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壮族民歌的文化阐释
——靖西壮族民歌产生与传播的生态环境
2018-12-14王蔷薇
王蔷薇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本论文是先从靖西壮族生存背景和民歌概貌对靖西壮族民歌有初步印象,再分析其音乐本体,了解音乐本体结构特点,其深刻了解其民歌是靖西壮族人民在劳动中和生活中的产物。这种产物出现于行为的层面,这样的行为大概包括三类②:身体行为、社会行为和言语行为,而行为的本身又以概念这一层面为基础,即音乐观念化的层面,包括音乐产生的源泉、个人音乐能力等等。没有关于音乐的观念,行为就不会出现,而没有行为,乐音也就无法产生。我们就是在这个层面上发现了关于音乐的价值,而靖西壮族民歌正是这些价值所最终的产物。
一、农耕文化是靖西壮族民歌的生存根基
中国传统社会经过数千年的延续发展,各种阶层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网络。杨民康在《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中》③提到:“从社会群体类型的角度来看,可先以城乡关系为界,将其划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基本结构部分。”我国广西靖西县从地理位置、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上来看,它是属于以泥土为生、以农业经济为主、以乡村为单位群体聚居的群体类型。靖西属于左江流域,为丘陵和台地,靖西东南各区(下甲地区)土地肥美,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为靖西重要的水稻产区,靖西壮语称田为那;而靖西西北地区(上甲地区)山坡山地较多,以畲地为主,靖西壮语称为利。所以靖西壮族人民多是靠农业为生,世世代代都守着自己的田地过一辈子。靖西壮族民歌中的山歌都是以地名命名,说明这些山歌都是当地人在劳作时产生的。如下甲山歌解释为,靖西壮族人民都会说下甲山歌就是在田里劳动时唱的歌。上甲山歌,就是在旱地里劳动时唱的歌。《下甲春牛调》的歌词唱到,汉译为:“老爷爷年纪有九九,出门看见稻田青青。”以上例子说明靖西壮族人民祖祖辈辈都和稻田生活在一起,靖西壮族民歌是靖西农耕文化中的产物。
靖西壮族民歌受到农耕时节的影响,靖西的农耕时间大概分为春耕、夏耕和秋耕,农耕时节的壮民一般都下地干活,很少有壮民会在农忙时出来活动。不过农闲时也就是壮民出来唱歌的活跃时期。这种规律性的农业生产造就了传唱靖西壮族民歌的规律性,所以靖西壮民一般会在农忙后举办一些音乐文化活动,这使壮民在繁重的体力活动和心理活动后,得到最大的放松。然而,农耕文化的持续性是我国传统经济的显著特点,所以,靖西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靖西的壮族民歌的延续力。
靖西壮族民歌一直能传承下来,与当地农耕背景也有一定的关系。在靖西,壮民以土地为纽带群居住在一起,在农忙时期大家会互帮互助,据靖西县志中生产习俗中的“插秧”,那一段文字有提到,“在劳动互助组前都请青年妇女帮忙插秧,插秧第一天蒸糯米吃,以后一日三餐皆有酒肉款待。远近男青年赶来对歌,晚上对到天亮,主人家煮夜宵款待男女青年。……”。因此,壮民对于团结合作是十分注重的。而这种精神也在音乐活动中所表现出来,靖西中民歌大部分都是以二声部对唱、群唱形式为多,而二声部对唱和群唱共同的特点就是指和谐,和谐不仅仅是指演唱默契,更多是要求在两人或多人的情况下还能演唱出更优美协和的民歌。
二、封闭—开放的地理传播模式
靖西壮族民歌的传播方式与靖西的地理环境有紧密的关系。乔建中在《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④提到地理、地貌应视作“基因”对待,因为民歌都是在它所提供的前提下产生、发展、形成的。地理环境是为人类的生存、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决定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人类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更决定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最终决定了人类的文化特征。正如钱穆先生⑤所提到:“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上甲地区主要地势高、旱地多,高山丛林较多,交通较不发达,处于较封闭的地理环境,经济较落后。上甲地区的壮民内向含蓄,民风朴实,一年到农闲时才走出大山,在对唱山歌时情感表达较内敛,也因高大山脉的阻碍使当地山歌难以流传出去。封闭的地理环境既维持了上甲地区民歌的独创性,但又限制了民歌的传播途径。从靖西采风了解到,上甲地区的民歌除了上甲山歌、安徳山歌流唱较广,果乐山歌、偕乐山歌和巴乐山歌流传范围仅仅是当地本身,而且这些山歌几乎都快被人遗忘了。