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中药(心悦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变修复的研究

2018-12-12李爱玲安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李爱玲 安毅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心悦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变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PCI术后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心悦胶囊)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病变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中药(心悦胶囊)对经皮冠状動脉介入术后病变修复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口服中药(心悦胶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病变修复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成功实施PCI术后患者40例。(1)入选标准:①成功实施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②思维正常,具备语言交流能力,可以正常交流的患者;③无其他方面重大疾病的患者;④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2)排除标准:①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有精神疾患的患者;②情绪不稳定的患者;③死亡的病例;④无法清楚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者或危重病例、意识不清的患者。

研究方法:选取PCI术后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0例。于入院后用药前和(或)PcI术前采集外周血4mL和晨尿2mL进行试验指标的检测。通过ELISA及免疫荧光技术对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使用心悦胶囊前后外周血NOS、ET的变化进行监测。试验组除采取PCI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加用口服中药(心悦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PCI常规药物治疗。余治疗和护理均一样。口服中药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PCI术后(24±21h及出院后(治疗30d后)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检查外周血NOS、ET的变化。

分析指标:分析外周血NOS、ET的变化。

统计处理: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心慌、胸闷症状,好转出院,两组性别、年龄、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吸烟例数等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试验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PCI术后(24±2)h各因子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各因子水平,试验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各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和表3。

讨论

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冠心病方法是PCI术,快速早期进行PCI治疗可以重建稳定的冠脉血流,缩小梗死面积,使心脏损害的程度降低,降低病死率,从而改善预后。然而PCI术会导致血管机械性创伤,较硬支架的支撑、高压球囊的扩张导致血管内膜的撕裂、血管内皮的剥脱,从而使血管内皮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激活,从而引起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同时也会激发炎性反应,引起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在损伤血管处聚集,这些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可引起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导致血管形成再狭窄,甚至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功能失调、内皮损伤是PCI术后再狭窄的重要环节,尽快使受损的血管内皮化,内皮功能恢复,稳定血管内环境,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异常增生及炎症反应,是防止PCI术后再狭窄最为有效的手段。目前已证实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是内皮功能及内皮修复的重要指标。

口服中药心悦胶囊的组成成分是西洋参茎叶总皂苷,通过科学精制而成的,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是从西洋参茎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它改善冠心病症状与其扩张冠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但其是否动员内源性的血管保护修复机制,影响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量还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心悦胶囊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可引起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随着相关试验的进一步开展,将为口服中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提供更多的依据及临床指导。

鉴于本研究样本偏小、观察期及治疗期偏短,尚需进一步研究心悦胶囊影响以上因子的持续时效,以及进一步探索PCI术后患者心悦胶囊的治疗剂量与最佳疗程及间隔时间,以便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使患者从中获利更大。

猜你喜欢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冠状动脉旋磨支架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进展
血清尿酸与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水平相关性研究
围手术期应用曲美他嗪对PCI术患者术中缺血事件及心肌功能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探讨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压力源和缓解对策