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中的审美体验
2018-12-13段澜涛
段澜涛
摘要:追求本真、向善和审美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活动方式,是人作为类存在的根本规定。对于人而言,艺术世界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的重要场域,并且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类的重要文化类型,因此,对于人而言,艺术世界与科学求真和道德向善的世界一样,是人之为人的文化之维,更进一步说,审美体验作为感性活动的显现,是人类体验艺术世界的直接方式,进而在艺术世界中的审美体验超越了日常经验的感性之维,而是人之本质的存在方式。因此,从审美体验出发的艺术世界是人的本质活动的确证场域。
关键词:艺术世界;审美经验;存在方式;人的本质
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在世界的无限变化发展中,始终不变的追求就是寻求自身的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人是寻求意义的存在,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但是,人不仅是个体的存在,还是类存在物,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这也就决定了他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消解一定的个性存在,达到个人与社会的融合。人在追求个性的展现、与社会的同一时,不同程度地选择了某一情感的表达方式——艺术,来抒发自身内心的情感与对世界意义的追求。
一、艺术世界与人的存在方式
就现实社会中的人对艺术的理解而言,艺术往往与深奥、怪异联系在一起,很少有人能看懂或理解某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但就艺术的起源与本质而言,艺术是人类心灵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创造性的确证,它展现了一个审美的世界、一个表现人的感觉深度的世界、一个深化了人的感觉与体验的世界。在艺术世界中,人的生活获得了美的意义与价值,人的个性得到了美的升华。对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柏拉图曾指出美是理念,美的现象的存在就在于它分有了美本身;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事物自身的一种属性,这一属性借助于一定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形式就是秩序,对称和确定性;而席勒认为美就是现象中的自由,并且是自由在现实中实现的唯一途径,在席勒看来,审美是人性整体结构的产物,是主体各种精神力量的协调,也是主体最为集中和最高的体现;黑格尔提出,美是具体化的理念,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应该是艺术哲学,美的本质、美的存在、美的发现与创造,构成了以美为聚焦点的哲学问题,也构成了哲学家对艺术所创造审美世界的追问。
人作为自在自为的存在,他本真的活动应是不断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活动。卡西尔在《人论》中曾指出,人的本质是永远处在制作之中的,它只存在于人不断创造文化的辛勤劳作之中,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的确,自由作为人的本真的存在,是人的批判性、超越性的展现,失去自由的人,就无所谓纯粹的人了。在艺术世界中,人的自由被充分展示出来,它是人的审美体验的客体化、对象化的展现。艺术世界是一个个体的审美世界,在审美中人的主体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了对自我本质的全面展现。审美还原将人还原到他的本性和天性面前,因为审美具有无功利性、天然的、无概念的特点,使感性成为还原后的唯一胜利者,表现了人与世界的亲密关系。在现实世界中,当某一文化束缚了人的精神自由,禁锢了人的生活本性时,审美精神的自由本性就要求恢复人的完整生命,因而对现实具有批判的反思心理,尤其当个人对社会存在着某种不满时,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就很难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艺术给了主体另一个自由的空间,你可以在艺术世界中任意遨游,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言语转化成形象思维,使之客体化、抽象化。
二、艺术世界与文化活动
艺术作为文化世界中的一分子,开启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并且向我们显示了人性的一个新的方面,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意志的社会存在物,他内心之中存在着一种渴望,这种渴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驱使人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并且按照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独特的精神需求。艺术的主体性某种程度上与宗教有类似之处,宗教是一种有着崇高意蕴的存在物,每个人对它的看法都不同,有的人甚至把它当作迷信来看待,我一直都认为宗教是一个人只有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觉它时,它才会为你所敞开,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处于黑暗之中并且远离着上帝,上帝把自己向他们的认识隐蔽起来,它还同等地努力确立这两件事;即上帝在教会中确立了显明可见的标志,使他自己能为那些真诚地寻求他的人所认识,而他又同时是那样地蒙蔽着他们,从而他只能被那些全心全意在寻求他的人所察觉。”