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14岁儿童交通事故伤2678例回顾性分析

2018-12-14周蓉唐绪容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7期
关键词:交通事故住院儿童

周蓉 唐绪容

摘要 目的:探讨造成儿童交通事故伤害住院的临床特征和导致儿童交通事故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交通事故伤害的0~14岁儿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害的不同类型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住院天数、治疗方式、家庭地址、伤害类型是儿童交通事故伤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对于残疾(失能)而言,住在农村相对于住在城市而言,其导致残疾(失能)的风险要大(P=0.001)。手术治疗方式相对于非手术治疗方式而言,其导致残疾(失能)的风险要小(P=0.000),骨折、开放性伤口、脏器及颅内损伤、复合伤均为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0)。结论:儿童交通事故伤住院男童高于女童,高发年龄段在1~4岁和5~9岁,行人与机动车相撞事故为主要交通事故类型,农村患儿交通事故伤导致残疾(失能)风险高,伤害的类型是儿童交通事故伤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交通安全意识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儿童交通事故伤害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儿童;住院;交通事故

儿童交通事故伤是儿童意外伤害的最常见原因,居致死性伤害的首位[1]。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已成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第2大主要死因,每年有近16000名儿童步行者遭遇道路交通伤害[2]。浙江1~14岁城市儿童意外死亡中,交通事故伤害占全部意外伤害的36.23%[3]。Crossman等研究显示交通事故伤导致的儿童死亡占青少年伤害死亡的一半[4]。交通事故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预后的影响高于其他伤害,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5]。国内外关于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多局限于整体意外伤害,对儿童交通事故伤相关报道较少。为了解本地儿童交通事故伤的特点,探寻相关危险因素,本研究特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诊治的0~14歲交通意外伤儿童2678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因车祸伤住院的0~14岁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分类标准: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编码的分类方法,伤害的原因为交通事故(V01~V59),最后纳入分析者2678例。

分析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损伤部位、受伤的类型、入院时间、住院天数、手术与否、预后情况、家庭住址等。

城市和农村的划分标准:根据住院病历填写的家庭住址,居住地在区县级以上(含区县)城区为城市儿童,居住地在区县以下的乡、镇、村为农村儿童。

统计方法:采用Excel和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各年龄段、农村和城市、车祸原因,比较采用χ2检验;将交通事故伤住院儿童预后情况[痊愈、残疾(失能)和死亡]作为因变量,选择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家庭住址(农村和城市)、车祸原因和手术作为自变量,以痊愈为参照,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影响交通事故伤住院患儿致残和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人口统计学结果:共纳入对象2678例,男1722例(64.3%),女956例(35.7%),男女比例为1.80:1。各年龄组构成比分别为0岁139例(5.2%),1~4岁1169例(43.7%),5~9岁1121例(41.9%),10~14岁249例(9.3% )。农村1856例(69.3%),城市822例(30.7%),农村和城市的伤害住院患儿的比例为2.26:1。

时间分布:儿童交通事故伤发生时间分布,1月185例(6.9%),2月218例(8.1%),3月198例(7.4%),4月228例(8.5%),5月238例(8.9%),6月259例(9.7%),7月287例(10.7%),8月275例(10.3%),9月230例(8.6%),10月251例(9.4%),11月181例(6.8%),12月128例(.8%)。其中6,7,8月份是儿童交通事故发生的高峰期,分别占伤害发生数的9.7%、10.7%和10.2%。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行人与机动车相撞的交通事故2468例(92.2%),乘坐机动车导致的交通事故150例(5.6%),骑自行车与机动车相撞的交通事故10例(0.4%),乘坐摩托车交通事故50例(1.9%)。行人与机动车交通事故1~4岁组最高(44.3%),其次为5~9岁(42.1%);乘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也集中在1~4岁和5~9岁;儿童骑自行车发生车祸比例5~9岁组最高,占同年龄组60.0%;而10~14岁摩托车原因交通事故最高,占同年龄组38.0%。交通事故原因与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81,P=0.000),见表1。

交通事故致伤部位:本组资料中创伤部位最多的是头部1250例(46.7%),其次为下肢创伤853例(31.9%)。<1岁头部受伤最多,占本年龄组的70.5%,随着年龄增长交通事故下肢受伤的比例增加。车祸致伤的部位与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44,P=0.000),见表2。

