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加强新时代军代表队伍建设

2018-12-14

政工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军代表战斗力装备

洪 旗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要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科技的发展本质是人类智力的延伸,是创造力的物化和升华。科技兴军、科技兴装,突出科技的核心地位,关键是要抓住科技人才这个决定性因素,说到底就是向科技人才要战斗力。军代表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保障全过程的合同履行监督任务,处于科技前沿和战斗力建设源头位置,对于推动武器装备发展、夯实强军兴军物质技术基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要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从四个方面持续下功夫,着力加强军代表队伍建设。

一、以爱才的诚意严格教育管理

习主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我们要站在实现民族复兴、推进强军兴军的高度,从真心实意爱才、育才、惜才的角度出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军代表从严教育管理。一要强化政治素养,立起党员干部的样子。军代表系统干部多、战士少,大家都是党员,都是党的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淡化党员的角色意识。要以全面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学习新修订《党章》为契机,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通过理论武装、主题教育、党日活动、岗位建功等抓手,培养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锤炼听党指挥的政治素质,坚定看齐追随的政治信念,切实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要坚持制度约束,立起革命军人的样子。军代表具有工作地方化、生活社会化、交往多元化的特点,在作风养成、纪律观念等方面,与一线部队存在不少差距。要按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要求,按照军队“好干部”的标准,强化制度约束,通过严格落实组织生活、条令条例、工作及训练等制度,不断强素质、练作风、磨意志,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样子。三要持续整治风气,立起军队代表的样子。必须正视和清醒地解决自身的问题,持续深入开展装备领域行业风气整治,对装备主要设备择优招标等工作加强监督监察,严肃执纪执法,坚决杜绝侥幸心理、惯性思维、习惯做法,引导大家洁身自爱、严于律己,时刻与上级要求对表,严格按规矩履职。

二、以识才的慧眼保留配强队伍

海军装备建设是一项实打实、硬碰硬的事业,来不得半点虚假,装备建设者必须政治过硬、作风扎实、业务精湛。优秀人才是管出来的、育出来的,也是选出来的。要以调整改革为契机,通过骨干保留、转改文职、退休转业等手段,选优汰劣、去伪存真,调整退出一批不作为、不胜任的干部,保留一批敢担当、善作为的人才,切实通过改革达到强军目的。一是加强政治考察。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本着对事业、对改革、对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考察在重大政治原则、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立场,考察对待个人利益、名利得失的态度,考察解决复杂矛盾棘手问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作风,确保留下来的干部思想纯正、品德高尚、让党放心。二是坚持战斗力标准。要严格用打仗的标尺丈量,坚持以战斗力标准“过筛子”,对热爱装备事业,潜心研究战争、研究装备、研究技术,积极探索新体制下装备建设特点规律,经验丰富、素质全面、实绩突出的干部,要想方设法保留,竭力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通过改革选准配强领导干部、稳定留住骨干队伍、合理调剂专业人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干部必须淘汰。三是用好政策规定。当前军队调整改革、转改文职等方面的政策规定陆续出台,军代表十分关注,要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传达文件规定,认真做好政策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让每名干部都清楚留改走的标准条件、发展前景、待遇保障,确保走的顺心、留的安心。同心者才能同向,同向者才能同力。要更多地依靠事业、依靠政策凝聚人心、聚合人才,努力汇集起科技兴装的磅礴力量。

三、以育才的良方打造人才方阵

要想打赢明天的战争,必须准备未来的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大视野运筹,大手笔推动,我军人才队伍加速崛起,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军代表的培养,要以干好当前工作、顺利推进改革为前提,朝着实现海军转型建设、推动装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造就、储备一支创新型、专家型、领军型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对战斗力的最大贡献率。一要开展全方位交流。要大力推动重要岗位、业务骨干、年轻干部交流任职。推荐优秀干部到上级机关、任务部队代职锻炼,既可以增强行业、专业、上下之间的融合,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又可以利用“鲶鱼效应”激活满池春水。二要加强针对性培训。一方面,要根据当前装备任务需求和个人成长经历,科学制定年度调学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军代表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中短期培训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要根据人才短板和薄弱环节,立足自身条件组织培训,一天半天不嫌短,十人二十人不嫌少,力求培训一次、攻克一项、带动一批,波次提高队伍建设水平。三要提供高价值服务。军代表是典型的高学历群体,如某军代局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近40%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大家知识起点高,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期望值也很高。要针对特点加强引导和扶持,努力解决后顾之忧,给予周到的人文关怀,着力打造含金量和附加值高的平台,营造更加有利于潜能发挥和价值创造的空间,让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才脱颖而出,使有见地、真管用的想法落地生根,让他们在“有用武之地”中,体会更多的价值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四要探索创新性方式。新时代召唤应势之才。我们在人才培养上需要有更宽的视野、更新的举措、更大的作为,不断创新培养的方式方法,努力把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精神落到实处,在装备发展中抢得先机。具体培育方式上,可以实行引领式培育,聘请军地名师大家担任导师或顾问,对重点人才培养对象进行师承帮带;以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为推动,推广合作式培育,通过与科研院所、承制单位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完成重大任务,锻造培养人才团队;进一步加强装备建造与部队使用相结合,在重点方向、重点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在促进装备使用中增长本领、历练素质。

四、以用才的胆识提升质量效益

挖掘、保留、培育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要用好人才,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释放出来,使军事人力资源充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抢占军事战略竞争制高点提供人才支撑。首先,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一个单位政治环境好,就会充满希望、富有活力,就会人才聚、事业兴。要强化党组织对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注重基层、注重实干、注重公论的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把绝对忠诚、善谋打仗的干部用起来,使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要严格落实干部政策,严格按原则按规矩按程序办事,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公信度,使好干部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其次,要大胆起用优秀干部。论资排辈使用干部,不仅会挫伤优秀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而且会使资历老一点的干部心安理得地混日子、吃老本,对单位建设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要突出岗位特点、树立实干导向,敢于突破常规、不搞迁就照顾,真正把那些既有真才实学又能埋头苦干,在装备事业上有实绩、有贡献的年轻干部用起来,绝不能让“千里马”歇步、“老黄牛”吃亏。第三,要合理使用人尽其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并不是所有的优秀干部都适合当领导,也不是当不了领导的干部就不能成长成才。要根据特点分类施策、量才使用,把每名干部放在最合适的岗位,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后续军代表队伍的人员构成将更加复杂,既有现役干部又有文职人员,既有领导干部又有专业技术干部,既有军队院校培养的也有公开招考和直接引进的,更要注重岗位和人员特点合理使用,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猜你喜欢

军代表战斗力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和”文化激发偏远井站战斗力
防晒装备折起来
动物军团的战斗力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论军代表的监督依据与追溯式质量监督
启功“被当兵”
战斗力大PK
启功“被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