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痛散外敷辅助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2018-12-14许金钗刘建阳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癌性癌痛阿片类

许金钗,刘建阳

(1.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衢州324000;2.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衢州324000)

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1-3]。据 WHO统计,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被疼痛折磨,新诊断中约有1/4伴有疼痛,治疗过程中约有1/3伴有疼痛,进展期约有3/4伴有疼痛[4]。癌性疼痛常伴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变,需要及早规范地给以治疗[5-7]。目前临床上常用且被认可的是阿片类药物止痛疗法。此疗法虽疗效确切,但长期、大剂量地服用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亦相继出现[8-10],降低患者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癌性疼痛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对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11]。而中药外敷作为辅助治疗癌性疼痛具有相对独特优势。笔者将中药镇痛散辅助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并与单纯阿片类药物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衢州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肿瘤伴有癌性疼痛患者64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5±10)岁;肺癌10例,胃癌5例,肠癌6例,肝癌8例,其他癌症3例;轻、中重度疼痛各16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4±9)岁;肺癌10例,胃癌4例,肠癌7例,肝癌8例,其他癌症3例;轻、中重度疼痛各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国际抗癌联(UICC)的肿瘤诊断标准[12],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诊断,或影像学结合特异性肿瘤标记诊断为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②年龄38~78岁;③疼痛部位仅局限于胸胁部、四肢部、背部、腰部、腹部等敷料易贴敷部位,疼痛部位在1~3个之间,疼痛点明确且固定,各痛点皮肤完好,无肿胀、发热、溃疡等;④预计生存期大于1个月以上者;⑤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且有严重出血现象者;②过敏体质或对中药过敏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有精神疾病者或伴有意识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在人文关怀基础上,按照 WHO提供三阶梯止痛疗法给予治疗,具体给药情况必须参照患者当时疼痛强度,并由主管医生开具使用剂量,若疼痛未得到理想控制,医生可根据疼痛缓解程度,重复原剂量或增加剂量,甚至可考虑替换药物治疗。所有口服止痛药物均由衢州市中医医院住院部药房发放。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镇痛散外敷疼痛部位(阿是穴)。镇痛散由冰片、细辛、延胡索、全蝎、乳香、没药组合而成。将上述中药磨制成粉剂,再用醋调制成糊状,平摊于石膏棉垫上,厚度约3mm,外敷直径大于疼痛部位皮肤1 cm,药膏上予纱布覆盖,纱布上方予保鲜膜外包,再用胶布固定。外敷时间为6h,每日1次。

镇痛散外敷注意事项:①先查看疼痛部位皮肤的情况(有无皮肤过敏、破损、红肿、发热等),清洁疼痛部位及周边皮肤,利于药物吸收。②调制中药膏的干湿度,膏剂过干,比较容易脱落,影响疗效;过湿容易渗漏,污染衣服及床单被套。③外敷时间过短达不到治疗效果,外敷时间过长易导致药物渗漏、脱落、皮肤过敏等,同时也影响患者对中药外敷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建议中药外敷时间一般为6 h,从疼痛时刻起外敷。④观察镇痛散外敷治疗期间疼痛控制情况、患者皮肤情况及倾听患者主诉。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记录患者疼痛强度、药物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睡眠增加时间、爆发痛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疼痛程度分级参照WHO疼痛评价标准,以疼痛数字分级法(NRS)判断[13]。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情况,KPS评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3.2 止痛效果评定标准

参照WHO癌痛评价标准[14]。完全缓解:治疗后完全无痛。部分缓解: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影响,能正常生活。

轻度缓解:疼痛较治疗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睡眠仍受影响。

无效:疼痛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

3.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2 两组癌痛相关指标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持续时间、睡眠增加时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爆发痛次数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癌痛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癌痛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疼痛类型 药物起效时间(h)疗效持续时间(h)睡眠增加时间(h)爆发痛次数(次)观察组32轻度疼痛0.4±0.312.9±3.31)1.7±0.21)0.4±0.51)中重度疼痛0.6±0.310.9±1.71)1.5±0.31)0.5±0.51)对照组32轻度疼痛0.5±0.39.8±2.40.6±0.20.8±0.8中重度疼痛0.6±0.38.2±2.30.5±0.21.6±0.5

3.4.3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3260.6±3.885.8±9.31)对照组3261.3±3.487.6±7.81)

3.4.4 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由表4可见,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6%,观察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便秘 恶心、呕吐 发生率/%

