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 水

2018-12-14

幼儿100 2018年33期
关键词:瑞瑞涵涵垫子

“哈哈哈哈……”耳边传来孩子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回头一看,孩子们一个个排着队正有序地从梯子上跳下来,梯子下方放着一块蓝色的垫子。“老师快看,我们在玩跳水呢!”原来梯子和垫子的组合这么有趣,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然而随着“跳水”游戏的不断深入,问题开始接二连三地涌现。而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用他们的智慧解决了问题,收获了自主游戏的喜悦,也体验了同伴交往的乐趣。

第1阶段游戏

结合材料特性,自主建构新玩法

当户外自主游戏时间快结束时,原本在积木区的幼儿拿来了梯子和垫子。大家取来了圆形的积木,站在积木上依次排队从梯子上往下跳。一时间,新的玩法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这个游戏中。

解析

幼儿对“跳水”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自发地将梯子和垫子两种材料进行组合,结合材料的特性,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而从1.5米高的梯子上跳下,对幼儿是有一定的挑战,这也说明幼儿敢于挑战一定的难度。能在游戏的过程中自发地排队轮流玩,也看出了中班孩子的规则意识。

作为中班的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这些都是幼儿自尊、自主、自信的表现。

图1 孩子们在排队依次跳水

作为教师,我可以做什么?

新的创造性玩法尚在萌芽的初期,这个阶段是需要教师去“呵护”的。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呵护在于:

1.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新的游戏行为。

2.鼓励幼儿的这种创造性玩法。

3.持续关注幼儿进一步的游戏行为。

第2阶段游戏

游戏深入,问题涌现

幼儿继续延续了上一次的游戏,依次排队进行“跳水”的游戏。

而轮到涵涵时,她看到垫子上站着人,双手握拳放在胸口,皱着眉头喊了在旁边录像的我:“倩倩老师……”我凑上前去询问:“怎么了?”“我害怕我会撞到他们。”我说:“那怎么办?”她说:“我想让他们在地上等我跳完。”我说:“那你跟他们说……”涵涵看着我默默地不说话。这时,对面的瑞瑞摇晃着软棒,一边倒数:“10,9,8,…,2,1——跳!”涵涵等到垫子上的人都走开了,半蹲着身体往下跳。瑞瑞大喊:“39分!”涵涵笑着在垫子上蹦来蹦去。就这样,孩子们听着瑞瑞的指令依次往下跳,每一次跳完,瑞瑞都会给他们一个得分。

图2 涵涵在等一如离开垫子

再次轮到涵涵时,一如正高兴地在垫子上蹦来蹦去。涵涵收起往下跳的动作,等她离开后,才跳下去。瑞瑞大喊:“99分!”她笑着从垫子上爬了起来。

又一次轮到涵涵,有的孩子站在垫子的另一端、有的趴在那里。大家都在催促她往下跳,涵涵双手握拳抱在胸口看着下面的孩子。她又双手握拳放在两侧,站在梯子上跺着脚说:“可是他们一直站在那边,我怎么跳啊!”她一边说一边看向我。欢欢仍然大喊:“5,4,3,2,1,跳!”涵涵双手握拳弯着身体,说:“你们离得远一点!”欢欢又往后退了一点,说:“我已经这样了!”这时,涵涵才往下跳。瑞瑞指着她大喊:“100分!”

图3 涵涵叫小朋友离得远一点

图4 来自涵涵的游戏故事:梯子左侧的是她,右边是好几个小朋友在垫子上,她不敢往下跳。

解析

游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角色身份——“裁判”,裁判通过倒数发令并计分。裁判的加入,使得幼儿的游戏更富有趣味性。然而在游戏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开始涌现。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幼儿还在垫子上时,梯子上的孩子就往下跳。或是有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别人在跳时,直接从垫子上走过。

案例中的涵涵意识并判断到危险,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她很担忧。她的担忧显然来源于她的安全意识。从最初一味地避让到最后她大胆地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其他孩子远离垫子。我们可以看到同伴交往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可贵。

作为教师,我可以做什么?

