33届国际英语教师协会(IATEFL)年会侧记[J]. 外语界,1999(2).

[4]张慧琴,张琨.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J].中国外语,2009(3).

[5] 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c., 1991.

[6]谢元花. 外语课堂学生沉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

作者简介:

罗宪芬(1974-),女,湖南花垣人,武警海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课堂沉默归因大学英语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从文化角度探究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