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孤独感与师生关系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2018-12-13宋玲萍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分组师生关系维度

宋玲萍

一、问题的提出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满足交往需要而建立的心理关系,它体现了儿童的人际交往力、社会适应力,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进程、课业成绩和学校教育行为。

小学生在校时间较长,从早上8点到校到2点半离校,这段时间都是与老师、同学结伴的,与老师的相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情绪。考虑到这方面,笔者花了4周时间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本地区的三个学校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笔者在苏州市高新区选择了三所普通小学校,每个学校从三、四、五、六年级各随机抽了一个班。三年级男生76人,女生67人。四年级男生65人,女生69人。五年级70人,女生60人。六年级男生62人,女生71人。

(二)测量工具

1.教師评定量表

笔者参考了Pianta等人的师生关系量表(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Scale,简称 STRS),我国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重新编制,以适合中国的小学生。笔者查看了王耘等人编制的有28个项目的量表。此量表上每个回答以1至5分来打分,最后笔者统计量表总分。

2.学生评定量表

同样参照Pianta等人的师生关系量表。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杨雪梅教授编制了24个项目的师生关系问卷,以亲密性、冲突性、合作性、支持性、满意度作为师生关系问卷的维度。

3.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包括16个项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另含8个关于课余爱好和活动偏好的项目。1至5分分别代表“一点都没有”至“始终如此”的程度。

4.数据是用SPSS进行整理分析的。

三、研究结果

1.不同年龄的小学生孤独感不同

儿童孤独量表包括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对目前同伴关系状况的评价和对社会需要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四个维度。问卷结果表明,五、六年级小学生对社会需要满足感明显低于三、四年级,其中六年级最低,而其余三个维度的差异不明显。

2.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孤独感分布不同

根据问卷最后的分数统计结果,笔者将三至六年级小学生的孤独感分成了三类:高分组、一般组和低分组。540名小学生中,高分组占21%,一般组占69.29%,低分组占9.71%。可以看出,本地区的小学生自我感觉的孤独感较强。

3.师生关系中的性别与年龄有差异

总体来说,女生与老师的关系要比男生与老师的关系要积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有下降的趋势。

4.师生关系与孤独感相关

师生关系与孤独感各维度有相关性。孤独感得分高的小学生与老师的亲密性较低,对于老师的教学支持性较低。孤独感得分低的小学生与老师的亲密性、满意度、合作性较强,但是冲突性也较高。

5.笔者访谈到的6位小学生中,4位较难敞开心扉,说出心里的想法。2位相对活泼开朗一些,愿意分享内心困惑。

四、结果讨论

1.小学阶段相较于初、高中是比较轻松的。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孤独感也在升高。五、六年级的小学生相对各方面比较成熟,受到外界的压力也在加大,因此,他们的社会需要满足感低于三、四年级。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较大,成人的生存压力已经影响了小学生。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小学生毕竟还小,每天被灌输着成绩、分数,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对社会、对家长的不满意感,甚至会排斥。

2.除了家长、社会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的角色也影响了小学生知觉的孤独感。在学校,孤独得分高的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也不亲密。根据笔者自身经验,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较为亲密,也很配合老师的教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心智慢慢成熟,自我效能感提升,对老师的要求会产生抗拒心理,常不配合老师的教学,甚至提出不满。这样的话,极易产生冲突。

五、结论

本研究是针对苏州高新区三所普通小学校的小学生进行的,具有地域性。因此,本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孤独感是小学生人际关系和学校适应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背景下的孤独感是学生基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情绪反映和行为表现及对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地位和学业水平的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无助和不满的主观情感体验。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正常生活,现在的小学生心理机制成熟度明显较高。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呵护他们,培育他们,是老师们的职责。师生关系若是亲密无间,那么小学生自我知觉的孤独感就会降低,社会需要满足感就会升高。

六、可实施措施

1.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接待长期闷闷不乐、排斥外人、不愿与人交流的小学生。目前,不仅是成人,儿童也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每个学校应该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并定期安排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面对面与学生进行咨询,发现学生问题,帮助其敞开心扉。

2.小学教师应该每月进行心理辅导,了解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知晓他们目前的心理发展程度,并学会与他们交流,化解他们内心的困惑。

本研究由于被试较少,得到的结果与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笔者将会继续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把这项研究继续下去。

猜你喜欢

分组师生关系维度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人生三维度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