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激励教法在语文课堂上的妙用

2018-12-13庄春艳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活动策划语文课堂

庄春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这时,教师不妨把激励机制引入教学工作中,以激励激发学生内心学习的热情,以激励肯定学生做出的努力,从而促使他们层层深入地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

关键词:语文课堂;激励法;语言感化;榜样力量;活动策划

在当今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必要的要求。提升教学效率,笔者认为:除了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而激励性教学手段无疑是非常有效的。第斯多惠曾经说:教师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教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由此可见,激励是一项在教学中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必备教学艺术,运用得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会被大大激发出来,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暂,若想让他们在课堂的四十分钟全程认真听讲有些难度,这时我们不妨积极运用激励教法,利用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充满期待这个特点,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锤炼自己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而小学语文的课堂更应该是妙语连珠、精彩纷呈的。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古语“良言一句三冬暖”鲜明地说出了优美的语言带给别人的美好感受。同样道理,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以充满积极向上的语气、春风化雨般的态度、蕴含丰富情感的话语传达给学生自己的立场,学生一定会增强自信,丰富自己的人格。而这些,无疑都是激励性语言所带来的可喜收获。当教师时时刻刻能够以激励性语言给学生授课,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说一声:没问题,你能行!顿时会鼓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向他竖起大拇指:你真厉害,你是好样的!会让学生品尝胜利的喜悦。当学生做得不够好,感到自责时,我们可以说:别泄气,老师相信你,下次继续努力!无疑会激起学生继续奋斗的斗志。

不过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语文教师要关注语文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的深度,不能一味为了表扬而表扬,而使教师的表扬陷入廉价和尴尬的境地。一般来说,我在课堂上会给学生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进入文本的意境之中。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文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便抓住文章结尾处的内容提出疑问:放掉了大鲈鱼,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会一直銘刻在汤姆的记忆中,爸爸坚定的话语会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呢?引导学生小组展开讨论,使其意识到是爸爸遵守社会规则的正面高大的形象铭刻在他的记忆中,以及汤姆记住了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必须遵守社会规则这一深刻的道理。当学生说到了其中的一点,都可以给予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让他们在课堂上体验被肯定的快乐,掌握应该习得的知识。

二、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他们向榜样看齐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尤其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正需要一些正面高大的形象去引导他们做人做事,使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运用榜样激励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让他们从心理深处对榜样的形象进行认识和了解,例如可以用教材中的光辉形象去引导他们去学习进步,也可以针对课外阅读中的人物来告诉他们奋斗的方向,当然,在班级学习中也可以给他们树立身边的榜样来影响他们,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榜样,都是可以带给他们积极正面的影响,给予他们奋斗的动力的,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脚步,从而向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奋斗不止。

在教材中我们就经常会接触到这样的正面形象,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安排了《二泉映月》《海伦·凯勒》等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文章中的主人公虽然都命运多舛,但是都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和命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虽然遭受了常人所没有遭受过的灾难,但是却付出了异于常人的艰辛和努力,那种不向命运屈服和妥协的精神读来让人动容,每个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文中主人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深刻感受到在困难来袭时,只有坚强勇敢才能够面对生命的挑战。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也会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内在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该积极为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促使他们向先进学习,教师以鼓励性的语言和动作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使他们对语文学习、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应对心理。例如我们经常针对学生的实际,为他们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或者其他语文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找到自己的内心力量,从而找到前行的动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鼓励学生上台去讲一讲自己对未来的构想。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其他规定,自由发挥,而且每一位上台的学生均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的奖励。学生摩拳擦掌,当我看到一位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把手举起来时,我便直接鼓励他上讲台前,当他把自己的理想说完,我示意给他以热烈的掌声,告诉他他是最棒的,希望以后课堂上能更多地看到他踊跃发言的身影,他激动地点了点头。

激励性的语言也好,动作也罢,只要教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态度,尊重学生,遵循学科特点,就一定会不断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上越来越从容,越来越努力。

参考文献:

[1]邵小茹.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激励学生参与学习[J].语文学习,2014(3).

[2]孙燕姿.参与语文活动,激励学生健康成长[J].课外语文,2015(4).

猜你喜欢

活动策划语文课堂
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发展策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