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于儿童心田之上

2018-12-13苏双娟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堂儿童

苏双娟

摘 要:老子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根”丢了,一切都是虚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之路上,携《论语》走进校本课程,将必背古诗与语文教材有机融合,牵“蒙学读物”走进语文课堂……让经典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经典润泽学生的心灵,让经典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植根并茁壮成长……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儿童;语文课堂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近两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尝试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语文课堂。

说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同行的老师也许会嗤之以鼻:那些老古董的东西,生涩难解,有啥好学的?对此,我不想去做过多的辩驳,让我们首先来重温以下两番话:

2014年9月9日,国家领导人赴北师大看望师生,翻看全国课程教材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4年10月15日,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如果这两番话还不能给你以启发,那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在他的文集《不战而胜》中的论述:“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为之一震呢?可是,震撼我们的还不止是这些,我们再看:美国在2004年设立了孔子学院,2016年5月达到了109所。同样,日本在1986年,也成立了孔子学院……世界各地都掀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热,而我们国人呢,是不是应该感到汗颜?

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到底何在?它到底难不难学?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前年9月,我开始了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尝试之旅,带着我的学生踏上了“寻根”之路……

一、攜《论语》走进校本课程

说到《论语》,我们不陌生,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那么,这部曾经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告诉我们:《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你听!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苍天还需要说话吗?孔子是在告诉我们:有时候,“无言”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告诉我们,何为君子?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注重礼乐的修养,并且搭配适宜,方可为君子!……《论语》中太多太多的论述告诉我们如何为学?如何修身?如何养性?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行驶时,《论语》似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散发着它独有的光芒。因此,我和团队的老师在学校全课程的引领下把《论语》作为实施校本课程的首要读本。

校本课程实施中,我是这样带学生学习《论语》的。首先将《论语》中经典的语录分为10个篇章,如“孝敬”篇、“仁爱”篇、“为学”篇、“理想”篇等,教学中,以“吟诵”为“经”,以“故事”为“纬”,即用“吟诵”贯穿始终,“故事”拓展理解为辅。所谓的“吟诵”,我借助国学大师唐文治老先生的自创调去吟诵。有老师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去吟诵呢?朗诵、朗读不可以吗?完全可以!但是,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去考虑,如果给文字赋予音律,是不是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吟诵绝对是一项自娱又娱人的高雅艺术活动。况且,吟诵也是历代文人学子读诗、读词、读文普遍采用而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此外,对于古典诗词,仅是读,你一定觉得枯燥乏味,倘若能用熟悉且贴切的调子去吟一吟,兴致马上就来了。而且,在不断的吟诵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所学的内容。

在校本诗词吟诵课上,孩子们是快乐的,在与经典一次又一次的触碰中,孩子们的思想一步步走向纵深,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确立,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升华。不信,欣赏一下我班学生的《论语》学习心得吧!

从“巧言令色”说开去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第一》。就是说,满口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说过:“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很显然,这些有意于讨好人的伪君子是令人讨厌的,可是他们偏偏无处不在,成为一道不美观的风景。

还记得《狐狸与乌鸦》中的狐狸吗?它的嘴像抹了蜜一样甜,奉承话说了一大堆,可是,它的目的哪里是夸赞乌鸦,是想骗得那块肉呀!还有《红灯记》里的日本队长鸠山,不就是巧言令色,说出投降后的种种好处,才使王连举,那个护送密电码的地下党员叛变的吗?他们真是典型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然而,在历史上,在生活中,巧言令色的人并没有因为圣人的鄙夷和众人的厌恶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却有的是用武之地!他们能为了某些目的,使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

当然,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两袖清风,不趋炎附势。比如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官职,隐居山林,才有了后来的《归田园居》《桃花源记》等名著。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不能做狐狸那样的人,更不能像鸠山一样,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仰,保持思想、精神上的独立,不巧言令色,不趋炎附势。要做到这几点,我们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

让我们牢记孔子的话:巧言令色,鲜矣仁!

