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调整改革要求扎实推进合成营建设运行

2018-12-14韩志强

政工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战备装备规范

韩志强

作为新型陆军战术分队,合成营应紧贴使命任务,围绕形成能力,着眼转型发展,扎实推进抓建运行。

一、基于作战平台抓战备建设

当前,合成营在基于作战平台抓战备建设上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有四:一是现有的配套建设已跟不上以平台为中心的战备要求,二是做不到物跟人走、人随车走,三是围绕作战平台抓战备的意识还不浓,四是依平台抓作战准备差距较大。适应合成营编制装备新模式,推进基于作战平台的战备建设,主要抓手有四:

一是完善内容体系。借鉴作战行动模型,完善战备保持机制,规范合成营战备内容,提高战备行动科学性和精准度。针对合成营调整后装备编制变化、营区部署调整、基础设施更新特点,规范值班系统建设,构建作战值班、保障值班、值班分队、重要目标值班等四类值班体系,研究规范日常和应急两类情况规范处置流程;依据作战任务和平台类型,定实营连各类指挥员、技术干部和保障人员具体战位。

二是优化编携配标准。推广借鉴既有的“平台化战备试点”成果,落实“利于战备、便于生活、模块储备、规范正规”的要求,结合部署调整、库室设施条件,按照“平战分离、任务分开、模块存储”的思路完成库室规范。区分战备库室、器材室、兵器室、战备给养库等不同标准要求,科学筹划战备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优化编携配标准。

三是规范行动流程。按照轻装、全装两种条件,结合合成营各兵种专业特点及任务需求,区分单兵、班、排、连、营五个层级,研究规范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从接受命令至完成出动准备的指挥行动、人员定位、实施程序和协同动作,修订完善合成营连《战备行动手册》,梳理形成战备行动“一个过程”《标准化行动程序手册》和单兵行动程序卡。

四是深化能力检验。按实战化标准组织例行性和检验性战备演练,结合节假日和敏感时期、驻训进撤场、比武考核和大项任务组织紧急出动、机动演练,检验评估部队战备保持水平。同时,针对动态抓建与战备保持的矛盾,结合部队野外驻训和演习,融入常态和动态变化,检验战备保持是否灵敏、快捷、高效。

二、优化组训模式抓训练落实

合成营组建后,主战连队基本处于“专业对口装备不变”“专业对口装备改变”“从零开始完全转行”三个不同层次。当前在组训模式上,面临的困难挑战主要有四:一是训练需求与装备实际矛盾突出,二是组训模式与兵种专业差异明显,三是抓训思路与运行规范尚未成型,四是前瞻研究与作战能力生成需求紧迫。破解训练矛盾问题,主要应把握四点:

一是着眼“循序渐进”确立训练指导。按照“理论先行、模拟苦练、替代巧练、跟训见学”的指导抓训练战。理论先行,可采取“营普考、旅抽考”的方式,预先展开主战专业理论学习,掌握基本数据、性能、操作规程;模拟苦练,充分用好模拟训练器材,对照教范标准先学先训先考,为实装操作打好基础;替代巧练,立足现有装备积极展开替代式训练,重在理解消化工作原理,确保能熟练操作;跟训见学,遴选专业苗子分波次赴同类单位跟训见学,先行储备培养新装备操作骨干。合成营其它小兵种专业,可由旅采取“小兵种大集中”的方式,依托各兵种营专项组织集训。

二是围绕“打牢基础”规范组训模式。抓实基础训练,按照“逐级训练、逐级合成、逐级形成战斗力”原则,区分班组战术、连排战术训练两部分,将各兵种专业力量按作战编组要求,超常、实际配属到位,捆在一起训练,提高整体协同能力。突出合成演练,可由旅首长机关统一组织并充当导演部,采取单方演练和对抗训练两种样式,按照沙盘推演、网上对抗、现地协同演练的步骤,组织合成营全要素全过程演练,全面提升营指挥机构作战指挥能力和营整体作战能力。

