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揿针痛点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2018-12-14刘而君王佳怡易展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肩周炎痛点活动度

刘而君,王佳怡,易展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007)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迁延日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本病多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平均周期为2~3年,有报告指出 20%~50%的患者持续疼痛及功能受限的时间超过3年,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1]。故寻找一种既能迅速缓解疼痛又可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治疗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揿针是一种皮内针刺法,通过持续而稳定的刺激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研究指出,揿针可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2]。但目前尚未有采用揿针治疗肩周炎的报道。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movement,CPM)是临床治疗肩周炎较常用的物理疗法,能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3]。本研究采用揿针痛点配合CPM治疗肩周炎患者32例,并与药物治疗配合CPM治疗32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4例肩周炎患者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理疗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患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此外,本研究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5版《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4]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为35~65岁,性别不限;③单侧发病,存在关节活动受限(前屈、后伸、外展),且能找到明显的痛点;④文化程度≥小学,并能配合量表评分检查;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肩袖损伤、Bankart损伤、肩关节周围骨折等疾患;②既往有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或患有周围神经病变者;③合并多系统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④患侧肩部皮肤破损或有炎症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对塞来昔布胶囊过敏或惧怕针灸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揿针痛点治疗

患者取健侧卧位,医者以拇指滑动按压法在患侧肩关节及其周围寻找痛感最明显的4处痛点,以定点笔标记,然后用乙醇棉球对痛点皮肤进行消毒,取出揿针,对准痛点刺入,并以胶布固定防止脱落,按此法依次完成其他痛点的针刺操作,8h后取出揿针。每2d治疗1次。

2.1.2 CPM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患侧,右手固定肩关节,左手托住肘关节,进行前屈、后伸、外展的被动运动,以患者能感觉疼痛且能耐受为度,并于终末位置停留5~10s,各个方向分别操作10次。每日治疗1次。

2.2 对照组

采用药物配合CPM治疗。药物选用塞来昔布胶囊,每次口服0.2g,每日2次。CPM治疗操作同治疗组。

两组均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5]评定患者患侧肩部的疼痛程度,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值越高说明肩部疼痛越严重;采用关节角度尺测量患者外展、前屈、后伸3个方向的活动度;采用调整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6]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度 3方面对综合疗效进行评定,总分为75分,分值越高说明疗效越好。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评定。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325.4±1.31.5±0.71)2)对照组325.2±1.62.7±1.11)

3.3.2 两组治疗前后CMS评分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C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M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M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M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3227.5±5.352.7±7.21)2)对照组3228.3±6.840.6±7.51)

3.3.3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比较

由表4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外展、前屈、后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外展 前屈 后伸治疗组32治疗前 78.6±8.349.1±6.720.3±3.1治疗后133.4±7.51)2)130.9±8.11)2)39.4±2.61)2)对照组32治疗前 77.2±9.150.5±5.421.5±4.7治疗后118.7±8.31)101.8±7.61)30.7±4.11)

4 讨论

肩周炎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中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其病位在肩部筋肉,主要与手三阳及手太阴经相关,属中医学“经筋病”的范畴。其基本病机是肩部经络不通或肩部筋肉失养。感受外邪,侵袭经络,凝滞关节,或跌仆损伤,筋脉受损,血出致瘀,导致经络痹阻,气血不行,不通则痛。肝肾亏虚,脾胃不足,气血乏源,筋肉失养,不荣则痛。肩部疼痛日久,气血瘀滞不通,而致患处关节、肌肉粘连,最终关节僵直,活动受限。《灵枢·经筋》认为经筋病的治疗当“以痛为输”,刺激痛点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之效。基于传统针刺疗法,西方学者率先提出了激痛点针刺疗法[7-10]。激痛点又称触发点、扳机点,是指可触及的骨骼肌纤维紧张结节,触压时能够感到明显的疼痛,且多伴有远处牵涉痛[11-14]。从激痛点的特征来看,其与中医学的阿是穴类似,为阿是穴的具体化。近年来,激痛点针刺疗法广泛应用于肌筋膜类疼痛性疾病,临床报道指出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15-18]。激痛点针刺疗法的镇痛机制是通过刺激激痛点,释放内部压力,降低肌肉张力,促使激痛点的活性下降,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解除肌肉筋膜及肌小节的痉挛状态,修复损伤的肌肉和肌筋膜,从而发挥镇痛功效[19]。此外,针刺激痛点能抑制大脑疼痛中枢,切断神经递质受体的传导,强化镇痛作用[20-22]。所以,痛点是治疗肩周炎等经筋病的靶向性施术部位,针刺痛点能迅速缓解症状。