二、将必背古诗与语文教材有机融合

有人说:好的语文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是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一个点,如何由这个“点”引向“面”,如何带着孩子们“举一隅”能以“三隅”反,这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和研究的。下面以我教苏教版第九册《黄鹤楼送别》一课为例。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包诗,文中有诗,诗中有文。文章向我们呈现了李白和孟浩然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两位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文包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文本,学生可以自主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对于这一点,我把它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文章是如何将诗的意境以今天的白话表达出来的?我又把这一点纳入本课教学难点。在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之后,我引导学生去探究古往今来其他的“送别诗”,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等,学生借助注释自主理解后,我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呈现《中华好诗词》的相关视频资料。当诗的意境以生动的画面再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我再趁热打铁——不如我们也来写写“文包诗”?学生兴味盎然!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

别董大

一个寒冬的下午,大块乌云铺满天空,天地整个像年代久远的老照片,昏暗泛黄。北风撕裂云层,大片雪花如鹅毛般纷纷飘落下来,几只大雁飞过这儿,只留下几声凄凄雁鸣……

此时此刻,诗人高适正和著名琴师董庭兰于睢阳饯别。董庭兰不久前刚从长安归来,可不久后又将去往远方,作为挚友的高适是何等不舍啊!两个人的面前虽摆满酒食,但谁也不愿去动筷子,虽拥着火炉,却温暖不了彼此的心。

纷纷大雪,萧萧雁鸣。董庭兰内心波翻浪涌,依依惜别,还有对前程的隐隐担忧,百感交集,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化作一声声长叹。好在高适毕竟是豁达之人,虽然万般不忍,但还是平静了自己的心情,说道:“董大,这一次你就尽管放心去吧!请不必担心慢慢的前途再无知己,你要知道,你是一位伟大的琴师,这全天下有哪个人不认识你、不尊重你呢?而且,我们还会有再见的机会的!”董庭兰听了,先是一怔,然后紧紧拉着高适的手,说道:“朋友,有你这句话,我就是走遍天下也没有顾虑了……只是,你也要保重啊!”高适重重地点了点头。

短暂的见面之后,董庭兰上了路。高适强忍着不舍之情,拿来笔墨,一挥而就《别董大》,借此寄托内心的依依惜别之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从这位学生的习作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情,对于“文包诗”这一题材的特点也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言中传情、行中藏情、景中含情!这个过程,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不仅得以提高,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提升。

课标中给小学阶段的学生明确列出了75首必背古诗。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不能做“甩手掌柜”,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读读背背就完事了,语文老师应该做点实事,如能这般,在语文教材和75首古诗间寻找到切入点,带着孩子们品味、鉴赏,抑或是写写“文包诗”,这个过程,收获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若能如此,老师们便是在实实在在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牵“蒙学读物”走进语文课堂

什么是“蒙学读物”?它是中国古代专为学童编写或选编的,最早是在私塾里进行的启蒙教育读本,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有一些老师也排斥这些读物,认为它们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诚然,这些读物确实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因子,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弟子規》为例,精华何在?从语言形式上来看,三字一句,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学生诵读和记忆,语言也极富节奏感,如果在小学低段,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语言文字的熏陶,对学生语感的形成是极有帮助的。从内容上来看,尽管在过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在塑造孩子性情、品德等方面的功能,时代是在发展的,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能丢!从“蒙学”的意义上来讲,过去,它又是识字、写字的工具,孩子们入学后,边诵读这些读物,边认识生字。

基于这三点,我在低段进行了《弟子规》的教学尝试。教学内容一节课以两句或四句为宜,充分发挥此本读物的识字功能,力求在内容和生字间建立联系。例如,教学《入则孝》这部分内容,我出示“孝”的甲骨文字形:长发长者在上,小儿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意即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建立在对“孝”字的字形认识上,再结合具体语句、补以相关故事来学习“孝”的深层次内涵,“孝”便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立体起来,丰满起来!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仍以吟诵贯穿终始,吟诵调以“五调”为准,我进行了自创,孩子们在一遍一遍的《弟子规》吟诵中,感悟到了中国语言的韵律美以及《弟子规》的精神内核。

老子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根”丢了,一切都是虚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之路上,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钟情并执著于做这样一件事——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于儿童心田之上!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堂儿童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留守儿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