三是找准“职能定位”明确训练责任。遵循平时分工与战时任务相适应的原则,对合成营机构进行合理编组定责,可规范为营主官、副营长和营参谋组训职责。其中,营长、教导员管全面,副营长抓主战专业,营部首席参谋协助营长、教导员统筹其他参谋,作战参谋抓训练筹划,情报参谋抓侦察、通信专业,火力参谋抓射击专业,战勤参谋抓各类后勤专业。

四是聚焦“任务需要”抓实训练研究。聚焦担负的作战任务,旅营合力集智攻关,区分专业基础、要素训练、单元合练以及合成营战术演习等内容,遴选确定合成营训练课题,研究规范合成营单个人员训练模式、要素训练方法、营单元能力生成周期等问题,研究规范适合旅营实际的合成营作战能力生成模式。

三、坚持重用为战抓信息化建设

合成营对信息化建设和运用的需求更高,也倒逼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分析当前,在信息化建设上主要问题有四:一是基础建设不完善,二是平战一体不配套,三是运行机制不规范,四是实战运用不高效。合成营信息化建设应着眼“预有备份、常态热备、平战一体、运行规范”,按照“完善现有,拓展创新,培育人才,重抓运用”的思路,进一步发挥信息融合、共享优势。具体方法有四:

一是抓基础设施完善。硬件上,在既设通信设施和资源基础上,结合营区部署调整情况,为营、连平时战备值班系统提供更全面支撑,实现旅部至营区的直达光缆,开通每个营级单位的视频会议系统(含便携式的视频会议终端)。软件上,突出思想理念的更新,树立信息思维,强调信息战力,提升信息素养。

二是抓组网联通训练。适应合成营作战和指挥方式变革,精练信息装备操作,强化基础组网训练,实现信息系统链接;突出信息系统的“共享、融合、联通”训练,突出信息化知识普及和计算机能力运用;紧贴作战任务,完成信息系统操作和基于信息系统的应用课目训练,重点抓好信息支撑条件下的连(排)至营信息系统组网通信训练和跨兵种信息系统横向链接融合训练。

三是抓机制运行规范。规范训练机制,每周落实集中统训,突出数据链、通信装备、指挥信息系统等操作使用,抓好态势融合、情报共享、辅助决策等实战功能学习训练,强化信息素养;建立维护保养机制,结合信息场日,熟悉掌握信息装备和系统的工作原理,落实“三熟悉四会”要求,定期组织信息化装备维护保养情况检查;落实考核机制,落实指挥信息系统周训练、月考核机制,检验利用系统准确获取、判断和传输信息以及定下决心、拟制计划、协调控制等能力;完善数据采集机制,利用平时训练、信息场日等时机重点,研究梳理、采集完善各类指挥信息系统数据库。

四是抓平战一体融合。研究构建新的合成营作战指挥体系,结合所属人员性质、武器装备性能,研究构建不同任务模式下的合成营作战指挥体系架构,为平时和战时的信息系统组织运用提供指导和遵循;加大主战武器装备平台改造,采取“外挂”“嵌入”“移植”等方法,为武器平台加装指挥通信、无线网桥等硬件器材,加装电子对抗、伪装遮障、情报接收、数字地图及导航系统等装置,结合演习、对抗组织专项检验,提高系统实战运用水平。

四、着眼精准高效抓后装保障

合成营增加了保障力量,从编制上相对完善了模块化保障机制,对于自主保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实际看对照模块化的标准,主要差距有四:一是保障力量的专业素养差距大,二是保障训练的水平差距大,三是保障编组平战一体的观念差距大,四是保障能力特别是自主保障差距大。着眼构建“精干、高效、专业”的合成营保障力量,主要手段有四:

一是规范保障编组。按照资源集约的发展要求,充分整合后勤、装备保障力量,走综合化、模块化、战斗化的路子,提高保障效能。以合成营自我保障能力为主,以旅保障力量为辅,平战结合模块编组,结合日常保障需求,将保障分队与主战分队由单兵至班排一一对应编组,使日常与作战编组统一。