揿针是一种新型皮内针,以浅刺穴位、长时间留针为特点[23]。较之于传统针灸,揿针疗法具有自身独特优势。首先,揿针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该法只到皮下,未达深层组织,不会伤及人体之脏腑、血管、神经等,且针体短小,几乎无痛;其次,揿针疗法起效迅速,效果持久,特别是对于疼痛类疾病,多有针到痛除的效果;再次,揿针疗法方便运动,适应证广,常规针刺疗法的适应证均可采用揿针治疗,且揿针疗法避免了常规针刺时患者因姿势固定产生的痛苦,该法可适当活动,随治随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相关临床研究指出,揿针在治疗膝部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癌性疼痛等疼痛性疾病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4-26]。

CPM是骨科临床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该法通过温和、持续牵拉病变关节周围组织,松解组织粘连,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度[27]。另外,运用CPM进行治疗时,关节本体感受器持续释放向心冲动,阻断机体疼痛信号的传导,进而发挥镇痛作用[2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改善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及CM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揿针痛点配合CPM治疗能减轻肩周炎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综合疗效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配合CPM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1]Mukherjee RN,PandeyRM,Nag HL,et al.Frozen shoulde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trial[J].World J Orthop, 2017,8(5):394-399.

[2]徐纬,孙丹,陈娜,等.揿针埋针镇痛联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障碍的疗效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2):2141-2144.

[3]鄂立红,文业华.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3):95-96.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69.

[5]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2):34.

[6]袁涛,王芬.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5,40(5):415-418.

[7]Zanella S,Buccelletti F,FranceschiF,et a l.Arnica compositum, hekla lava and acidum nitricum together are superior toarnica compositum alone in the local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calcificperiarthritisof the shoulder: a pilot study[J].Rev Recent Clin Trials,2018,13(2):150-155.

[8]Ji L,WangH,CaoY,et al.Sharp-Hook acupuncture(FengGou Zhen)for patientswith periarthritisof should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5:312309.

[9]Zufferey P, So A. A pilot study of IL-1 inhibition in acute calcific periarthritis of the shoulder[J].Ann Rheum Dis,2013,72(3):465-467.

[10]Hamada J, Tamai K, Ono W,et al. Does the nature of deposited basic calcium phosphate crystals determine clinical course in calcific periarthritis of the shoulder?[J].J Rheumatol,2006,33(2):326-332.

[11]李新茹,张晓伏,薛新宏,等.激痛点针刺疗法临床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8):990-996.

[12]吕红梅,董宝强,宋杰,等.超声引导筋结点、激痛点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阻、血瘀气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32(6):47-51.

[13]俞晓杰,陈雪吟,朱中亮,等.激痛点针刺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应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3):194-199.

[14]朱田田,马重兵,盛雪燕,等.激痛点针刺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812-814.

[15]叶玲,曾友华.腰臀部肌筋膜痛患者激痛点针刺治疗的疼痛及功能改善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2):390-392.

[16]王琳琳,杨洪伟,吴效科.辨证取穴与激痛点取穴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16,57(8):673-676.

[17]吕恒勇,李真,王月香,等.慢性肌筋膜激痛点大鼠模型的剪切波弹性模量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35(1):57-61.

[18]薛建军.西方针刺方法和传统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异与同[J].西部中医药,2013,26(4):84-86.

[19]张露露,姜楠.针刺肌筋膜激痛点在疼痛治疗中的相关理论探析[J].西部中医药,2016,29(8):159-161.

[20]刘琳,黄强民,汤莉.肌筋膜疼痛触发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6):7520-7527.

[21]向娜,曹锐.针刺激痛点治疗肩周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32(2):71-73.

[22]杨艳芬,杨丹,陈奔.对压痛点、激痛点、阿是穴的国内外认识[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6,29(2):126-128.

[23]郝洋,刘炜宏.新型揿针临床应用偶拾[J].中国针灸,2013,33(S1):87-89.

[24]杨扬,戚思,刘梦阅,等.揿针扬刺辅助缓解慢性膝部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7,37(10):1052-1056.

[25]周洁,张华.揿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1):1474-1475.

[26]孙唯,张子丽.耳穴揿针联合西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9):24-25.

[27]燕铁斌.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

[28]招小红,邓瑞玲.CPM在膝关节骨折术后应用的临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3):415-416.

猜你喜欢

肩周炎痛点活动度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各种模式都有痛点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