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淀山湖新城动迁安置房的景观建设研究
——以贺桥公寓动迁安置房为例
2018-12-14蒋梅蓉JIANGMeirong
■ 蒋梅蓉 JIANG Meirong
0 引言
自2010年起,作为上海市三大郊区新城之一的青浦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高峰,北斗导航基地、国家会展中心等一批部市合作项目相继落地。快递物流行业随着电商的发展蓬勃兴起,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纷纷在青浦这块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的宝地上集聚,包括民用航空产业、跨境电商、中核建、华为、吉利、市西软件信息园等优质项目,都是被青浦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空间优势所吸引。随着大量的开发项目落户青浦,加之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农民动迁成了建设开发过程中的必然,也因此产生了一批动迁安置基地。
1 青浦淀山湖新城动迁安置房概况
1.1 青浦淀山湖新城概况
淀山湖新城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核心位置。作为上海唯一接壤江、浙两省的青浦区,是上海的西大门,是上海重要的产业基地和面向长三角的桥头堡(图1)。青浦淀山湖新城规划总面积为119km2,规划人口规模为7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85km2,人均建设用地120m2/人。新城范围为(自北侧开始顺时针方向):沪常高速公路(原苏沪高速公路)—油墩港—章泾江—老通波塘—公园路—油墩港—沪青平公路—淀山湖—盈港路—老青赵公路(图2)。
1.2 淀山湖新城动迁安置房概况
为了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二五期间,淀山湖新城的动迁安置房选址将“交通便利、配到到位”放到了首位,让动迁居民住得舒适、生活便捷、出行通达。截止2018年5月,淀山湖新城范围内共计动迁安置房小区19个,其中已建成17个,规划建设中2个(表1)。
图1 淀山湖新城区位图
图2 淀山湖新城范围图
2 青浦淀山湖新城动迁安置房的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淀山湖新城范围内已建成动迁安置房的景观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各个小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以宜达新区、泰安公寓、民乐家苑等为典型的景观破坏比较严重的基地;另一类是以崧文轩、崧文阁、贺桥公寓等为代表的景观环境保持较好的基地。
对景观破坏严重的动迁安置房进行全面地梳理,其破坏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对小区公共空间风貌的破坏
小区中到处可见利用树木晾晒衣物,且宅前屋后的公共走道堆满了杂物,公共廊架、广场等场地也有晾晒衣物等现象。
2.2 对于硬质景观的破坏
小区内大部分硬质铺装已破损不堪,木亭子、木构架开裂变形,景观灯偷盗、挪为己用的现象频繁。
2.3 对于绿地的破坏
小区居民随意将绿地硬化,私自将草坪变为道路、宅前硬地;还有的将绿化废弃种植农作物,更有甚者则是砍伐树木,作为家用柴火。对于观赏价值较高的开花、色叶、闻香植物,存在私自砍伐占为己有的现象,但对于具有景观美学价值的树种,总体保留完好。宅前屋后不影响居民生活的绿化整体情况较好,但部分距离居民住宅较近的绿化遭到了破坏(图3)。
表1 淀山湖新城范围内动迁安置房一览表
3 青浦淀山湖新城动迁安置房景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动迁安置房居民的组成中,80%为动迁居民,其余为外来务工及生意人。动迁居民多是来自农村,他们已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原先自家带院落的独幢房屋变成了如今密密麻麻的高层住宅,想在短时间内让他们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存在一定难度。
图3 泰安公寓动迁安置房景观环境现状
在对调查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之后,对动迁安置房景观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3.1 居民自身因素
现代小区的建筑格局和生活方式与动迁居民的生活方式差异悬殊。动迁居民大多来自农村,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方面长时间以来已形成了自身的一套行为方式,公共的意识相对浅薄。
3.2 规划设计因素
小区规划设计中对细节的考虑不足,没有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公共交流区域的设置不充分,无法满足动迁居民的需求和习惯。
3.3 综合管理因素
小区综合管理的水平滞后或缺失,后期养护不及时,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建成后的设施及绿化遭到了破坏。