游戏中新的问题出现了,而多数孩子并没有意识到游戏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以涵涵的行为作为切入点,引发幼儿发现、解决问题。

分享讨论时,教师将游戏情境再现,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讨论:涵涵在担心什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别人跳的时候其他人站在哪里呢?

在幼幼互动、师幼互动中,新的规则产生了:跳的时候垫子上不能有人,裁判和其他人都站在平地上。正是因为新的规则来源于孩子,所以孩子都接受并愿意遵守规则。

第3阶段游戏

随着游戏深入,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幼儿在垫子的两侧,分别放了四架不同高度的梯子。幼儿自己选择相应高度的梯子往下跳。天麒和瑞瑞的梯子离得比较近,天麒向下跳的时候,瑞瑞也正往下跳。陈天麒先到垫子上,瑞瑞下来时踩到了他的腿,没站稳,摔了一跤。若辰和语彤也爬上这两个梯子,两人同时跳下,又靠得很近,若辰没站稳,手一下子推到了语彤身上。

这时,来了一个大班的哥哥,他也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天麒又在蓝色的垫子上放了一块绿色的垫子。大哥哥从最高的梯子上跳下来时,圆圆正从最低的一架梯子上跳下来,两个人撞在了一起。

图5 跳下来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

图6 跳下来一个没站稳推到了别人

这时,教师介入了,把这些孩子聚在一起,讨论两个问题:为什么大家总是会撞在一起呢?如何避免呢?

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不能同时跳下来!““要分先后!”……于是,他们开始商量。

若辰蹲在梯子上说:“先让大哥哥跳,因为妹妹要让着哥哥,这样才是懂礼貌!听到没!”

于是大哥哥第一个跳。

瑞瑞说:“男生要让着女生好不!现在女生全部跳!”

这时,若辰从梯子上站了起来:“我先跳!因为不能再同时跳了。”

若辰第二个跳了下来。

瑞瑞指着语彤说:“你第二个跳!”语彤愣了一下,这时旁边的圆圆已经跳了下来。

于是瑞瑞跟语彤说:“那你第三个吧!”

天麒坐上最高的梯子对瑞瑞说:“你说‘预备,开始’!”瑞瑞说完“预备,开始”,天麒才往下跳。

之后孩子陆续往下跳,但是天麒和语彤还是同时跳了下来,撞到了一起。

图7 裁判在给选手编号

这时瑞瑞提议:“这样,1号是天麒!2号是若辰!3号是圆圆!4号是语彤!哦不对,3号语彤,4号是圆圆!”

排好号,瑞瑞说:“开始!若辰!”若辰往下跳后,瑞瑞计分:“1300分!”

“嗯……现在,天麒吧!我都忘了规则!”瑞瑞一边甩着软棒一边说。

天麒跳下后,瑞瑞计分:“10分。”天麒又一次向瑞瑞伸手假装收钱。

瑞瑞跑到赵语彤旁边指了指:“该语彤了!”语彤跳下后,瑞瑞计分:“1000分!”圆圆和大哥哥先后跳下后,他也一并给他们计了分。

解析

随着游戏的深入,随着梯子数量的增加,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幼儿之间的碰撞屡屡发生,此时教师介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教师孩子聚到一起针对屡次相撞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围绕两个问题:相撞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幼儿在游戏开始关注到问题,并展开了讨论。幼儿之间看似滑稽的讨论,恰恰就是孩子在反思、协商并调整的过程。由一个孩子主动承担了裁判的职责,先分好前后顺序,大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分先后跳。但是只商量好了一次先后,后面仍然有一些碰撞。裁判再次调整,给每个孩子按顺序编号,叫到号码时再跳。孩子们相撞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明显减少了。

在不断涌现的问题情境下,孩子们有自己的判断,能与同伴一起进行协商与调整。同伴沟通的过程中,孩子们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原因,也能倾听别人的发言。最终孩子们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与同伴一起协商并制定了规则。

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到规则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瑞瑞涵涵垫子
软梯攀爬记
梦幻垫子
寻找晴雨花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小小管理员
瑞瑞趣事多
汉族
可汗
The Power of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