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集约式大学校园发展历程(1911—2017年)*
2018-12-13戴叶子
戴叶子
1 引言
“集约式”这一概念包含的内容比较宽广,关联到技术、经济、生态等多个领域。集约式校园的提出是相对粗放式的高校建设而言的,集约的首要出发点是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校校园的集约化发展与建设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物质空间层面,如校园空间结构与规划布局,建筑密度与容积率的提升,教学功能组织及教学效率的优化等内容;其次还包括政策与管理上对各种校园资源的优化配置,校城之间的资源共享、校园内部的共享与高效管理等。
1911年香港第一所大学——香港大学的建立开启了香港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直至今日高等教育在香港已逾百年,根据2017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亚洲大学排行榜,香港地区八所受政府资助高校①中的六所位于前50名内②。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城市建设、社会经济、高等教育理念等的发展等密不可分,也意味着需要在城市中不断发展与扩张大学校园空间。从1911年第一所大学建立至今,香港高等教育经历了由“精英式”向“大众式”教育的转变,再到如今的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教育的对象由极少数的社会精英扩展到广大的普通大众。而从1842年香港开埠至今,有限的土地资源与快速的人口增长始终伴随着香港的城市建设,香港的大学校园也适应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一种集约式的建设模式(图1)。内地高校生均用地面积平均值为69m2/生,100m2/生左右的高校也不在少数,最多的甚至达到近200m2/生③,而香港地区,生均用地面积基本都在15m2/生左右,最少的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则不足4m2/生(表1)。
大学校园规划同时还受到当时校园规划思想、建筑与城市规划理论思潮的影响,因此各个不同时期建设的大学校园有着不同的区位选址、规划模式、建筑类型与组合方式。本文从香港城市发展历程、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以及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的角度将香港集约式大学校园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阐述了不同阶段大学校园的建设背景、教育理念与空间形态(表2)。
2 初步发展期(1911—1969年)
2.1 建设背景
1910年代香港高等教育的开端来源于多方面:中华民族正处于变革与危亡中,有志向的学生群体期望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自强救国;香港境内30多所政府与教会团体中学的毕业生需要继续接受教育,高等教育成为香港社会的需求;而当时的港英政府也希望通过高等教育培养认同英国殖民统治的华人精英。于是,当局便在1911年照搬英国大学的模式建立了英文授课的香港大学。二战之后,由于内地大量难民涌入香港,中文中学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各类华文书院开始设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大专学位,弥补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香港政府则在1959年宣布成立一所以中文教学为主的院校,把中国文化纳入殖民地教育系统,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在华文书院④的基础上成立。
在香港高校发展的起步阶段,培养目标为应用科学的技术性人才。1911年成立的香港大学开设医学、工科和文学学院,1912年时学生仅有77人。虽然香港中文大学的成立招收了更多的中学毕业生,但大学生总数还是相当有限,仅有1%的适龄人口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大学被视为培养精英的场所,高等教育发展缓慢。⑤
2.1 校园空间形态
这一时期的香港高校由于校园规模有限,且多位于用地相对宽松的郊区,校园密度较低、形态也较为分散。香港大学开设之初仅设有本部大楼(图2)和若干宿舍,本部大楼集中了教学、办公、图书馆和生活服务等功能。在随后的30年里,香港大学按照一系一馆的方式进行,由于位于郊区山地,各院系大多选择建设在地势相对平坦处,校园形态较为松散。而香港中文大学以书院作为基本教学组织单位,各个书院均具备教学、生活及必要的辅助功能(图3)。同时,位于校园中部的教学主楼容纳了行政、实验、科研、图文信息等功能。
图1 香港部分大学区位及城市尺度分析图
表1 香港各大学校园生均用地表
表2 香港集约式大学校园发展概览表
图2 1912年香港大学本部大楼
图3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
