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报道采访技巧的分析与思考
2018-12-13史力
史力
【摘 要】新闻采访是传播的第一道工序,采访决定写作,决定传播。农业报道的特点对采访活动提出了独特要求,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农业报道采访中的经验。
【关键词】“三农”记者;农业报道;采访技巧
新闻采访是写作的前提,是指为获取信息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记者的采访基本功是否扎实,技巧是否得当,直接影响采访效果。在普遍的规律和技巧之外,农业报道又因对象的特殊性、行业的专业性,对采访提出了独特要求。在新闻采写实践基础上,本文对农业报道的采访技巧进行分析,总结出五点经验。
一、采访状态要“松”
——采访农民不宜太过严肃,直奔主题,一问一答,应以拉家常的方式,旁敲侧击,在“闲聊”中收获生动的素材
采访是交谈的艺术。不少采访对象第一次接触记者,会紧张拘谨,甚至变得木讷。这时,有经验的记者往往会和采访对象先拉拉家常,说说题外话,以缓解紧张情绪,新闻界称之为“拆墙”。农民普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农业生产也缺乏系统理性认识,更很少接觸新闻记者。如果采访过于正式,安排在会议室正襟危坐,直奔主题,一问一答,会让采访过程“很紧”,聊不出生动有趣的细节。因此,采访农民时尤其需要“拆墙”。
有一年春季,记者在皖南就春茶生产进行调研。地方上的同志在乡政府安排了会议室,上了茶水,几位茶农坐一排,记者与当地同志坐对面,如同开会汇报。采访尚未开始,会议室便弥漫着严肃的气氛,记者心底便直打鼓。果然,几句一聊,茶农个个面无表情,对记者抛出的问题也只是简单地点头或摇头,最多蹦出几个字。乡里同志反复做工作也无济于事。这时候记者看外面阳光灿烂,春光正好,灵机一动提议“天气这么好,每人带把椅子,大家到外面坐着吧”。于是大家到院子里随意坐下。这时候记者并没有直接聊茶叶,而是问一个中年男人家庭情况。
“你家几个孩子?上几年级了?”
“两个,一个初中,一个高中。”
“呦,那你负担不小!”
“家里几亩茶,都供两个孩子读书了。”
“那你茶园收入还可以啊,忙活2个月就能供孩子上学。”
“比打工强。”
……
这样一来,不仅话题自然而然落到茶叶上,而且这样的对话不正是好的素材吗?看记者跟他聊的热闹,其他茶农耐不住,也加入话题,很快热火朝天聊起来。
多年前,记者在太湖县采访农民负担问题。走村串巷,巧遇一个农民正要锁大门出去,脚旁放着一个行李箱。得知来意后,他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去坐,但记者说“就在这里聊聊吧,不耽误你出门,你这是要去哪?”
“去上海看孙子。”
“你老伴呢?不陪你去啊?”
“她没回来,我回来收油茶的,收完了昨天晚上想想没事了,临时决定今早就走。”
“说走就走,大爷你真潇洒。”
这时候老大爷哈哈笑起来了,他说“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由,也不用交税了,村干部管不到我。”
以闲聊的方式,自然地延伸到了税费改革话题。随后记者跟老大爷细细算了一笔税费改革前后的负担账,与他作别。短短10分钟的聊天,记者获得了生动精彩的素材,为写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谈到,善于寻找共同点,哪怕微小的一点,就可以打破令人窘迫的僵局。 这样的闲聊,以共同生活经验里的话题起步,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寻找“接近点”和“共鸣点”,最大程度淡化采访的紧张氛围,让双方都放松下来,才能进行深入交流。把采访主题夹杂在家长里短中,循序渐进,记者收获的是带着泥土气息的鲜活素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闲聊,记者状态可以放松,但脑子不能松,要时刻绷紧采访的“主题弦”,把握聊天主动权,有放有收。所谓“放”就是话题可以说远一点,散一点,这样有助于采访对象放下心理包袱。所谓“收”,就是说记者要能把握聊天的方向,敏锐捕捉到采访对象的“话头”,将其适时引导到采访主题上,否则就会越扯越远。
二、采访过程要“活”
——农业采访是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动起来”,与农民到田间地头、鱼塘鸭舍,多做情景式采访,才能收获丰富而生动的细节
名记者邵飘萍曾说过,记者应该“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时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动”。这就告诉我们,采访是个综合的过程,既有问答,更需要调动各种感官。尤其是在农村采访,要用眼睛观察周遭环境,用鼻子呼吸大地和庄稼的气息。这些感官认识会丰富报道内容,提升感染力。
