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思考
2018-12-13高冬明姜华峰张双喜
张 璐 高冬明 姜华峰 张双喜
内容提要:军事理论现代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理论指导,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着眼超越主要对手,深深根植于强军实践,全面建强人才队伍。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军事理论、军队组织形态、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把军事理论放在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四个组成部分之首,彰显了其重要地位作用。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紧紧抓住军事理论这个先导,率先做好军事理论现代化这篇大文章。
一、坚持党的理论指导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是政治的体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政治上规定了党的创新理论在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中的指导地位。我军军事理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党的理论指导和引领下的创新史,我们推进和实现的军事理论现代化,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习近平强军思想,确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我军实现强军目标、迈向世界一流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首要的是把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魂与纲立起来,全面贯彻到军事理论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转化为研究指导,物化为创新成果,始终保持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创新发展方向。坚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长期战略任务,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系列化宣传,为全军学习贯彻提供理论服务。着力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把具有时代性独创性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学到手,真正把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精髓内化为我们的理论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
二、科学回答时代课题
习主席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考验,强军兴军、备战打仗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当前,对上同决策脱节、对下同部队脱节、对外同对手脱节,是军事理论研究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应当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紧盯世界军事发展前沿,围绕设计和打赢未来战争,把现实、未来、基础研究贯通起来,把战略、战术、技术统合起来,把政治、外交、军事融合起来,提出新概念、研创新打法、设计新体系、筹划新变革,积极主动谋取未来战争主动权。加紧构建科学的军事科研需求生成机制,以强军实践重大需求牵引军事理论创新发展,聚焦军队建设、改革和备战的现实与长远需要,把科研创新链与作战指挥链、建设管理链高效对接起来,不断增强军事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
三、着眼超越主要对手
战争的对抗性,决定了军事理论必须始终针对主要战略对手和作战对象,围绕敌我双方博弈斗争进行创新发展。军事理论是否先进、是否现代化,不能局限于自己和自己比、现在与过去比,更重要的是同对手比、与强敌比,在同世界一流强敌军事理论比肩竞争中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当前,我军军事理论研究存在着对外军理论进行照抄照搬或简单模仿、与对手脱节等突出问题。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应当坚持以强敌为师、以强敌为鉴、以强敌为靶,既学强敌之长,补己之缺之短,借鉴外军经验,避免重复错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又扬长避短,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搞清楚对手的“你打你的”,设计好我军的“我打我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事理论自主创新之路。要把对手研究、敌情研究作为一个紧迫的战略工程下大气力抓紧抓好,紧盯强敌强手新概念、新战略、新战法,把跟进研究、同步研究与对策研究结合起来,既在非对称制衡强敌上求突破,发展能够破解强敌作战体系、抗衡强敌高端作战平台的战略战术;又在赶超对手上求突破,把握战争形态演变趋势、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紧追对手,超越对手。
四、深深根植于强军实践
理论是对规律的发现和科学总结,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习主席指出,必须通过理论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来指导实践,并用实践中摸索到的规律来升华我们的理论。
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要紧紧结合新时代新体制下的强军实践,瞄准打赢未来战争需求,按照“实践—理论—再实践—新理论”的动态链路反复探索总结,使军事理论不断从强军实践的沃土中汲取营养,形成符合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实际的理论体系。要结合我军这次体制编制改革、规模结构大调整和力量体系重塑,聚集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亟须,及时进行调研、论证、总结、提炼,尽快形成一整套适应新体制需要的全新作战、训练、管理、保障等军事理论,并积极通过部队实践反复对理论进行检验、修正、完善,不断增强军事理论的科学性有效性,更好发挥其对强军实践的引领作用。要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紧贴实战需要,紧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紧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紧贴应对国家和世界安全形势发展变化挑战需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以强军实践需求驱动军事理论现代化,以军事理论现代化牵引和支撑强军实践。
五、全面建强人才队伍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动我军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造就一大批军事科研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是第一要务。
要抓紧抓实人才引进保留工作,针对军队急需高素质军事科研人才的需求,制定更加灵活、务实并与地方政策相适应的人才引进制度,既注重靠事业、荣誉吸引人才,又注重靠待遇、发展留住人才,尤其应抓住国际科技精英“回潮”的机遇期,广开引才大门,聚拢顶尖人才。要抓紧抓实培养交流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教育资源和我军院校特色优势,健全军事科研人才依托培养体系,走开军民融合发展培养人才之路;在依托院校培养、交叉代职、客座交流等传统人才培养举措的基础上,注重搞好“项目育才”,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学科带头人等在重大项目中的领军作用,推动项目团队和人才个体知识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的“SECI”螺旋循环。要抓紧抓实人才激励奖励工作,继续用好科研津贴等物质激励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科研激励奖励制度,建立以军事价值、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和首席专家、科研名家等为主体的科研荣誉制度,注重从价值观层面、文化层面加强军事科研人才团队的凝聚力,提升科研人员的幸福感,激励他们充分发挥内生动力,终生不渝献身国防事业。
简 讯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以“四拥”工程促军民共建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区”,大力推进“生活拥军、文化拥军、科技拥军、法律拥军”的“四拥”工程,积极为驻地部队官兵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
近两年,在“生活拥军”上,中山区为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中山消防大队、海军舰艇学院等驻军单位出资221.5万元购置各类必要设施;为东港边防派出所改建食堂,解决了官兵就餐难问题。在“文化拥军”上,该区开展“送节目进军营”“送知识进军营”主题活动,为驻地部队累计送图书上千本,并组织中山区美术馆与预备役某团结对子,开展书画欣赏文化交流活动。在“科技拥军”上,该区为空军某部建设网络学习室,配备专业级电脑设备28套。在“法律拥军”上,该区通过建立法律援助站、配备法律顾问,帮助驻地部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为官兵及家属提供法律咨询145件。此外,中山区还通过社会化录取等方式,累计安置154位军属,并为126名军人子女解决入托入学问题。
(张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