表4 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4 讨论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可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15]。癌症患者在服用阿片类药物止痛后,常会出现相应的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16],给患者生理、心理及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痛苦,不良反应的频繁出现,患者依从性也渐渐降低,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中医学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故体表疼痛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反应,气血凝滞,经络阻塞,通过调节脏腑的功能,并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17]。故采用中药外敷的形式为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或黏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加之恶性肿瘤患者多数正气已虚,不耐攻伐,脾胃吸收功能减弱,单靠内服药效果不佳,而中药外敷辅助阿片类药物内服效果更具优势。癌性疼痛的治法治则以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使用最为广泛[18-20],各医家大多认为癌痛的病理过程中,“瘀”和“毒”为癌性疼痛的基本病机[21-22],故当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其基本治疗大法[23]。镇痛散由冰片、细辛、延胡索、全蝎、乳香、没药六味中药组合而成,方中冰片清凉爽肤,透邪止痛,芳香辟秽;细辛有祛风散寒、止痛通窍功效[24-25];延胡索活血化瘀,祛瘀止痛[26-27];全蝎通络解毒[28-29];乳香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30-33]。上述诸药合用,针对恶性肿瘤癌痛患者寒性凝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的病机,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通络散结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镇痛散外敷辅助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它可延长疗效持续时间,增加癌痛患者睡眠时间,减少患者爆发痛次数,降低阿片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癌痛患者的KPS评分,相应提高了癌痛患者生活质量。镇痛散外敷辅助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具有确切的协同作用。镇痛散外敷也具备中医外治法的简、廉、便、验等诸多优点,故值得在临床给予借鉴及推广。

[1]李树然,田娟.癌性疼痛的研究现状[J].河北医药,2011,33(3):437-439.

[2]董昌盛,王菊勇,郑展,等.中医外治癌性疼痛临床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161-163,166.

[3]芦殿荣,冯利,芦殿香,等.癌性疼痛的中药外治临床应用概述[J].中医杂志,2011,(24):2148-2150.

[4]王华伟,王文萍,喻明,等.中医外治及联合吗啡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3018-3021.

[5]Zhou T, Zhang X, Dong Y,et al. High-dose Oxy Contin to treat pain associated with bon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case study report[J].Drug Des Devel Ther, 2016,10:383-387.

[6]吴勉华.癌性疼痛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5):105-108.

[7]李德志,陈正堂.癌性疼痛的综合治疗[J].重庆医学,2003,32(2):165-167.

[8]陈滨海,张雅丽,付焕萍,等.阿片类药物控制癌性疼痛所致不良反应中医治疗体会[J].中医杂志,2015,(14):1252-1253,1260.

[9]李君.癌性疼痛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4):37-40.

[10]张云芳,万兴富,畅达.综合疗法对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减毒增效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10):1158-1161.

[11]车薛华,梁伟民.NCCN成人癌性疼痛控制指南解读[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84-85.

[1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60-563,748,714-717,792-793,867-875,1l33-1134,1195-1200.

[13]于世英.癌痛诊疗规范及示范病房的自评标准解读[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2):706-708.

[14]王昆.临床癌症疼痛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6-73,127-134.

[15]黄钦,陈阳阳.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患者疼痛评估与心理痛苦筛查的护理实践[J].护理学报,2014,21(5):43-46.

[16]詹志翔.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3):2247,2246.

[17]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6-18.

[18]张显彬,林洪生,花宝金,等.中医外治癌性疼痛的文献质量评价与证治方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96-97.

[19]李忠.浅述癌性疼痛的中医论治八大法[J].中国临床医生,2000,(9):40-42.

[20]刘延庆.癌性疼痛的中医药治疗[J].江苏中医药,2008,40(9):8-9.

[21]郑少翰,卓建腾.益气化瘀解毒方防治癌性疼痛32例[J].福建中医药,2005,36(6):10.

[22]金路,王志英.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郁毒辨治肺癌癌性疼痛[J].中医学报,2016,(11):1637-1639.

[23]杨瑶瑶,鲍艳举,花宝金,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5):94-95.

[24]楼锦英.细辛应用考辨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2):128-130.

[25]王一鸣.细辛浅议[J].全国药材信息,2008,(35):8-9.

[26]刘元.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0,(S1):41-42.

[27]陈琪瑶,张金莲,刘艳菊,等.延胡索醋制前后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11):901-905.

[28]邢俊梅.全蝎的药理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9,(12):9-11.

[29]梁建.虫类搜风逐瘀通络之品从肝论治偏头痛[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9):45-46.

[30]戚国森.骨伤三期患者应用消瘀止痛散外敷消肿止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1(4):672-673.

[31]毛毛,孙永浩,张金兰.“癌痛消”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中重度癌痛68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6,48(5):49-51.

[32]沈惠贤.外用中药止痛贴治疗60例骨转移癌痛的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3):253.

[33]汪妍.癌痛方涂搽治疗骨转移癌痛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6,8(5):278-280.

猜你喜欢

癌性癌痛阿片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