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开与新时代新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路子
2018-12-14刘俊
刘 俊
走开与新时代新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路子
刘 俊
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脖子以下”改革渐次落地,新体制全面推开运行。融入新时代,适应新体制,呼唤新的思想、新的力量和新的担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切实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手段,以一流的质效确保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人心,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汇聚磅礴力量。
一、注重精准施教,推动教育由“概略瞄准”向“精确制导”转变
从当前组教施教情况看,“新老一堂课”“咸淡一锅煮”“饱饿一锅粥”的教育局面还比较普遍,挠不到痒处、戳不到痛处、点不准穴位。这种粗放的教育模式与新时代新体制难以合拍共振,必须着眼“精细”二字,跟上新节奏,趟出新路子,焕发新活力。
一是精准把握教育时机。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特征,乘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统筹各项学习教育,及时穿插新思想、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紧跟习主席步伐开展“主席关注什么了”“主席讲话大家谈”群众性讨论,深扎维护核心、听从指挥思想根子。要准确把握新体制运行节奏,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特点要求、矛盾短板和风险挑战,按照“一个阶段突出一个重点”,精准推开教育“组合拳”。要准确把握任务特点,紧跟形势变化,聚焦敌情动态,直奔打仗“刚需”,渗透到日常作战战备、演训考核等任务锤炼中,有效提振精气神。
二是精准区分教育对象。在层次区分上,要突出个性化、分众化,不仅要区分党委机关、飞行人员、普通官兵,还要深入调研逐级细化。比如说,同样是干部,指挥干部和技术干部要区分;同样是士官,初级士官和高级士官要区分;同在一个院子,作战分队和保障分队要区分。在标准要求上,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都要像精准扶贫一样,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团以上领导干部重点在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体制运行规律、现代战争制胜机理领会运用上;机关干部重点在于贯彻强军思想、厚实能力素质、转变指导方式上;营连干部和官兵重点在于对十九大精神学习理解、对建设目标认同、对矛盾困难处理上。
三是精准设置教育内容。现在,官兵的人生阅历、价值追求、性格特征、精神世界更加多样,“锁”的种类更多了,手里只有一把“钥匙”是不够的。要区分每个层次、每一类甚至每一位官兵思想、心理及行为特点和需要,合理确定施教的内容、方式方法和目标要求,推送“菜单式”“点对点”教育。如在飞行部队,对飞行人员应突出以“爱战机、爱飞行、爱蓝天”为核心的教育;对机务人员应突出以“正确对待使命、正确对待苦乐、正确对待进步、正确对待得失”为核心的教育;对场站人员应重点突出以“精细化保障、感动式服务”为核心的教育,实现“量体裁衣”“精准滴灌”。
二、注重取得实效,推动教育由“入眼入耳”向“入脑入心”转变
不少官兵感言,现在的教育不缺形式缺效果、不缺方法缺共鸣、不缺数量缺认同。擘画新时代美好蓝图,释放新体制生机活力,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精神力量作支撑,正如习主席深刻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往深里想、深里做,不能雁过不留声、雨过地皮湿”。
一是语言要质朴。我们有的教育者,搞教育充斥着空话、套话、官话,官兵感受不到教育的魅力和快乐。习主席用自己在厦门游泳的故事说明改革要“识水性”,讲述陕北“梁家河记忆”表达改革要不忘初心,以朴实的语言为增强教育实效打开了一扇窗。对此,要善于运用兵言兵语,把“官方通稿”“权威发布”变成“飞行口音”“外场语言”,用“草根”语言翻译深邃道理,使官兵觉着可信、听着对味。要善于讲好身边强军故事,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循循善诱,努力增强教育亲和力说服力。要善于运用时代语言,紧扣网络热点、社会焦点,多一些名言俗语、网络流行语、形象比喻,让官兵越听越想听、越听越解渴。
二是情感要真诚。目前,有的教育者不能真心与官兵交朋友、诚心与战士拉家常,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官兵的意见呼声,导致教育入不了心、扎不下根。作为教育者,要当官兵的知心人、贴心人,在教育中注入积极的情感因素,用饱含感情、催人奋进的话语去启发、感染和引导官兵,使官兵在强烈的感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站在平等尊重的角度,与官兵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结合自身经历说出感触最深的话语,与官兵真情交流、真诚互动;用真实打动官兵,真情解答官兵心中的疑虑,真心化解官兵遇到的困难,真正解开思想“扣子”,让教育更加有温度、有实感。