4 淀山湖新城动迁安置房——贺桥公寓景观建设案例实践
把动迁安置房环境的脏乱差一味地归结于动迁居民素质差,是非常片面的。要想把这一问题慢慢改善,关键在于是否了解动迁居民的需求。如:在绿化带中种菜,不是主观上贪图小便宜,而是看到绿化带熙熙攘攘,还不如种菜来得实惠。“实惠”是对动迁居民最好的解释。楼道里堆满杂物、破墙开店,这些动迁小区的“通病”,也是要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改造管理。
淀山湖新城动迁安置房贺桥公寓的景观建设充分考虑了以上因素,力争为动迁居民营造一个和谐的家,让动迁安置房的景观真正地可持续发展。
4.1 基地位置
贺桥公寓位于青浦区淀山湖新城,作为贺桥村动迁安置基地,该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50 938.4m2,建设用地范围为:东至大盈港,南至盈港路,西至城中北路,北至老毛河泾。绿地面积18 743.25m2(图4)。
4.2 项目定位
本项目打破了传统安置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位,探索一条新时代背景下动迁小区的景观建设思路,为动迁居民真正提供一个宜居舒适的美丽家园。不盲目追求高大上,而是追求功能完善、邻里和谐与景观的可持续性。
以“居里阳光”为景观设计定位,“居里”则是强调本项目的原址重建,阳光则是突出景观均好性、阳光健康、互动空间与以人为本,营造现代和谐、自然生态、悠然舒适的新城市生活。
4.3 项目特色
图4 贺桥公寓总平面图
遵从原建筑总体方案的平面布置,景观布置有主有次、因地制宜,从点、线、面三个层次上明确了小区景观的整体性布置,体现了人居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点是以“花”“树”“小径”“健身舞广场”等为主题的生态景点与“烂漫花园”“养生花园”“樟榉花园”为主题的人文景点;线是以出入口轴线、主路环线串联了所有景观景点,形成生机盎然、互动丰富的户外交流活动的主线,为互动的空间形成了交流动线;面是以完整的道路路网系统、绿地生态系统、互动体验系统形成一个综合的景观区域,有主次、有深度地区分和控制小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小区景观体系。
绿化布置主要采用组团与线性结合的方式。组团式布置是指围绕各个主要景点采用的特色植物组团布置,如儿童游戏场地附近采用的浪漫樱花与海棠、“养生花园”附近采用的挺拔银杏、幽香桂花等。线性布置指的是以主路为特定空间的三条主要的行道树带,分别是主入口轴线的榉树,建筑东西面的香樟,以及主路的栾树。
4.4 主要策略
为了给动迁居民一个可持续的舒适环境,贺桥公寓的景观环境建设从规划设计和后期管理双重入手,通过“以导为主,导、堵结合”的景观设计,外加物业统筹管理,寻找一条与民共建的新出路,以实现惠民、利民、为民的目标。
4.4.1 积极“引导”,使动迁居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在可控范围内进行
充分考虑动迁居民的生活习惯,为其提供充足的公共共享空间,兼顾儿童、老人的需求,积极引导他们在设置的空间内进行互动交往,并结合景观“居里阳光”的主题,使每个景点都有空间,有绿,有阳光。例如:在“烂漫花园”——儿童游戏场地,采用趣味的双鱼图案,利用软质的塑胶地坪形成彩色地坪,上面布置儿童玩具、鲜明而生动;在“养生花园”——方形广场,通过表面模仿围棋图案,取江南人家琴棋书画之意,布置健身器械及休憩坐凳,方便居民运动与休闲;为了景观的均好性,在贺桥公寓中,还兼顾各个区域的景观布置,力求使得每栋住宅楼都有景可赏,有空间可享用,有楼前屋后的景观特色。
4.4.2 注重细节,合理“围堵”,设计上充分考虑可能引发破坏的因素
(1)乔木种植设计方面控制好宅前屋后的间距,尽量避免对居民楼的遮光,防止居民因遮阳问题任意砍伐。
(2)公共空间最大化,尽量降低私人空间拥有的数量,起到“公众管理”效应,让居民的思维模式逐步从私有向公共转变。
(3)尽量选用新颖、耐久、美观、防破坏的材料,避免使用木材、钢材等容易被人为破坏的材料。
(4)尽量选用符合当地居民风俗喜好的植物,避免无谓的砍伐和移栽,同时,避免选择具有特殊价值和功效的植物,以免被居民挪为己用。
(5)户外景观装饰尽量选用嵌入式,避免外挂式,防止偷盗和损坏。
4.4.3 物业公司加强管理,为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做好有力保障
物业公司可以通过专业队伍对景观建成后的设施、植物等定期进行养护,同时,通过系列宣传活动,倡导居民积极参与到小区环境的共同保护,让“保护小区环境、共治和谐家园”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青浦淀山湖新城动迁安置房景观建设的情况调查和问题分析,从内在引导、硬件设计和软件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解决青浦新城动迁安置房景观建设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旨在对青浦新城动迁基地的景观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和生机,对动迁基地的景观环境改善带来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