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绣篇章绘蓝图 连珠妙语现真情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看习近平的话语表达艺术

2018-12-14

政工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雅言比喻话语

张 明

锦绣篇章绘蓝图 连珠妙语现真情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看习近平的话语表达艺术

张 明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各种场合发表的讲话,以一种既平易近人、质朴清新,又简洁有力、古朴典雅的话语表达风格,赢得了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可和真心欢迎。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报告,时而如春风化雨,令人心旷神怡;时而如黄钟大吕,让人豁然开朗;时而如金玉良言,使人醍醐灌顶;时而如催征战鼓,教人砥砺奋进。此次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对以往话语风格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对话语表达艺术新的开拓与创造。

一、善用修辞,生动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既注重整体的逻辑性、层次性、准确性,又恰当地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报告的可听性、生动性以及感染力。所谓修辞,就是修饰语言,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很多,结合党代会主题报告的特点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主要采取了排比、比喻、对偶等既能有效增强表达效果,又不失报告准确严肃特点的修辞手法。

善用排比,气势如虹。为了增强气势、振奋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句结构相似,句式整齐,讲起来往往如同枪炮连发,排山倒海,气势如虹。比如在讲到新时代时,习近平总书记连用了五个排比句,对新时代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和解读。“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五个排比句,从历史发展、人心向背、国际视野等不同角度对“新时代”进行了定位和描述,层次清晰、节奏和谐、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善用比喻,具体可感。为了具体、明白地表达深刻抽象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可以使所讲述和描绘的人或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助人理解,化繁为简。比如,在讲到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时,就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将各民族紧密团结比喻为“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之明白易懂,便于听众接受。在讲到文化时,他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将文化比作“灵魂”,是一个典型的暗喻手法。灵魂是一个躯体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以之比喻文化,就是要凸显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和非凡价值。在谈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时,使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暗喻来说明要抓住主要矛盾,“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在这里“牛鼻子”就是用来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善用对偶,整齐铿锵。为了使报告音韵和谐,整齐有力,习近平总书记还大量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手法,能够为语言表达带来形式上的整齐和谐与内容上的相互映衬。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到对偶的修辞手法,比如“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等等。这些对偶句的使用,既满足了全面表达思想意蕴的要求,又实现了话语形式的和谐完美,看起来整齐,听起来悦耳,读起来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常常将各种修辞手法配合使用,进一步增强话语表达效果。例如,“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这段话就综合运用了暗喻和排比,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我们党坚如磐石的反腐败决心。

二、巧用雅言,严肃端庄

在这里,笔者所强调的“雅言”主要是指成语、典故、诗词等能够增强文章和讲话文学色彩、文化韵味的话语形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党的政治宣言书,巧用雅言,能够使报告更具文化底蕴,更具典雅之美。

巧用成语,文雅含蓄。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为话语增光添彩。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使用的成语不胜枚举。“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这段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一连使用了多个成语,形象地再现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面貌和中华儿女艰苦不懈的努力奋斗。

巧用典故,援古证今。用典,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词句等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思想和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常常引用典故,以援古证今,这次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亦是如此。比如在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引用“行百里者半九十”来说明民族复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意思是要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因为没有到达终点,也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情越是接近成功就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此外,用典的例子还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刮骨疗毒”“海晏河清”“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等。典故的使用,使报告表意丰厚、内容充实、句子美化,增强了报告的文雅性、庄重性。

三、活用口语,亲切实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时,不仅巧用雅言,以增添报告的文雅色彩,而且活用口语,使报告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从而做到雅俗共赏。比较突出的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些口语的运用,拉近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摆脱了“假话”“大话”“空话”的“官样儿”话语表达方式,以平实质朴、亲切实在的风格赢得了人民大众的欢迎和欣赏。

四、整散相间,节奏鲜明

整散相间是指话语表达中将整句和散句配合使用的表达方法。整句往往结构相近、字数相同、整齐和谐,散句则结构灵活、自由多变、避免枯燥。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综合运用整句和散句,使话语表达呈现出既整齐划一又灵活丰富的艺术特点。比如,“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等等。这几个例子中,往往是三组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整句并列使用,再配以自由灵活的散句,从而使报告行文错落有致、有起有伏、活泼跳跃,使话语表达节奏鲜明、抑扬顿挫、气势恢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我们真情绘就了中国未来奋斗发展的宏伟蓝图,使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的话语表达中彰显的风格特色和艺术魅力,也为我们提升话语表达水平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极好典范,对逻辑结构的整体把握、对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对雅言俗语的兼收并蓄、对句子结构的巧妙安排,都值得我们细心品味、潜心学习和用心实践。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雅言比喻话语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比喻
买椟dú还珠
诸子百家周游列国得会多少方言
诸子百家吉游列国得会多少方言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中国古代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