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2018-12-12袁敏周袁成

医学信息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高血压

袁敏 周袁成

摘 要:目的 对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治疗发生心脏不良反应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与年龄存在较大关系,P<0.05;且以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导致的不良反应患者数量最高,约为94.23%,临床中以心悸、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脏骤停等反应为主,其中出现心悸的患者数量最多,约为76.92%。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物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应做好心脏不良反应监测,分析患者服药治疗期间心脏不良反应,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治疗。

关键词:钙离子拮抗剂;不良反应;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7.038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7-0125-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alcium antagonist antihypertensive drugs.Methods A total of 52 patients with cardiac allergic reactions were treated with calcium antagonists and antihypertensive drug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The clinical data,clinical treatment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dverse reactions and gender,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age,P<0.05.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dihydropyridine calcium antagonists was the highest,about 94.23%.Clinically,palpitations,arrhythmia,tachycardia,atrioventricular block,and cardiac arrest were the main reactions.Among them,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palpitations was the highest,about 76.92%.Conclusion Calcium antagonist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re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Cardiac adverse reactions should be monitor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atients during drug treatment should be analyzed to promot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treatment.

Key words:Calcium antagonists;Adverse reactions;Hypertension

鈣离子拮抗剂是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由于其药物的降血压功能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作用,使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多[1]。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中所发生的药源性心脏损害患者中,以循环系统药物引起损害的情况最多[2],所造成的危害影响也最为显著,是临床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内容。为此,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采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出现心脏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等情况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上高县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采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出现心脏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62.84±2.45)岁。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既往心脏病史、用药方式、不良反应情况、钙离子拮抗剂类别等资料、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钙离子拮抗剂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脏不良反应危险因素 患者性别与心脏不良反应发生无密切关系;而年龄分布上,以41~65岁年龄患者数量最多,并且患者心脏不良反应多发生于药物服用24 h内;此外,各类钙离子拮抗剂中以第一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药物引起的心脏不良反应患者数量最多,约为51.92%;52例患者均以口服片剂钙离子拮抗剂为主,其中,以普通片的钙离子拮抗导致心脏不良反应比率最高,约为55.77%。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致心脏不良反应发生危险因素统计结果,见表1。

2.2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与结果 52例患者以心悸、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脏骤停等反应为主;其中,出现心悸患者40例,约为76.92%;心律失常患者4例,约为7.69%;心动过速患者4例,约为7.69%;心脏骤停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心绞痛患者各1例。此外,52例心脏不良反应患者经临床干预治疗后,36例患者痊愈,约为69.23%;16例患者出现好转,约为30.77%。

3讨论

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是临床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在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及左室肥厚、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性疾病与降血压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它通过对外周阻力的降低影响,实现血管扩张与血压降低控制,由于其在不同机体中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再加上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会导致药物作用相互影响下疗效降低,使得临床对其治疗应用及不良反应关注程度相对较高。此外,在针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中各种药源性心脏损害研究中显示[3],以循环系统药物导致的心脏不良反应最为显著,且对患者影响比较严重。

本次研究显示,52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发生心脏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患者,其性别分布无明显特征,但是其年龄以及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类别、剂型、服药后心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情况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以41岁以上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和服用二氢吡啶类、普通片剂的钙离子拮抗剂患者心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最为显著,并且患者在药物服用24 h与服药10 d内这一阶段的不良反应数量最为显著(P<0.05)。

3.1性别、年龄与不良反应发生关系 本次研究中,对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及其性别、年龄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显示,男性患者数量相对低于女性,但两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分布上,以41~65岁年龄段最多,占71.15%,并且不同年龄段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因钙离子拮抗剂服用引起的心脏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以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后发生心脏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大。这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机体肝、肾等脏器功能减退,导致对药物的代谢以及作用消除速度较慢[3],再加上患者年龄导致其心肌功能降低,因此,出现中老年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后心脏不良反应比率较大情况[4]。针对这一情况,临床进行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药物选择及服用剂量一定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合理制定和控制,避免引起心脏不良反应发生。

3.2给药方式、药物类别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关系 本研究针对患者药物服用方式、类型、剂型与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显示,52例患者均以口服片剂型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进行治疗,其中,以二氢吡啶类、普通片剂的钙离子拮抗剂服用患者心脏不良反应发生数量最为显著,且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服药后24 h内,此外,为患者服药后10 d以内。这是由于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其心脏不良反应发生和药物作用、服药方式、合并用药、患者个体差异、饮食习惯等多因素之间有一定的关系[5],并且患者心脏不良反应表现中,最为常见的心悸症状,通过停止用药或者是通过其他药物进行治疗控制,即可得到痊愈或出现好转,而对导致严重心脏不良反应的钙离子拮抗剂服用监测与管理,则是临床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其次,出现心脏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服用情况最多,并且第一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服用患者,其心脏不良反应发数量明显高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中,第一代二氢吡啶类钙拮剂以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药物为主,第二代包含尼群地平、拉西地平等,第三代主要有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而第一代二氢吡啶类钙拮剂硝苯地平在临床治疗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对血管以及其它平滑肌钙通道的选择性阻断作用,实现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目的[6],对患者心肌供血环境进行改善,同时对循环系统产生心肌缺血、低血压或者诱发、加重心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7],患者早期心脏不良反应主要以心悸为主,结合患者可耐受情况,通过继续服药与不良反应观察的治疗方案,如果在继续服药后患者症状消失,则不需要通过停止用藥来改善和避免心脏不良反应,反之,则需要停药,改用其他类降血压药物进行患者治疗。而氨氯地平作为目前临床进行高血压疾病治疗应用最多的一种药物,其降压效果不仅显著,并且药物作用平缓,持续时间长,但临床治疗中如果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患者产生心脏不良反应。

3.3药物剂型与不良反应发生关系 本研究52例发生心脏不良反应患者均以普通片剂剂型的钙离子拮抗剂服用为主,经对比显示,缓释片与控释片钙离子拮抗剂导致的心脏不良反应患者数量低于普通片剂。这是由于短效钙离子拮抗剂在服用后,患者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变化较快,并且药物作用见效快,对机体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以及心动过速、心悸等心脏功能作用影响较大,再加上这类钙离子拮抗剂的半衰期较短,患者药物服用次数较多,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波动变化较大,因此,更容易引起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血压药物治疗中,缓释片与控释片进行患者治疗应用的降血压作用效果明显,且对患者的副作用影响较小,因此,临床中应以缓释片或控释片剂作为高血压患者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的首选剂型。

此外,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治疗后,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脏骤停等;其中,出现心悸患者40例,约为76.92%;根据患者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停药或者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患者心脏不良反应症状均痊愈或好转。

总之,临床中采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物进行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注意做好心脏不良反应监测,并注意针对患者服药治疗期间心脏不良反应开展分析研究,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治疗。

参考文献:

[1]曾春梅.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病的临床运用[J].当代医学,2017,23(18):196-198.

[2]李行懿,陈娜.钙离子拮抗剂致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2,26(01):16-18.

[3]陈明清,刘林峰,刘琪琪.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J].四川医学,2016,37(07):755-760.

[4]项学贵,丁碧云.天麻钩藤饮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2):2153-2156.

[5]杨君,钱东林.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12):2002-2004.

[6]刘冰.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9):54-55.

[7]刘智梅.钙离子拮抗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器官的保护作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8):60-61.

收稿日期:2018-6-14;修回日期:2018-6-27

编辑/王海静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