“活”意味着要到一线去。与以往比,当今采访手段日益多样。比如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手机短信进行采访,甚至可以通过视频,清楚地看到上百公里外村庄的田间情景。但这些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农业报道想获得鲜活的素材,必须到田间地头去。
今年9月,砀山酥梨收获的季节,记者前往采访。一路上记者都在构思文章结构,主题如何定?开头如何更精彩?谋划了几个都不甚满意。当车子到了乡野,路两旁梨园里树上挂满了黄灿灿的梨子,辽阔的黄河故道一派丰收景象。进了梨园,空气里弥散着酥梨清香,咬一口酥脆爽甜。这些视觉、嗅觉和味觉刺激,很快让记者抓到了“日子像酥梨一样甜”的主题,同时“黄河故道过皖,留下萧砀万顷沙土良田,孕育出中外驰名的酥梨”的开篇段落也酝酿出来。倘若不是到了田间地头,没有各种感官的综合感受,是无论如何也抓不到这些文字的。
“活”还意味着要多进行情景式采访。提倡情景式采访,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坐在农家院里聊一聊,固然可以收获不少,但这样的交流还不够充分。记者常常会与农民聊过后建议到地里走一走,或者是到猪舍、鸡棚看看,与农户一同劳动。这样不仅能获得更多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农民进入日常劳动环境后,会变得更加放松、自信,细节还原度高,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精彩素材。
今年8月,记者到庐江县采访农村税费改革。采访对象曾经是个村干部,但谈到党的惠农政策变化,总是太抽象。于是记者便要求跟他到承包地去看看。
到了地里,这个大户完全忘了在接受采访,回归了他种粮大户的身份。当看到野花遮住路,司机犹豫时,他大声说“没事,放心开,这路去年政府拿钱修过,装1万多斤稻的农用车都能走。”在一块写着 “白湖镇一季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的牌子旁,他侃侃而谈:这个是湿润灌溉法,你看田里不像一般的稻田漫着水,这样增加土壤透气性。作为示范片,县里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每亩补助150元。他还兴奋地带记者去看刚刚修葺好的灌渠。
“为啥在你家问你,这些你不说?”
“想不起来嘛!”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文字新闻也是如此。情景式、体验式的采访,为记者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农业生產细节的机会,对采访主题的认识会更全面、立体和生动,对原来枯燥而专业的农业名词有了感性而具体的认识。而且,在熟悉的生产场景中,农民才能放松,并且回忆起生动的细节。多跟随农户到田间地头走一走,边走边聊。在田头谈良种,在鸡舍谈技术,在鱼塘边算收入账,农民的话匣子自然会打开,令你收获写不尽的生动素材。
三、采访语言要“土”
——学习掌握农民的语言,把官方的、书面的语言转换成乡土表达方式,让农民听得懂、不排斥,对话才能“有来有往”,话题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得到拓展
采访是一门交谈的艺术。记者要了解某个群体,就要熟悉这个群体阶层和职业的特殊用语,联络用语、符号等。这个在农业报道的采访中更为突出。在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提问和交流的用语常常比较正式。而到了乡村,书面化的用语会让农民产生心理隔阂,交流起来很困难。这就要求记者学习掌握农民的语言,熟知乡土表达方式。
比如,如果到农科院采访,可以使用“单产”“千粒重”“分蘖”这样的小麦生产术语,但到了乡里和农民交流,就要说“亩产”,询问“麦子成不成”“苗子壮不壮”,说“农民的话”才让农民能听懂。
记者在参加一些集体采访的时候,常常发现有记者向老农民发问“你是如何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的?”“现在粮食供求关系变了,你怎么看?”“提高种地效益,你对党和政府还有什么希望?”这样的问题,别说一个农民,即便是一个村干部恐怕也会目瞪口呆,无从说起。而一旦农民变得拘谨,心理上排斥,认为你是“城里来的人”,采访便难以继续。
这就要求我们在采访中多留意农民的语言,看看他们是如何表达“效益”“产量”“供求不平衡”“惠农政策”的。有心者应在采访中多注意收集一个地区农业方面的“土语”,了解和掌握这个地区农民独特的语言。采访中适当运用这些语言,不仅有助于更加准确顺畅的交流,还能消除陌生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让被采访的农民迅速产生认同感,打开话匣子,让单向的采访变成有来有往的交流,激发采访对象的兴趣,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就得到了拓展。