3 快速扩张期(1970—1999年)
3.1 建设背景
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进
入迅速发展阶段。工商业逐步由劳动密集的轻工业转变为以技术为本的工业及制造业,香港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性金融、贸易和工业城市。在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空间与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技术、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激增。为增强香港国际竞争力,香港在扩展现有大专院校的同时开办新的学校,1973至1978年,相继扩展成立了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大学,1984至1991年间又新办了城市理工学院(后发展成为香港城市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
这一阶段香港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例如香港理工大学、城市理工学院等,这些理工学院选址在市中心,临近公交系统,方便学生进修,开设工商等实用型专业,学院在不断扩张中始终与城市街区保持着互动与紧密的关系。而香港城市人口由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百万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七百万,平均每10年增加100万,到70年代,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达到了空间紧张状态。因此,这些在市中心建设的高校不得不开始寻求集约式的高密度校园规划模式以适应城市发展现状。从1980年代开始,为促进香港经济发展,防止人才外流,香港政府决定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招生范围,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的转变。招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原来建设在郊区的校园也不断扩展其校园空间。
3.2 校园空间形态
高等教育的扩张刺激了对校园空间的需求,香港的高校开始在土地、交通、功能等层面探索集约式校园的发展路径。具体表现为多层高密度的校园空间形态:模数化/网络化平面组织、复合功能的综合体式建筑以及集约式绿色交通组织等。校园建筑多为水平集中式布局方式、通过核心交通空间组合不同的功能空间,其特点是功能分区十分清晰、布局方式较为灵活、交通动线组织便捷。(图4)
图4 香港部分多层高密度大学肌理图
3.2.1 模数化/网络化平面形态
对于用地及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人际交往与学科交叉的日益注重,催生了校园规划在通用性、灵活性上的考量。模数化/网格化平面策略便是这一思维下的产物,它是指建筑群体或建筑物依据某种规则的网格控制线进行平面布局,在形态上呈现集群化、规律性的特点,极具现代工业秩序的审美特征。这方面的案例最早可以追溯到1963设计的柏林自由大学(图5)。网格状校园道路由相互垂直的主干道和支路组成,沿主干道两端是校园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采用模数化设计的校园建筑也以低层高密的形态进行网格化布局。规划方案的最初理念来自于对原有教育体制的深刻反思,突出空间的规则性和灵活性,以及对于师生间横向思想交流的关注。
图5 柏林自由大学规划图(1963年)
香港理工大学在其苛刻的用地条件下同样发展出了与九龙地区城市形态特征相适应的网格型规划模式,这个低层高密度的校园以54米为模数的建筑布局(图6),使学科间相对独立又便于联系,在开发上便于标准化施工和灵活的分期建设。此外,建筑群底层架空形成通达的步行路径,而网格内部则形成了各具特色、彼此联系的内部庭院。这种线性模式下的模数化设计使得高校校园能够在建设过程中实现有规律的发展。而对于建筑单体而言,模数化的网格也有利于将不同功能所对应的各种空间整合到规整、统一的结构形式中(图7)。不同时期的建筑单体在模数网络控制下形成统一连续的立面肌理,成为校园独有特色(图8)。
图6 香港理工大学模数网络分析图
图7 香港理工大学分期建设示意图
图8 城市中的香港理工大学
3.2.2 综合体式建筑
通常而言,建筑综合体是指具有单个或多项功能的建筑或建筑群,也被称为城市综合体。把这种结构形态运用到高校校园的设计中,一般还具有功能集聚、形态巨构等特征,适用于用地局促、规模有限、人均面积少的校园。