造成其情况是因为安徳地区靠近那坡县,与那坡县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交流颇多,所以民歌才得以传播开来。而果乐、偕乐和巴乐地区都深处靖西内部,较少与外界沟通,壮民的思想上就有所封闭保守,所以当地民歌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下甲地区、渠洋地区主要是地势平坦、河流多、水田多,交通较便利,处于较开放的地理环境,经济较发达。下甲地区都是依水而发源,而水往往是可加速环境开放和文化传播。再加上下甲地区是县政府所在地,渠洋地区又靠近德保县,其壮民都外向热情,乐于与人交流,思想上就不同于上甲地区的壮民,他们不但外向活泼,也能够很快地接受外界事物。从采风了解到,靖西壮族民歌中下甲山歌是全县流传最广的山歌,其次是渠洋山歌,几乎在全县的山歌会或山歌比赛中都能听到。而且根据当地人对舞蹈歌曲的研究,鸿鹄调、春牛调和祭祀歌嫦娥调都是从渠洋传出来的,这是因为渠洋有渠洋湖,渠洋积水成塘成湖,靖西壮语称“塘”为渠,所以这些民歌都能大范围的传播,而且渠洋地区的许多壮民嫁到各个乡镇,把渠洋当地的民歌也传唱了出来。
再看靖西壮族民歌中的祭祀歌、叙事歌和舞蹈歌曲的产生和传播和靖西壮族山歌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只是因为靖西各地地理环境的封闭与开放的对立,又因各地的壮民自身本土文化和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才能在民歌创作上呈现出多样性。例如鸿鹄调最初是在渠洋产生,由于渠洋壮民把鸿鹄调传唱到上甲地区和下甲地区,在上甲地区和下甲地区的壮民根据自己的想法把渠洋鸿鹄调加上本地区的一些特性音调,又唱出了自己地区的特色。
总之,靖西地区的封闭性和开放性都是相对的,但是自成的地理环境对当地民歌的独创性、保守性和多样性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汉族文化影响靖西壮族文化
在靖西居住的民族除了壮族外,还有少量汉、苗、回、瑶、满等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这些民族占靖西总人口的百分比为:0.51%、0.03%0.02%0.01%、0.01%,其中,汉族在靖西总人口的比重仅次于壮族。汉族来源自宋末广丰县张天宗起兵抗元,兵败抵归顺后定居,和清雍正年间改土官统治为流官(汉族人)治理后,由于商业发展,县城先后有粤东、江西、湖广等会馆组织。张天宗致力于传播中原地区汉族文化教育和生产知识,与壮族人民治理顺安峒地,后人世代传颂。民国后较大的圩集也有外地客商定居,但这些人到第二代已同化为壮族。
另外,靖西县位于祖国南疆,南与越南毗连,犬牙相错,关隘林立,炮台雄踞;西北安徳镇与那坡相连,是滇东南入桂要冲。历来有副将大员,率右江镇安协标驻扎,中法战后,驻兵六营。1930年3月邓小平等率领工农红八军到靖西,播下革命火种。所以,从靖西地理位置来看,靖西是我国西南军事要地,长期都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驻扎与此,而军民团结,军爱民民爱军,军民团结,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靖西各项事业发展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壮族人民也有深刻的影响,共同创造了靖西县悠久的文明历史。
可见,无论从靖西壮族的族源构成,还是从当地汉人对壮民影响来看,汉族与壮族的联系都非常紧密,靖西当地的壮文化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靖西壮族生活各个方面都受汉文化的影响、冲击,与汉文化互相融合。靖西壮族舞蹈歌曲受汉族歌曲比较深,例如马驴调传入途径有两种:一是历史上外籍商人到靖西县经商带进来的;二是靖西人出外谋生学回来的。采茶调的传入也是和汉族文化有关。再从靖西壮族民歌的词曲结构来看,无论是七言四句、七言多句体、长短句自由体或五言七言混合体,都是深受汉族诗歌文化影响。■
注释:
① [美]艾伦·帕·梅里亚姆,穆谦.音乐人类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28.
② [美]艾伦·帕·梅里亚姆,穆谦.音乐人类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34.
③ 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8.
④ 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历史地理背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268.
⑤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