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我曾用心地去感受过它,从而感受那一方的恬静、空灵之感。对于艺术,也同样需要我们的心灵去真切地感觉它、理解它。我们如果能从作者自身的文化背景、情感深处去品味作品的意蕴,那么我们会得到令人深感激动的结果。我认为作为具有理性的人,往往会犯一种错误,那就是当他们面对一件他们不甚了解的东西或者这件新事物与已有的旧事物相冲突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一种敌视的态度,大肆地攻击它,甚至将它扼杀于摇篮之中。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如此,人们经常会利用道听途说或以偏概全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事物,根据已有的知识妄下判断或评判。在对待艺术这件事情上,我认为越是对它不甚了解的人越是对它批判得强烈。艺术中的某些意蕴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这就要求如果你想对艺术加以评判的话,你必须作为一名艺术者来景仰它、学习它、感受它,甚至把它的精神据为己有,只有这样,你才能以超越的姿态批判它。
三、艺术世界与审美体验的多样性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方式,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创造文化的历史。在人类不断创造生活的过程中,文化的底蕴也不断发生变化。就文化的本质而言,它是人类内心情感的自然升华,是人在交往的过程中用符号传承下来的行为活动。在文化行为中,人的主观情感得以客体化、对象化,从而使人类的交往方式从直接式的手语化活动上升到间接的文字化活动。而文化更具备了批判性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处往往是装在套子里的非批判性的交往,但就人类的个体性存活而言,必然存在着某种与自身相矛盾的行为模式,然而在追求统一性、和平的交往过程中,人们采用了一种可寄托的隐蔽性的交往方式即文化。在文化创作过程中,人类自身的精神生命得到了升华,也调和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与矛盾。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充分展示了这种功能,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中人们充分发挥了自己所想、所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在艺术作品中得以发泄。
文化历来有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前者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受众范围的大小,我认为精英文化往往是與精辟化、抽象化联系在一起的,而大众文化恰恰相反,大众化、通俗化是它的显著特点,它易于理解,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的传播方式。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展开,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大众文化已不仅是大众化、通俗化了,它出现了信息化、商品化、产业化的现代文明形态。同样,作为一种文化表现方式的艺术,它也不可避免地呈现了以上几种现代文化形态,转变为大众艺术。艺术已不把自己的独立自主性看作自身的独特性质,反而以自己变成商品、消费品而自豪,完全具有了商品的性质。日前,鉴别一件艺术品是否成功,已不看它是否具有某种内蕴,而是看它被大众哄抬的价格。作为人内心情感发泄地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很难再在其中体会到什么深层底蕴,而只是一种现代大工业社会的浮华表现;艺术也不仅仅是某一类人的交往途径,它已普遍化、大众化了,艺术已成为大众艺术。大众艺术作为现代文明的传播方式与本真的艺术有着显著的区别,第一,大众艺术失去了它本身所特有的审美体验——自身审美体验的客体化表现,在大众艺术中,审美体验已成为泛化了的美的标准,自身的审美感同别人相同,在要求同一性的基础上追求自身的审美体验;第二,大众艺术消解了艺术的创造性、超越性,艺术本身是一个主体不断创造新生命、超越自我的动态过程,但艺术被大众化、普遍化之后,它已成为人们复制时代特征的物质载体,艺术被大规模地复制,变成了一种时尚。在人们的思想和想象力被严重限制的大众艺术中,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体验也大众化了,在艺术作品中,我们体会不到作者的激情和它所应带给我们的震撼,我们能迅速地理解它们的内容,从而作为批判个体的我也失去了批判反思的维度。
参考文献:
[1]王朝闻.审美的敏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2]王国有.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蒋冰海.审美世界的灵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4]田义勇.审美体验的重建:文论体系的观念奠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张志国.审美的观念: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始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