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2018-12-13王小祥
王小祥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方法:收治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咳嗽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中医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咳嗽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等。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咳嗽是一种难以痊愈的病症,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如何对患者的咳嗽进行有效治疗是现阶段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本研究主要基于中西医治疗方式上的差异性,探究中医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咳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2014年收治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2.4岁。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1.2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治疗前,两组患者首先给予尿常规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根据患者所接受试验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临床用药指导。①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西医治疗,采用抗生素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止咳药物选择为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3次/d,连续服用1周,1周为1个疗程。②观察组给予相应的中医治疗,患者通过口服中药止咳散止咳。止咳散主要药物组成:化橘红、炙百部、荆芥、防风、白前、杏仁等。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咽痒现象,则加入蝉衣;如果咳嗽非常严重,甚至伴有黄色痰液,则加入大贝母、沙参等。1剂/d,连续服用1周,1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将两组患者的咳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疗效评定标准: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按照患者的咳嗽情况进行疗效评定。①显效:患者经过初步的治疗之后,咳嗽完全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的产生。②有效:患者在经过初步治疗后,咳嗽症状有明显减缓,无不良反应的产生。③无效: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完成之后,患者咳嗽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并且在产生不良反应等。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經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都有显著缓解,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在感冒发生之后,往往会伴随着严重的咳嗽症状,对于患者来说,咳嗽一方面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会对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咳嗽的主要发病原理为患者体内的呼吸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结合,造成患者气道上皮出现损伤。当患者出现黏膜下感觉神经末梢暴露之后,会造成患者血管活性物质以及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最终造成患者气道高反应。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前的病毒性感冒发生过程中,往往成年人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较低,儿童较高。在所有的呼吸道感染当中,大多数都是由于病毒性感染造成的。患者出现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出现咳嗽、咽痒以及痰多等症状。当风邪进入到患者肺部之后,往往会产生剧烈的咳嗽,造成患者肺气上移。目前临床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咳嗽的主要方式为中医或者西医。但是西医治疗方式往往治标不治本,无法有效根除患者症状。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探究中医治疗方式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的咳嗽情况。
中医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来说一方面能够起到止咳、祛痰等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气道高反应状态,提高免疫能力。研究显示,在进行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的咳嗽治疗中,中医往往能够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止咳散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在临床表现上所突出的症状以及相关的特点给予辨证加减,相比传统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中药治疗可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腹痛、呕吐以及嗜睡等不良状态,患者后期恢复情况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在进行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的咳嗽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药治疗方式疗效较为显著,对于患者来说一方面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