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

2018-12-13陈兴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3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

陈兴

摘要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收治翼状胬肉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低于对照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较好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它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的异常增生。临床症状出现结膜瘀斑、角膜表面三角翼状胬肉、结膜乳头状增生。轻度症状组可引起眼睛发炎,严重者可引起异物感、单孔影响视力或覆盖角膜屈光异常。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复发率高达20%~60%。相关研究发现,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有一定的缺陷,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角膜上皮损伤,且易复发,影响翼状胬肉复发的重要因素是基底细胞功能障碍和角膜缘干细胞数目减少。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0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12月收治翼状胬肉患者140例(14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70眼)。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翼状胬肉侵犯角膜缘2 mm,无明显眼部炎症,排除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伴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还有眼部手术或有较明显外伤史的患者。对照组男30例(30眼),女40例(40眼);年龄35~70岁,平均(45.5±2.5)岁。观察组男30例(30眼),女40例(40眼);年龄34~70岁,平均(45.5±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前7 d,滴眼液6次/d,手术由同一操作者在相同的显微镜下进行。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给予1%奥布卡因和2%利多卡因对结膜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第1个弧形结膜切口在0.5 mm对翼状胬肉的颈部,用有齿镊将翼状胬肉头部角膜分离,并将翼状胬肉组织切除,小心不要伤害泪道,燃烧被暴露的巩膜,术后常规治疗加金霉素眼涂片和单眼包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翼状胬肉切除相同,在结膜和巩膜后形成定形后进行移植止血、校正,眼睛上方比植床与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移植上皮应在角膜缘相对同侧结膜角膜缘结膜移植一样,用10-0无损伤缝合固定8~9针,移植供体结膜角膜缘缝合后拔针,最后压力绷带用金霉素眼药膏涂抹。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角膜散光、矫正视力、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愈合率。用视敏度和计算机验光测量视力和角膜散光。角膜散光和裸眼视力复查,术后1周。角膜散光和裸眼视力均测量2次,取中间值。

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患者术后区域平滑、清洁,无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创面覆盖,无翼状胬肉增生及血管生成;②复发:术后6个月结膜观察有明显充血,角膜伤口新生血管及翼状胬肉增生,局部增厚。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该检验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组之间的t检验一致;计数资料用X2检验,表示为n(%)。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为(6.10±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8±0.72);观察组角膜散光为(0.55±0.20),低于对照组的(0.85±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2.55±0.35)d,短于对照组的(8.15±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有统計学意义(P<0.05)。

讨论

翼状胬肉是一类下睑结膜组织增生的结膜上皮组织和裂结膜组织变性、增生,局部结膜角膜缘充血。翼状胬肉使患者的视觉功能异常,产生眼部不适,常规手术后复发率高。

近年来研究发现,角膜缘干细胞的缺乏和病理改变在翼状胬肉的形成和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角膜缘干细胞位于角膜缘上皮,对角膜上皮组织再生有直接的影响,干细胞的更新和再生细胞占主导地位,具有细胞分裂、增殖潜能。

我们在常规外科手术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利用干细胞具有高增殖能力和覆盖裸露的巩膜床修复、重建角膜缘干细胞,有助于眼表面的翼状胬肉的重建,更好地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过程,有效防止疾病的复发。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能有效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
自体血联合热凝切口运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等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对照
三种不同术式切除翼状胬肉的临床对比观察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