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

2017-03-04王冰雪艾蔼

人间 2016年33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

王冰雪+艾蔼

摘要: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是与我们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在人性发展史上, 不同的思想家们对人性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无一不是从人的某一方面去研究人性。而马克思的人性观则是总体人性观或系统人性观,是一个有多种属性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具体、历史的特点,同时具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93-01

一、人性概念辨析

在马克思人性观研究中的人性概念有“属性说”和“本质说”两种观点。其主要分歧点在于人性是否等同于人的本质。

“本质说”认为人性等同于人的本質。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另一条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属性说”认为,人性不等同于人的本质。 袁贵仁在其著作《人的哲学》一书中指出,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外在差异性,人的本质则是人成其为人从而区别于动物的根源。折中观点认为“人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包括自然属性以及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狭义的人性”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特征,根本上能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狭义的人性”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质。

二、马克思人性观的内容

(一)人性具有二重性——自然性与非自然性。

人性具有二重性,包括动物所具有的自然性和人所独有的非自然性。首先,人具有自然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的自然性是无法否认的,但人的自然性不同于动物适应自然的本性,而是以人的尺度作用于自然。

人是二重化的存在。动物可以说自它生来就“是其所应事”,顺从生命本能,适应自然。而人是通过两次生成,在“做人”中成为人。在“做人”的过程中,人的非自然性发生作用,即思维、理性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理性对人的意义不严而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此外,马克思也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的力量”,“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旳的意志”。充分显示了情感、意志等在“做人”中的作用。

(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需要的概念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他认为,人性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劳动的内在动力。满足人的需要是合乎人的本性的,压抑人的需要是违背人性的。

满足人的需要是人之本性,但并非所有需要都是合理的。符合人性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是指那些有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巩固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的需要。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货币的需要是实在的需要,但货币终究是手段,而很多人却将之作为目的去追求,对货币的过分需要就不是符合人性的需要了。

人的需要可分为三类:自然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人具有自然性,当然就有吃、喝、性等自然需要。人作为社会活动也具有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在马克思那里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需要,因而只能在社会集体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例如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学习的需要等。

(三)人的类本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类”是人类进入社会中通过教育、学习等行为而吸纳的人类己然形成的人性规定。动物的生存方式是适应型,人的生存方式是创造型。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主要是靠人自己的劳动生产提供的。

马克思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把劳动和人性联系起来,劳动在人的类特性过程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他指出人类通过劳动,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类本性的自由。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人能劳动。而在这两者中,劳动占有更根本的地位,劳动促成了意识的产生,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活动过程。

(四)“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在“在现实性上”,是说明了人性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一切”是说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等多种社会关系。“总和”一词的含义,他说明人的本质不是这些社会关系的简单堆砌,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这里将人与社会联系起来,人不再是一个抽象化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存在物。

三、马克思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正确理解人性,在科学人性观的指导下去教化人,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幸福。

首先,人性的自然性与非自然性决定了人性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待中国国民性问题时,要注重其内部矛盾的多元性和冲突性,在实践中真正实现马克思对人性的价值追求。其次,马克思的人性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既然劳动是人的本质,好逸恶劳就是有违人性完善和发展的,唯有通过劳动才能证明自己和实现人生价值,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实实在在的贡献。第二,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关系决定人的本质,那么,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就既是对人的本性的践行与弘扬,同时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直接实践方式。最后,既然人的需要是人性进步发展的证明,那么,人就应当是要有点精神的,要追求超越、崇尚高雅、敬畏崇高,求得身心和谐,对于我们大学生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

[2]袁贵仁.《人的哲学》[M].人民出版社.

[3]卡西尔.《人论》[M]

[4]李变变.《马克思人性观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2013.03

[5]周前程.《马克思总体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J].江汉论坛 ,2008.05

[6]黄明理.《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 2008.02-O0004-O03

作者简介:

王冰雪,女,汉族,硕士在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艾蔼,女,汉族,研究生在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