伤害类型对预后的影响:车祸复合伤造成的残疾(失能)、死亡率最高,分别为12.9%和9.7%。伤害的不同类型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32,P=0.000),见表3。

交通事故住院儿童预后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本组交通事故住院儿童痊愈2 526例(94.3%),残疾(失能)120例(4.5%),死亡32例(1.2%)。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地址(城市浓村)、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啡手术治疗)、损伤的类型是伤害住院儿童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对于残疾(失能)而言,住院天数、家庭住址、损伤类型、治疗方式(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影响因素。住在农村相对于住在城市而言,其导致残疾(失能)的风险要大(OR=2.671,P=0.001)。手术治疗方式相对于非手术治疗方式而言,其导致残疾(失能)的风险要小(OR=0.289,P=0.000)。对于死亡而言,伤害类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骨折、开放性伤口、脏器及颅内损伤、复合伤均为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0),见表4。

讨论

儿童交通事故伤害的发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本研究中男女比例为 1.80:1,与张绍强等的研究结果接近[6]。交通事故伤害的发生率与年龄关系十分密切,即以1~4岁和5~9岁年龄段较高,与陈荣华等的研究结果儿童车祸死亡主要集中在1~9岁结果相近。此年龄段儿童没有能力处理遇到的危险,这与他们的视觉运动发育尚未完善有关[7],对危险的识别判断较差,遇到危险的时候难以及时反应和正确处理。

本研究显示创伤的部位最多的为头部1250例(46.7%),其次为下肢的创伤853例(31.9%)。这是由于在交通事故中,儿童身材相对矮小,在机动车冲撞行人时车辆撞击的平面一般比成人遭受这种损伤时致伤平面高。同时机动车致伤方式撞击后倒地头部与路面相撞常致颅脑损伤181此外儿童骑自行车和搭乘摩托车没有佩戴头盔,乘坐机动车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导致头部容易受伤。

儿童交通事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6、7、8月是高峰,这种现象是因为夏季儿童户外活动增加,而且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活动的机会增加,从而增加了儿童受伤的机会[9]。同时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城乡差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和城市儿童交通事故比例为2.26:1,農村儿童交通事故导致残疾104例(5.6%),死亡26例(1.4%);而城市儿童交通事故导致残疾16例(1.9%),死亡6例(0.7%)0农村儿童交通事故的病情较城市儿童要严重,死亡和残疾的比例相对城市较高。农村道路交通标识缺乏,人车混杂,儿童在路边玩耍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

在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对象是司机和乘客,而在发展中国家,受伤对象主要是骑自行车者和行人[10]、本次研究中行人与机动车相撞的交通事故高达92.2%,高发年龄组为1~4岁组(44.3%)和5~9岁(42.1%),这与本地为山城,地势崎岖,交通事故伤的发生与横穿公路、儿童的游戏场所在公路边上有关。

儿童交通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在于改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儿童交通事故监测系统,制定预防儿童交通事故的法律法规,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Dow d MD,Keenan HT,Brat t on S L.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childhood injuries[J].Crit Care Med,2002,30(11):385-392.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第二大死因[EB/OL].[2007-04].http://www.gov.en/jrzg/2007-04/26/conten-59799 1.htm

[3]韩晓军,朱静,蒋庭魁,等.浙江省1995-1998年1~14岁儿童意外死亡分析[J].疾病监测,1999,14(11):428-429.

[4]Crossman DC.The history of injury controland the epidemiolog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injuries[J].Future,2000,10(1):23-52.

[5]周蓉,熊鸿燕.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5):466-471.

[6]张绍强,张玲.1~14岁儿童交通事故伤住院患者特征[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6):1128-1130.

[7]陈荣华,张佩斌,邓静云.江苏省0~14岁儿童车祸损伤死亡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661-663.

[8]谭宗奎,刘曦明,徐峰,等.儿童交通事故致伤特点分析[J].伤残医学杂志,2004,12(4):38-39.

[9]孙奕,严春香,李双喜,等,用X-11模型对儿童伤害住院季节变化规律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50-1853.

[10]马文军,徐浩锋,巢建新,等.广州市14岁以下儿童步行者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6):576-579.

猜你喜欢

交通事故住院儿童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留守儿童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