四、采访提问要“专”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采访活动的基础。沉下心多走基层,多与农民交流学习,在采访中不断积累,才能成为农业的行家里手,提问才能切中要害
“提问是记者的天职。”提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采访质量。
多年前,记者刚接触农业,前往皖北采访夏收。这是一块科研部门的试验田,种植着数十个品种。现场负责的省农科院教授介绍情况,用“千粒重”“亩穗数”“穗粒数”来说明品种优劣,并介绍从播种的种子包衣到分蘖期、孕穗期的管理。专业术语令记者云里雾里。随后的提问环节记者也无从问起,专家也意犹未尽,采访草草结束。
与之相反,去年在宿州市采访玉米生产,记者与当地农业部门干部交流安徽玉米销路问题,记者表示“玉米面积大,搞鲜食玉米、青储玉米只能是点缀,必须立足于饲用玉米。”“我省玉米收获期往往雨水多,容易霉变产生病毒,饲料厂不敢收。作为畜牧业大省,我省每年还要从外省调运玉米,这是典型的供求失衡问题。为此就要发展烘干设施,发展安徽籽粒饲用玉米。”这些专业的观点让采访对象频频点头,此时他们已经将记者看作一位业内人士,交流的话题就深入起来,就能摸到真实情况。
这些经历都告诉我们,扎实的专业知识是采访活动的基础。尤其是农业专业性强,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素养,提问就提不到点子上去,和采访对象也无法深入沟通交流,有时候还会被采访对象轻视。记者对各项农事了然于胸,就能在现场触类旁通,透过零碎的现象发现普遍性规律,归纳总结,进而形成切中要害的问题。
成为一名专家型记者,就要多钻研、多请教、多积累。掌握农业相关知识,并非一定要是科班出身,每一次采访活动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只要有心,同样的问题第一次陌生,第二次就熟悉。沉下心多走基层,多与农民交流学习,在采访中一次次积累,就会慢慢熟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特点,采访中就不会说外行话,提问题就更有的放矢。
五、采访选点要“精”
——对基本农情烂熟于心,根据报道主题精心选择采访点。要培养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以深入扎实的采访赢得优质的作品
新闻史上的大家,都喜欢做蹲点式、调研式报道,这种“解剖麻雀”式的采访,可以深入一个“点”,通过对个别地方、个别单位、个别典型的科学剖析,求得对普遍情况的真正了解和对一般规律的正确认识。“解剖麻雀”效果如何,除了采访者的作风、能力外, “麻雀”选得好不好非常重要。尤其是农业报道,有些主题必须到特定的地区去采访。比如报道安徽的水果产业,砀山是绕不过去的。报道石斛产业必须去霍山。探访小麦结构调整,必须去皖北主产区。倘若选错了地点,采访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记者采访产业扶贫。因同期在六安某地有个会议,便请当地安排一个采访点。顾及会议,采访时间就比较紧张,点不能太远,这样定下来的采访点就不够理想。采访一开始记者便感觉不顺当,和预想的主题有所偏离。村里的产业不够强,特色也不够鲜明,勉强将采访完成,返程途中如鲠在喉,写作的时候也磕磕绊绊,实在是一次失败的采访经历。
很快记者再次安排去绩溪县采访同样的主题。这次是当地山核桃开杆采摘,时机很好。而当地通过发展山核桃产业,扶贫效果非常显著。更重要的是,山核桃是当地山区特色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不少贫困村的支柱产业。为此,记者与该县扶贫办及农业负责同志反复沟通,请他们精心选择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村。虽然最终定下的采访点在大山深处,盘山公路1个多小时才到,而且住宿等条件很差,但采访过程非常精彩扎实,写作也一气呵成,见报后广受好评。追根溯源,是正确的采访点为优秀的作品提供了前提基础。
范敬宜曾说,无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到怎样的程度,那种扎实刻苦的作风,高度的敬业精神都是不能丢的。与许多领域不同,农业生产在田野山间,很多地方路途遥远,道路崎岖,各种条件也很差,对记者的毅力和敬业精神是个挑战。这个时候一个松懈,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略差”的采访点,固然也能完成报道,但与更深入的采访带来的作品相比,就要逊色很多。不怕吃苦,不怕跑路,今天依然是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的职业作风。作为一名“三农”记者,要做好农业报道,就要把一个区域的农情烂熟于胸,根据报道主题需要挑选出最符合要求的采访点。要培养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以扎实的采访赢得优质的作品。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