1989年至1994年分阶段建成的香港城市大学的杨建文学术楼则是香港综合体式校园的代表,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教学、实验、图书馆、公共服务等所有校园功能均被组织进这个七层高的巨型建筑中。各功能由综合楼内部的一条南北向空间主轴线所统领,其两侧是教学空间以及学生活动用房等公共空间。被学生们称为“大学道”的主轴空间,虽然没有具体的功能,却几乎容纳了学生在校园中的所有自修、独处、休憩、交往等行为,并成为他们最喜欢停留且经常举行多种非正式活动的地方。(图9)1992年建成的香港科技大学则是用核心教学区将各个院系功能组织在一起。核心教学区为一座巨构建筑,若干庭院沿内部的一条室内“学术长廊”布置,每个庭院围合成一个组团作为各个专业的教学区,“学术长廊”既是主要的交通走廊也是各个院系学生进行交流的公共空间。这类校园功能的复合并非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借助设计途经实现建筑/建筑群内部多种功能的穿插呼应、协调工作,从而达到功能空间的协调化、系统化,并最终实现功能与空间的高度整合与资源的高效共享。(图10)
图9 香港城市大学大学道
图10 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动线分析图
3.2.3 绿色交通组织
集约化校园各项功能空间的正常、高效运转离不开一套绿色、可持续的校园道路交通体系,在保证良好的校园环境质量的同时,提供给校园与城市之间、校园内部功能组团及建筑单体之间安全便捷且环保低碳的交通联系。
香港理工大学校园空间采用了一种完全的人车分流模式,由架空平台、通道及主要教学建筑周边的休息平台构成的二层架空步行系统,与地面机动车交通在空间上彻底脱离(图11)。学生在步行系统开展所有校园活动,地面交通系统则承担停车、物流及学校与城市之间的交通。香港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不同时期的校园建筑分布在校园各个区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校园开始进行整体有序规划,并结合校园中自然地势的起落将校园建筑与步行体系进行统一设计,通过诸如开辟教学楼裙房屋面为步行空间等措施来控制步行流线中的高差变化,同时借助少量垂直升降系统来形成连续的步行系统。香港中文大学与岭南大学同样通过类似的手法来串联校园内的建筑单体,用过街天桥、步行廊道、休闲广场等空间促进交流与互动。香港城市大学学术楼一建筑三层通过地铁的接驳天桥与街道对面1998 年建成的又一城购物中心对接,香港理工大学则通过过街天桥与地铁系统直接联系,实现了城市与校园步行系统的无缝衔接;这两所学校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高效地接驳与上世纪80年代香港提倡的公共交通策略⑥密切相关。
图11 香港理工大学人车分行系统图
4 完善与优化(2000年至今)
4.1 建设背景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和社会文化多维度发展使得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物流贸易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面对全球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香港国际地位的提升与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香港高等教育在新时期开始较多契合国际需求和市场导向,发展教育产业,引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活力、质量和效率⑦。同时,大学不再是象牙塔,面对当今新全球化经济的局面,现今的大学必须参与其中,与来自更广阔层面的社会交流互动。
21世纪之前香港的高等教育完成了从最初的“精英式”教育到八十年代的“大众式”教育的转变,21世纪的教育改革提出香港要建设知识型经济,普及型高等教育社会。200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施政纲领》提出扩充大专学额,十年之内让香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达到60%以上,而这项计划提出后的2005至2006学年香港高等教育普及率就从2000至2001学年的33%提升到66%。
4.2 校园空间形态
香港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学建设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国际化使得校园还是普遍出现了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增加带来校园对土地与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这一问题,香港大部分高校通过改建、扩建与局部新建满足这一需求。
4.2.1 局部更新改造
针对老校区而言,这种改扩建方式投资效率高、建设周期短,在有效节约校园用地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空间,是一种可持续的校园发展更新模式。而在新旧建筑新陈代谢的同时,校园的文化符号、场所特质和历史风貌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从1970年代至2000年,香港大学一直采取拆除原有建筑加以新建的方式进行校园更新,2000之后学校开始注重历史建筑保护,陆佑堂、平山楼、邓志昂楼等极具价值的历史建筑被作为香港法定保护建筑加以保留,并通过功能与空间地改造重新融入新的校园中。2012年建成的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位于香港大学本部校园西侧,包括社会科学学院、法律学院、文学院等院系的教学楼,并在新校区与保留了上述历史建筑的老校园之间设置了步行长廊来加以联系,整个校园更加趋向于集约化、整体化(图12)。香港科技大学则在原教学综合楼的两侧扩建了学术中心和香港赛马会创新科技中心,以维持原教学楼的线形发展模式。学术中心通过柱网与场地周边建筑取得关系。科技中心则是通过与教学楼间围合出的庭院来延续原有沿纵向分布的内部空间序列(图13)。
