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的教学模式在呼吸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2-14杨娅陈芳婧卢顺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7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微课

杨娅 陈芳婧 卢顺佳

摘要 目的:探讨微课的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全日制护理专业学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呼吸内科实习的全日制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微课的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对新的教学模式更能接受,对教学的满意度试验组也较对照组高。结论:微课的教学模式对呼吸科临床护士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微课;实习护士;临床教学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实践对护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我国护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年实行3:1或4:1的教育模式,使理论与实践内容相隔时间太长,不利于学生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行为[2]。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3]。将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呼吸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2017年6月之前学生在呼吸专业的实习时间为2个月,2017年6月后实习时间为1个月)进入呼吸内科进行实习的全日制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28人)。该护理专业学生均为全日制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学生,在年龄、相关专业授课内容、实习时间长短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方法:两组所授内容均为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及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课堂现场讲授,每周1次,每批同学讲授4~8次。试验组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①学习微课及呼吸专业相关知识及技能;②制作微课视频:根据教学计划,制作呼吸专科微课视频,1个视频为1次课,每个微课视频只介绍一个知识点。采用教师出镜、PPT演示等形式,后期利用专业软件制作。③使用微课视频:教师将视频上传至学生微信群,学生在本周内根据自己的时间完成所学内容,与老师在群里讨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④频次:按科室教学计划每周1次讲座,约4~8次。⑤学生自学后,带教老师在学生上班期间抽查学生对本周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观察两组学生在两种不同授课方式后学生考试成绩、满意度、学生学习现状、教师教学质量方面的差异。

评价方式:①出科考试成绩: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均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效果評价问卷,包括呼吸专科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分析数据,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Colaizzi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

结果

两组出科成绩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最高分、平均分和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比较,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试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评价:有10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对呼吸专科知识的掌握,96.7%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对呼吸专科技能的掌握有帮助,93.4%的学生表示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见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科室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见表3。

讨论

目前,很少有学者开展微课在临床实习护士中应用的研究。然而,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微课提高了学生呼吸专科考试成绩及其对专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行为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青少年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往往也是十分短暂的,他们更加倾向于简洁的教学内容[4],微课的发展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它以短小精湛,5~8min的教学时间而让学生推崇。该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自朽调整学习时间,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专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掌握了以上的知识,专科考试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研究结果显示,有93.4%的学生表示该模式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该学习方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颖,学习方式更自由。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学生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必须主动去学习,对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内容在群里面与授课老师一起讨论,有助于的对相关知识的扩展。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室的满意度:试验组的学生对科室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避免因临床护生实习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等原因导致的身心俱疲,因这种教学方式及自主学习的方式让他们可通过电脑或手机完成学习,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更凸显了对护生人性化的管理,从而提高他们对实习科室的满意度。

提高了教师多方面的能力:该教学模式在教学上进行了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通过制作微课视频,提高了分析能力及总结能力,为了让学生学懂授课中重点、难点等内容,让老师不得不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寻求解决,使得她们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接触了不同的授课方法及技巧,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课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护士中的应用,培养了临床实习护士学习兴趣及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临床护理工作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念,适应行业需要,掌握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具有人文关怀与沟通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该教学模式的推广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明,袁杰,何平先,等.我国护理本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8,15(11):14-17.

[2]郭洪花,付伟.杭州护生对高等护理教育现状看法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25(2):492-494.

[3]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4(26):70-72.

[4]毛艳丽.微课在青少年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5(3):115-121.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医患沟通能力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培养
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阶段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