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高职新生入学心理适应教育中的运用
2018-12-13刘小春
【摘 要】 高职新生进入学校后,在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均存在适应问题,在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教育中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能有效帮助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使他们能正视自我,科学定位,塑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团体辅导;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教育;运用
高职新生自高中或中职升入大学,进入学校后,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各方面的环境都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学校对新生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尤为重要,在适应性教育中进行心理适应教育更为重要,在进行心理适应教育时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更有助于帮助高职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能较快度过适应期。帮助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这对大学新生三年的校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教育中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帮助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使他们能正视自我,科学定位,顺利度过人生的困惑时期,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活,就很有必要。
—、高职新生在心理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
1、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或学习能力成绩导致的自卑心理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95后”或“00后”,他们进入高职后往往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因为学习能力或学习方法等方面原因,他们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阴影,对待学习普遍缺少自信,受传统思维或社会上看法的影响,觉得读高职院校不好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2、网络社会里高职新生普遍自我意识强,但过份注重个性,弱化了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差
现在的时代是个新媒体新技术的时代,网络基本普及,高职新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再加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不同,使得“95后”在个性更加独立,他们对人生对社会有自己的主见,思维习惯受网络的影响也比较深,渴望自由、追求个性是他们明显的特征。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迷恋网络,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自我意识加强了但也弱化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抗压能力。
对网络的依赖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们通过虚拟网络可以完成人际交流、生活服务等。大多数“95后”学生与社会上多数人群一样是“低头一族”,在现实生活中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接触较少,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
3、高职新生刚入校不能完全适应大学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和未来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和困惑心理
高职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与高中的学习生活模式有很大区别,高职新生刚入校时由于还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普遍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和困惑心理。高中阶段一般采取较封闭的管理,课程安排相对固定,同学关系较为单一。而高职学校管理相对宽松和开放,学生突然感觉无所适从。一般来说,高职新生很多都是第一次离家外出求学,离家较远,身边没有了父母亲戚朋友的关心关注,一时生活上的不适应而陷入一种无所适从产生一定的焦虑。在高中学习时老师强调督促的比较多,而在大学主张自主式学习, 学生自由度比较大,但高职新生相当一部分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的基础比较差,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在学业上产生了困惑和挫败感,因而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4、高职新生进入学校后,因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时间多,一时不适应有些迷茫心理
进入大学后,大学的社团等活动增多,学生参加各類社团活动的时间也增多。高职新生往往入校时,凭借开始的热情参加了较多的社团组织,但开展活动时又因为时间或精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会产生一种茫然心理。
二、高职学生产生心理不适应情况的原因分析
1、从学生个体因素来看
高职新生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家,离开父母亲友,要独立学习生活,这需要一个适应的时间,虽然学生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但缺少社会锻炼,心理抗压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对于新的环境如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就容易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2、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
现在的时代是个网络技术的时代,新媒体新技术得到普及,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高职新生成为了“低头一族”,他们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不仅限于老师的传授和父母的教育,通过网络的渠道接受各类信息很为畅通,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现实与网络的冲突,在心理上给高职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利用团体辅导的方法给高职新生进行入学心理适应教育
团体辅导现在已被广泛运用到高职学生心理辅导中。团体辅导就是通过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团体心理咨询,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人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给高职新生进行入学心理适应教育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效果好且可操作性强。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让新生参与到心理适应教育中使受众面广,团体辅导中设置一些小游戏和小活动,游戏和活动中让高职新生参与到心理适应教育中,可以提升心理适应教育的效果,寓教于乐,比起简单的说教效果会更好。在团体的活动中也能够加强团队成员的交流和沟通,在团体辅导中学生可以相互的帮助,获得友谊增进信任,在活动中同学们也可以相互了解和加强对自己的认识。
利用团体辅导的方法给高职新生进行心理适应性教育的时候要注意训练活动或游戏与传授心理调适的办法和技巧相结合。活动或游戏的设置可以丰富新生心理辅导的方式,心理调适的方法或技巧可以有效帮助高职新生进行心理自我调节,所谓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个体自我矛盾的冲突,需要个体有正确的认知,不断调整自我心态。传授调节心理方法有助于个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心理调节。
在给高职新生进行团体辅导时要注意控制好团体辅导的时间,精心准备团体辅导的内容。根据一般规律,团体辅导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在短时间内要取得团体辅导较好的效果,就要求要精心设计团体辅导的内容和各个环节。还要求参与团体辅导的成员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达到团体辅导应有的效果。
在进行团体辅导时还要注意学生团体的构成,学生团体应该随机构成,这样便于新生间更好的融合,能够增强新生间相互了解,能够增进新生间的相互信任。还要加强对团体辅导活动或游戏的把控能力,加强引导。在团体辅导中仔细观察所有学生的表现,了解新生的心理状态,为老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最可靠的依据。为需要个体辅导的学生提供可信的材料。
利用团体辅导的方法给高职新生进行心理适应教育,能够迅速帮助高职新生克服胆怯、自卑等心理,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快融入大学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胡芳,李丹.自媒体环境下“90中”高职学生特点实证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4).
[2] 康建军,刘申忠.高职新生入学心理适应主题教育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
[3] 游然.微时代视域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22-23.
[4] 王凤梅.新媒体时代主题班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5]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R].2017.
【作者简介】
刘小春(1977—),湖南攸县人,任职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