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生课堂—长者自我表达沟通成长小组
2018-12-13曾美娟
摘要:广州市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且呈高龄化、家庭空巢化等特征。许多空巢长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是“爱在心里口难开”,不善于向子女表达个人的需求,导致他们出现“情感空虚”的状态。本文通过小组案例,探讨如何协助长者学会真诚、合理地表达个人的想法及情感。
关键词:空巢;表达;亲子
一、小组背景
龙津街道常住人口4.6万人,其中长者近1.2万人,约占总人数的26%。根据中心调研报告统计显示,社区中的独居或空巢长者逐年上升。他们因担心影响孩子的工作或生活,平时与子女沟通时基本是报喜不报忧;心里渴望子女多陪伴,但是嘴里却又说着违心的话以减轻孩子的压力。为了让长者们懂得如何突破“不好意思麻烦子女”的心理障碍,真诚、合理地向子女表达情感需求,享受天伦之乐,中心社工设计了善生课堂小组,得到了长者的积极参与。
二、小组理念
快乐五元素:享受、投入、成就、关系、意义。长者懂得向自己的子女表达情感需求才有更多享受亲情的机会,投入到亲子互动中,体验到养育子女的成就。通过小组互动功能[1],让长者懂得处理与子女的关系,以享受天伦之乐。
三、小组过程
第一节:你说我也说
中国人不习惯在公共场合谈及自己的家人,但却喜欢听别人的故事。社工通过破冰游戏,让组员打破尴尬,增加组员之间的信任。随之确立小组契约(小组内容可能会谈及到家事,要约定小组结束就话题结束,不可做“八哥”)。
通过情节代入分享,组员分享各自与子女的沟通习惯,社工带领组员总结自己与子女的沟通存在障碍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组员都觉得自己会存在“怕自己会影响子女的生活和工作”的想法。
组员了解此次小组目标及内容后表示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多陪陪自己,但考虑到他们要上班,所以一开始是不愿意的,一方面是不想打扰子女上班,一方面是害怕子女拒绝自己。所以听到社工亲自电联自己的子女邀请他们陪组员参加“反哺宣传大型社区活动”均表示求之不得。特别是组员陈姨表示社工代表“官方”打电话倡导子女多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更具权威。
通过小组,社工了解到大多数组员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虽非常想子女多陪伴自己,但平时不敢表达出来,而是在自己生病、遇到麻烦或做了好吃的才会电联让子女回来。社工向组员表示会在电联他们子女时代表机构感谢子女对组员的孝心,同时动员他们来陪组员参加活动,组员纷纷表示很期待。
第二节:事后我有话说
社工展示组员与其子女参加中心举办的反哺宣传大型社区活动的合照,并鼓励组员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组员们争先恐后地分享,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儿子还把我们母子一起参加活动照片发到朋友圈,亲朋好友都点赞,羡慕我们社区有这样的亲子活动,我也第一次与儿子一起参加社区活动,感觉好像我年轻了,儿子说意识到自己也真的步入老年了,更珍惜这样的时光”,组员何姨骄傲地分享到。组员许姨更是开心得不得了,因为自己的丈夫和两个小女儿都一起参加了社区活动,感觉一下子不孤单了……
组员们纷纷表示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光,体验到子女陪在身边的快乐及感受到子女的那份真情,表示愿意尝试多些向子女真诚地表达自己精神慰藉的需求。
第三节:一封家书
这一节,组员们更加敞开心扉,透过子女赠予自己的礼物来分享从子女那里得到的爱。
组员罗姨说自己从来没有买过衣服,但时常得到别人对自己择衣审美的赞美,所以自己的衣服就是女儿给自己的最美的信物。
在“一封家书”环节中,组员给子女写信。组员李姨表示自己比较内敛,平时与子女沟通也很少,感觉难为情而不愿意自己写,社工得到李姨同意后亲自将她的原话写下来,“我不知怎么与你沟通,一言难尽。每次电联时都不知道如何开始沟通,你懂吗?”。最后社工请每位组员在信上签名(小组结束后社工会将组员的书信拍下发给组员的子女,并请组员子女配合回信)。
第四节:来自子女的声音
社工得到组员同意后,将四位组员写的书信读出来,其他组员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响起掌声。有组员说很羡慕收到回信的组员,有那么孝顺的孩子;有些组员反思说原来自己子女有那么多平时不说的悄悄话。
社工还邀请了一位组员叶姨的女儿啊玲分享她对其母亲参加该小组活动的感受。玲姐表示很羡慕妈妈生活在如此暖心的一个社区里,自己已经退休了,只有一个子女,希望以后能像母亲这样,在社区中有朋友陪伴,有慈善组织人员的关怀。玲姐私下向社工表示自己需要照顾生病的丈夫,所以妈妈能得到机构的照顾,感觉很放心,在听信的过程中母女眼眶都含着泪珠。
组员开始慢慢活跃起来,相互讨论以后可以怎么和子女说说心里话,并分享这段时间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情况。有组员表示借着小组活动的契機,与其子女的接触更多了,亲密感更强。今天有几位旁听组员,他们表示很希望自己也能参加这样的小组,学习如何更多地获得子女的陪伴或关注。
第五节:结业礼
组员自由的交流小组感受,作最后的小组成果汇报,宣布小组组员集体毕业,期待组员的继续成长。组员纷纷对自己的成长感到欣慰,社工给每一位组员颁发毕业证,在拍完大合照后,小组正式结束。
四、小组成效
小组结束后,社工对组员进行回访,组员开始纷纷表示感觉到子女的孝顺,且经常比以前多了,感到很满足。当社工邀请组员子女与组员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后,组员纷纷表示很难忘,第一次与子女一起参加社区活动,这种陪伴的感觉很美妙。在社工的鼓励下组员们第一次写信给自己的子女说出自己的心理话。社工通过努力,加到了每一位组员子女的微信,并请求子女们协助回信,大部分组员的子女甚是感动,最后收到6位组员子女们的回信,得到组员同意后分享这五封来往的书信,让所有组员很受感触,子女竟然主动在信件中表示以后会多听妈妈的话,多回家看望父母,还说一些平时难于启齿的暖心话。组员感觉这样的课堂让他们和子女的关系更融洽了。社工了解到没有收到子女回信的4位组员中1位组员表示理解自己的子女确实忙没有时间回信,其他3位表示非常渴望自己的子女多电话关心关心自己,其实他们平时就很少得到子女的关心(主动电联),所以社工表示每年会向今年一样主动邀请其子女社区活动(其实这次这3位组员的子女也没有来参加),并鼓励这3位组员可以互相多走动走动以增进朋辈间的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梦 张和清. 小组工作[M].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曾美娟,女,现任广东省广州利民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资源中心社工主管,研究方向为长者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