三是招数要实用。从过去的“一块黑板一张嘴、一个教案读到底”到如今的“微信微博朋友圈、课件精美声光电”,看“彩头”、评“噱头”、比“包装”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教育既要看“面子”,更要强“里子”,在要精要管用上多用力。针对不少官兵“入网比入伍早”“网龄比军龄长”的实际,强化“互联网+”思维,用好“两微一端”平台,大胆尝试“微教育”,积极开展网上谈心、网上交流;针对官兵个性张扬的特点,将《朗读者》《我是演说家》《开讲啦》等鲜活模式引进课堂,强化群众自我教育感染力;针对官兵思想问题很多都是社会问题在部队的反映,拓宽“请进来讲、走出去学”的教育渠道,在与地方教育工作者交流互动中答疑释惑。
三、注重水滴石穿,推动教育由“立竿见影”向“久久为功”转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三尺之冰,也非一日之功。要看到,推进伟大的变革,开创伟大的成就,实现伟大的目标,是长期的、系统的、连续的工程,教育引领工作是一场持久仗,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有序有力推动、不松不退不让。
一是坚持组织领导不缺位。各级政工领导要切实站到一线,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推动,越是任务重头绪多越要集中心思和精力管思想、抓教育,带头上大课,带头宣讲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形成“担纲者先行担当、教育者先受教育”。各级政治机关要强化“思维重心上移、工作重心下移”抓教理念,坚持全程抓、抓全程,既抓谋划又抓落实,关键节点蹲点指导、重点难点集中研究、动态情况随时交流、好的做法及时推广。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变跑面调查为蹲点解剖麻雀,变一般了解情况为深入掌握实情,拿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以务实工作指导推动教育扎实开展,确保教育始终沿着正确轨道运行。
二是坚持统筹融合不断线。长征中,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还一边急行军、一边搞教育,充分说明教育可以统筹好、落实好。旅团要坚持“两名主官统筹、两个机关协调、两套计划准备、两种天气转换”,不是简单做加减法,而是“关闸合流”“融合再造”,实现内容安排“1+1<2”、教育成效“1+1>2”;营连也要加强统筹,不能照搬照抄、全盘生硬接收,紧贴官兵实际、现实所需灵活自主抓落实,通过上下共同努力,解决教育“多杂乱”的问题。同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经常管理、融入业务工作,延伸渗透到训练场、机翼下、阵地上,防止教育脱离官兵、脱离实际、脱离中心。
三是坚持培养队伍不松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赢得积极主动的教育格局,政治教员队伍是关键保证。要大力倡导“学以致用、学习就是进步”的观念,引导广大政治教员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使命,向书本学、向身边人学、向实践学,自觉在学习中增长才干。要采取办班学习、送学外训、研讨交流等形式,组织新体制教育模式专题学习培训,帮助解决“不会讲、讲不好”的问题。利用政工夜校、备课试讲、评比竞赛等时机,组织学习网络知识,掌握动漫、网页、DV制作等基本手段,努力提高运用网络开展教育的能力。
四、严格制度保证,推动教育由“软性指标”向“依法施教”转变
新体制的四梁八柱已经搭起来,正规化、法治化运转逐渐步入正轨,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更应突出严肃性、规范性、约束性,像抓安全制度一样落实好教育制度,有效克服教育“软指标”观念。
一要在党委议教上从严。军旅体制下,减少了过渡衔接,部队“横宽纵浅”。军一级需要适应从“领导”到“指导”的角色转变,要区分不同类型单位,真正摸清部队教育底数,深入研究探索新体制下的教育模式、网络时代的教育方法、动态条件中的教育落实等问题,研究部署教育要定时限、定标准、定要求,画出具体的目标图、统筹图、推进图。旅一级承担了以往师团两级大部分职能,直接面对基层营连和一线官兵,落实两月一次的党委议教要更加接地气、更有泥土味,抓议教决议要坚决有力,防止议而不透、议而不行、行而不果,确保有的放矢、掷地有声,树起威信、彰显威力。
二要在机关组教上从严。要严在教育部署上,抓住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紧扣“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这个主题,采取有力措施抓深走实,让主题真正聚焦、主线真正居中,牵引并推动其他学习教育与主旋律合上拍,奏好“交响乐”。要严在检查问效上,改变传统的单纯“看教案、查笔记、提问应知应会”做法,多关注授课质量、讨论质量,关注解开了多少思想“疙瘩”、拉直了多少心中“问号”,更要关注部队建设发展层次、官兵精神面貌改变提升的幅度。要严在奖惩激励上,将教育落实情况与评选先进单位、主官立功受奖、晋职晋衔挂钩,定期评比表彰先进、通报批评后进,立起“教育抓与不抓不一样、抓好抓差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三要在基层施教上从严。从调查了解情况看,抄笔记、走过场、不落实的现象在基层还普遍存在,教育效果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也伤害了官兵参加教育的积极性。要按照“抓飞行训练”的标准,认真落实计划、准备、授课、活动、讨论、总结六个教育环节,坚决纠治和避免落实上的随意性。要按照“发工资、领津贴”的标准,抓好教育责任分工,留足教育时间,严格教育考勤和补课制度,确保人人抓教育、人人受教育。要按照“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标准,强化问效意识,定期组织推门听课、教育满意度测评、“优质一课”评比,以官兵满意指数倒逼教育成效指数,立起严管实抓的标尺刻度。
【作者系94816部队政治工作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