二是抓实保障训练。适应保障能力生成规律、紧扣合成营保障力量编制特点,突出重点、分类分层,通过保障训练效益的有效累进,逐级形成战斗力、保障力;展开“保障专业普及训练”活动,按照“小专业大集中”方式,统合旅营保障分队训练,增强综合保障人员的能力素质;采取“分级同步训”的方法,展开营技术保障力量、伴随保障力量、支援保障力量和基本保障力量在实际保障行动中的协同训练,提高人员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

三是锤炼保障能力。坚持战保一体,整合训练水平。在工程保障上,着力提高伪装防护、快速破障、临机设障能力;在卫勤救护上,大抓快速实施野战救治和伤员前接后送能力提升;在野战抢修上,强化独立遂行装备拖救牵引、装备换件修理任务能力,力争具备完成中修以下维修保障任务。

四是组织保障检验。结合参加重大演习和训练活动,组织战场保障的综合检验,确保逐级形成能力。卫勤救护,可以根据担负的任务,合理编组本级和上级救护力量,普及战场救护技能,将战场急救与紧急救治、平时保障与战时保障结合起来;工程和装备维修保障,可按照“战保一体”的原则,规范行动的主要任务、基本流程和组织实施,融入战斗行动来研究、设计。

五、围绕全面建管抓人才培养

现阶段,合成营建设最急需的就是各类人才。分析当前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四:一是指挥员能力素质不够,二是营参谋能力水平欠缺,三是维修保障人才缺,四是关键岗位差距大。要按照“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关键岗位素质过硬、培养途径形式多样”的要求抓实人才培养,方法途径有四:

一是指挥员抓指挥能力转型。采取送校培训与军以上集中组训为主的方式,抓营指挥员的合成指挥能力培养,突出联合、合成、指挥素养的提升;以“基于能力、基于任务要求,旅督导、营主抓”的思路抓连排军官集中训练,分阶段训牢专业素养,提高基础技能水平;结合重大演训活动组织“一个过程”指挥处置训练,分专题训实指挥技能,提高战时指挥应用能力。

二是营参谋抓业务水平强化。着眼“平时能建,战时能谋”和“统筹、协调、指挥”的基本定位及职能,采取“送校培训、军集中统训、旅自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营参谋队伍基本能力;采取旅营自训的方式,按岗位、职能、运行、需求列出培养任务清单,研究制定《合成营参谋职责规范》;依托合成营演习及平时战术训练组织合成指挥研练,提升战术水平,加快合成指挥能力提升。

三是技术军官抓保障能力提升。最大限度利用好区域资源,结合训练进度,分阶段分批次组织保障专业技术干部、修理分队工程师、营连助工到厂家、研究所、维修站跟训见学;与装备保障单位建立联合培训制度,采取交互代培方式充分吸取兄弟单位已有经验,利用好军内资源,缩短技术军官培养周期;与院校进行互动互补,共同开展装备运用研究,在共同研究中更快掌握装备特性,快速提高保障素质,形成自我保障能力。

四是关键岗位抓专业技能扩容。抓好关键岗位人员专业技能扩容,从“单一”向“一专多能”转变,确保胜任多种岗位、掌握多种技能、操作多种装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定向补充与转岗调整相结合,通过捆绑合训,充实关键岗位人员;采取先模拟训练再系统轮训后实装操作的方法,培养熟练掌握装备操作、精通维修管理的技术能手;以合成营为单位,组织优秀专业技术能手交流带训,共享技术资源和训练经验,带动技术骨干整体提升;在旅范围内,合理安排技术骨干到合成营组织传帮带,同时加强“四会”教练员培养,储备新装备教学骨干,培养大批尖子人才。

猜你喜欢

战备装备规范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战备拉动考核
港警新装备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美国国防战备体制特点浅析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