4.2.2 立体式校园探索
图12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新旧建筑
对于立体化建筑的探索伴随着1960年代对未来城市形态及巨构建筑的研究,此后的20年间,一系列以居住、办公为主要功能的综合体建筑的建成,促进了立体化建筑设计方法的成熟。在校园规划中的运用使其突破了传统的基于二维平面的功能分区模式,产生了沿着垂直方向组织校园功能的集中式立体式大学校园——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分校。这种城市化背景下追求城市空间容量的大学校园建设模式逐渐扩展到世界其他高密度城市。
位于广九铁路红磡车站附近的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的新校区便具有这种立体化校园的特点。方案突破了“裙楼+塔楼”的典型香港高层建筑模式,尝试以“垂直步行街区”这一概念替代千篇一律的高层交通核设计。巨大的裙楼体量被消减为数个逐层上升的阶梯广场,而塔楼也被化整为零成为模块化单元并与前者交错组合,承载了校园内一系列重要的垂直公共空间(图14)。专上学院在功能空间上亦分为三个部分:由底层停车楼、2-4 层礼堂、报告厅及3层主入口共同组成低区公共教学区;中间楼层设置了教学、实验、图文信息及计算机中心等功能;高区为行政办公区。设计方案在上述三大功能组团的交汇楼层设置空中平台,容纳学生娱乐中心、餐厅等公共活动功能,营造类似于城市地面的空间氛围,创造空中的开放空间节点(图15)。2013年建成的香港城市大学刘鸣炜学术大楼则秉承着“校园即城市”的设计理念,呈现为一个小型城市的综合建筑,建筑北接大学学生宿舍,南达校园主校区。其内部设施包括可容纳600人的报告厅,及其它实验、教学、管理、餐饮等用房,并在第6-8层设有公共性极强的绿化花园供师生交流、活动(图16)。
5 结语
集约式大学校园在香港的广泛发展不仅与香港高密度的城市发展策略紧密相关,同时也适应了香港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与目标。香港独特的发展历史使得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状态,但集约式校园的设计对未来内地高校建设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土地资源形势提供了设计参考与指导。
图13 香港科技大学核心教学区加建示意图
图14 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新校区垂直公共空间图
图15 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剖面功能图
图16 香港城市大学刘鸣炜学术大楼屋顶花园
注释:
①香港共有二十所可颁发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其中八所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分别为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来源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官方网页 。
②陈向荣.大学校园主要规划指标初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3.
③来源于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分别位于第5、第6、第11、第12、第17及第49。
④香港中文大学包括三所成员书院—新亚书院、崇基书院、联合书院。
⑤卢一威, 伍世杰, 韩笑. 香港高等教育[M]. 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5-6.
⑥80年代香港在《全港发展策略》中提出提倡公共交通,尤其是铁路交通为骨干的策略相协调。何佩然.城传立新:香港城市规划发展史(1841-2015)[M].香港:中华书局,2016:192-193.
⑦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香港高等教育—共展所长·与时俱进香港大学资助委员会官网,2014.
图片来源:
图2 http://www.wikiwand.com/
图3 https://www.grs.gov.hk/
图5 Free University, Berlin : Candilis, Josic, Woods, Schiedhelm.Exemplary Projects
图8 香港理工大学官网
图9、图16香港城市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